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

2019-09-10 07:22田晓平
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服务业

田晓平

摘要: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缺失是影响和制约再制造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应明确国家政策和产业定位,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

关键词:服务业 再制造 标准框架

Create a Re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Standards Framework

Tian Xiaoping(Hebei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 )

Abstract: The lack of standards for remanufacturing producer services is the weakness that affects and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national policies and industrial positioning.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as the guide, create the re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Key words:  service industry,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s framework

1 引言

再制造是對整机产品中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技术改造升级,使其质量特性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的过程。再制造因具有经济性、节约性、环保性等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后工业化时代提出后就立即得到发达国家的响应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进一步推动了起步较早的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再制造产业发展,经过50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产业链和市场,规模化生产不断扩大。中国1999年提出“再制造”概念,是以军工和民族企业在战争和短缺经济年代自力更生、勤俭节约、修复和改造废旧零部件重新装配保障机械运行为经验基础,在改革开放中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循环经济发展潮流的产物,因提出不久恰逢联合国发布《21世纪议程》,虽起步较晚,但推动强劲、发展迅速。2015年联合国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的实施,为中国再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至今国家已制定和发布20余项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委托第三方机构认定发布8批《再制造产品目录》,涵盖工程机械、电动机、汽车零部件等10大类189种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140家,试点集聚区5个,产业示范基地4个,预计到2020年中国再制造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中国再制造业已经步入以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为中心关键时期。通过对河北河间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调研,全面审视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现,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缺失是影响和制约我国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的短板弱项,应引起顶层设计和企业探索实践的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研究解决。

2 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主要依据

再制造从一种理念变为现实实践,从产生发展到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程表明,再制造业囊括旧件回收、检测识别、拆解清洗,再制造毛坯加工,再制造产品成形、检验评估、标注标识,再制造产品物流配送、装配组装、调试使用、信息反馈、跟踪问效,废弃物再利用等比较复杂冗长、具有明显服务业属性和独自特征的产业链条。我国再制造企业基本是从机械维修行业脱胎换骨,因此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推进再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中,多是把再制造业作为生产型服务业进行强调和部署。2010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印发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发改环资〔2010〕991号)明确指出,“再制造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把“积极发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建立再制造旧件回收、产品营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列为重点内容。2016年国家决定实施的《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国质检标联〔2016〕396号),把“产品回收再制造”作为“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国办发〔2015〕89号)等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强调“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推进产品认定,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废弃汽车整车及关键系统部件、废弃机电产品的回收、拆解、再制造等回收再利用标准”,把认定、回收等服务环节作为再制造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门类C“制造业”中指出:“本门类包括机电产品的再制造,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的产品达到与原有新产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只是明确了再制造业中再制造加工环节的制造业特征。国家统计局2019 年4月1日《关于印发,〈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的通知》(国统字〔2019〕44号),在05大类“节能与环保服务”的053中类“回收与利用服务”中,沿用了《生活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的提法:“废弃物回收与资源化处理,再制造旧件回收等包含在此中类”,强调了再制造业中旧件回收等环节的服务业属性。当前,对再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再制造加工单个环节分析较为普遍,从生产型服务业全产业视域思考微乎其微,反映在标准领域,已经发布的30余项再制造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公示或未公示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基本全是再制造业中的再制造加工技术标准,几乎没有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标准供给与再制造产业解决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促进总体进步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相比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新时代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按照再制造业产业链本身具有的服务业特征,全面理解国家推进再制造业发展决策部署的产业定位,创建再制造生产型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是推进新时代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

3 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方法论擘划

构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国内外还没有现成的具体方法指南,但可参考的标准文本不少: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GB/T 30226—2013《服务业标准体系编写指南》、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7—201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GB/T 15496—2017《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 33751—2017《工业企业和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编制通则》等等,企业层面还有企业标准体系等一系列规范,从目前再制造业理论研究和企业发展实践看,对这些从不同视域、不同范围、不同层面给出的构建标准框架体系的标准文件和方法论指导应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学习掌握。

在掌握标准文件提供方法的基础上,中国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构建,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应把握好从微观、中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的方法,运用世界眼光和时代视野,把中国再制造业放在国际发展潮流大背景大趋势下全面思考和审视,借鉴先进国家再制造业成熟成功的经验做法,顺应国际市场规则和标准,以我国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依据和指导,从再制造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透视再制造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仅要关注再制造的技术标准要求,更要关注再制造业的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构筑支撑产品和服务兼优的现代再制造业标准体系。应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贯穿在中国再制造业发展的价值理念、方针原则和愿景目标中,架构再制造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增强再制造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为产业发展提供永续不竭的内生动力。应把握好从“谋一域”转化为“谋全局”的系统思维方法,深刻理解构建中国在制造生产型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就是运用系统论梳理再制造业内部结构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的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注重发现再制造业旧件回收、检验检测、再制造性评估、毛坯再制造、再制造新品检验、售后服务等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及其与外部环境诸要素的关系,科学设定标准体系子体系和标准项目,构筑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划分科学的中国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模型。

4 创建引领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标准框架举要

再制造业无论是原件生产厂家开办还是原件生产厂家之外的独立实体企业开办,都应视为生产性服务业,再制造零部件加工环节同样是为整机使用单位装配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没有现成的标准体系指导文件,恰恰为创新提供了机遇。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应以标准体系构建的一系列国家标准为方法论指导,以宏观思维、哲学思维、系统思维瞄准高质量发展时代特征和要求,总结科学、技术、经验综合成果,制定切合再制造业绿色产业定位和业态实际、覆盖全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管用好用适用、宽口开放兼容、遵循PDCA循环持续改进提升的指导性文件。

标准框架体系应包括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4个子体系。

(1)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应包括术语和定义、编码分类、图形符号、文字代号、特殊标志。

(2)服务提供标准子体系应包括旧件识别、再制造毛坯加工、再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等第三层级标准;旧件识别可分为来件接收、巡场回收、可再制造性评估、剩余寿命评估、旧件拆解、再制造毛坯备用、不可再制造部件资源化利用等第四层级技术服务标准;再制造毛坯加工可分为毛坯清洗、表面工程技术、再制造设计、再制造快速成型技术、修复热处理技术、再制造加工原材料合成等第四层级技术标准;再制造产品质量控制可分为新品修复效果监测、产品性能检测、产品质量要求、产品与原机匹配性检验、产品综合评价等第四层级技术服务标准;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可分为上门送货、装配调试、使用体验、信息交流、定期访问、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等第四层级技术服务标准。

(3)服务保障标准子体系应包括环境、能源、职业健康、项目营销、宣传广告推介、技术研发创新、教育培训、生产车间布局、设施设备、安全应急、信息化、人力资源、财税、合同管理、文化等方面第三层级标准。

(4)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子体系应包括主动与相关方开展内部自我评价、客户评价、行业评价、社会评价、市场评价、政府评价以及制定整改提升措施等第三层级标准。

按照先进的理念、方法和思路搭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结构图、编制标准明细表、标准统计表,保持框架体系的开放性、动态性,不断在使用过程中制修订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标准,进行调整优化和充实完善,并随着业务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维护更新,切实起到对中国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作用,是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的良好初衷和根本要旨。

5 结论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生产性服务业是再制造业起家之“本”,创建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标准框架体系是引领和支撑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道”。创建再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有利于破解再制造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解决国际国内市场和社会对再制造业认识不一、认可度低、认同感差、市场培育缓慢等问题;有利于为再制造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解决再制造企业重制造技术、轻管理技术和服务技术,过硬的再制造技术和产品因产前营销、產中沟通、产后服务不到位影响国内外市场拓展和广泛应用问题;有利于引领再制造业做大做强和未来发展,解决再制造企业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方面规范不到位、宣传不够、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等问题;有利于推进再制造业以服务诚信赢得广阔市场空间,为创新奠定基础和动力,推动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发展,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规则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治理。政府、市场和社会关于再制造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应在创建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框架方面齐心努力,创新突破,为推动中国再制造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提供标准引领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滨士.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 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张安峰.绿色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  装甲兵工程学院.徐滨士院士科研文选[M].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1.

[4]  田欣利.再制造与先进制造的融合及其相关技术[M].北  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  曹俊.再制造业产业化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16.

[6]  徐滨士,董世运.激光再制造[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2016.

[7]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工程分会.再制造技术路线图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  施泰因希尔佩.再制造:再循环的最佳形式[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9]  前田勇.服务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10] 计国君.服务科学与服务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 社,2015.

[11]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5.

[12] 柳成洋.服务标准化导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3] 柳成洋.服务标准的编写[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 国标准出版社, 2014.

[14] 赵祖明.服务业组织标准体系建立实务[M].北京:中国  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

[15] 岳高峰,赵祖明,邢立强.标准体系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16] 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及推进产业化中的前沿问题[J].中国表面工程,2008,21(1):1-5.

[17] 徐滨士,李恩重,郑汉东, 等.我国再制造产业及其发展 战略[J].中国工程科学,2017,19(3):61-65.

[18] 徐滨士,夏丹,谭君洋,等.中国智能再制造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18, 31(5)1-13.

[19] 李恩重,郑汉东,桑凡,等.我国再制造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标准科学,2017(8):29-34.

[20] 习近平.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的贺信[N].人民  日报,2016-9-13(1).

[21] 中央經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N].人民日报,2017-12-  21(1).

[22] 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再制造 术语:  GB/T 28619—2012[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服务业
2019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9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5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四)
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