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研究

2019-09-10 18:09郭坚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培育

郭坚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新时代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新时代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主要阵地,必须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不断探索、实践、研究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 工匠精神 培育 实践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紧接着他在3月29日对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批示中又指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導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全社会共鸣,受到各行各业的推崇。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新时代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必须要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弘扬、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已是义不容辞,时不我待。为此,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研究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来源于古代工匠在制作产品时的那种精益求精、反复雕琢的理念,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是指有技艺专长的人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它是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精神理念。通常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工匠精神,在思想层面,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在行为层面,就是开拓创新、持续专注 在目标层面,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也就是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在设计上追求独具匠心,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蕴含着敬业、严谨、踏实、专注、创新、拼搏等可贵品质。因此,我们决不能机械地把工匠精神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工匠”手工劳动者应该具备的精神,它其实是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追求完美,以求极致,新时代这种精神又得以丰富,严谨、耐心、敬业、淡泊名利等品质融入其中,是对职业的敬畏、工作的执着,表现在技术上追求极致,技艺精湛,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完美,在制作作品时更加注重心灵体验,力求体现“天人合一”。在道德取向上,拥有一份为之坚守终身的志向,将“修身正己”作为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和要求。

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可以理解为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在态度上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养成专注、执着、敬业、专业、坚持等精神特质,就是培育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简言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就是实现学生专业精神与职业态度的统一。

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素养

对职业院校学生而言,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等要求是良好职业素养的核心,工匠精神代表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是职业精神的一种极致和升华。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无疑更具有竞争力。学生如果确立了工匠精神的理念,自觉、主动的向“工匠”的方向努力迈进,在这种过程中,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核心职业素养,对学生的成才成功有着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

2、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新时代工匠精神与中国发展、中国制造、技术创新等息息相关。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核心是培养数以百万计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目前,“工业4.0”已席卷大江南北,急需“工匠精神”的强力支撑。企业不能只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那种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的精神,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

3、是职业教育的灵魂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国之所需的建设人才,“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职业院校塑造、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就应该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工匠精神”,以促进其顺利就业并获得发展,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职业院校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4、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期的积淀,现在无不渗透于、体现在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居住环境的优化、再造,对衣、食、住、行等高品位的追求,无不需要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产品和用品及服务,这里面都体现者工匠精神的沉淀和形象。工匠精神是现代社会所有劳动者应当具有的精神,是所有从业人员对岗位职责的敬爱和对职业道德的敬奉,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行。

三、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生产一线人才,出现了一大批有理想、有追求、懂技术、会操作、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典型。同时也应看到不少毕业生,专业技能素质较低、敬业精神不够、对自己要求不高等现实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1】:有85%的企业认为,工匠精神是其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因素。只有53%的职业院校已经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并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其培养途径。由此看出部分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培育远远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生源因素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做事不认真,规则意识差这些表现都是学生成长的阻碍,更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

2、 家庭原因

职业院校学生中,来自农村的较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的家长管不了,有的家长由于自身原因,价值观念等等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长因孩子考试成绩差,出于无奈才让上的职校,对孩子期望和要求也不高,这种状况对孩子养成坚持、耐心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品质非常不利。

3、学校因素

有的职业院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重视不够,未达到应有效果。职业院校普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学技术、练技能”,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学校忽视了学生品质的培养,是值得忧虑的。有的学校为迎合市场短期需求,争相开设热门专业,而使得专业师资力量有限,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实训指导老师缺乏,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专业不对口,管理服务不到位等等都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培育。

4、社会因素

近几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在逐渐提高,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职业院校得到较快发展,但人们的观念还未根本转变。“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陈旧思想观念,导致了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偏见,出现“重白领而轻工匠”现象,职业院校没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使广大优秀人才到校任教、众多高素质生源来校学习,这都是弘揚工匠精神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四、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引导学生筑梦圆梦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划人生、规划职业,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线,体现时代精神,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职业规划。工匠精神是时代需要,国家需要,民族需要,我们社会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引导学生在“筑梦、追梦、圆梦”的过程中,达成“我的梦”与“中国梦”的高度契合,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设计一份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认同,有目标、有计划地放飞青春梦想,实现精彩人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加强指导教师队伍。职业院校教师要仔细研究培养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要求,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课程标准,找到关键点,制订具体、详实的实施方案。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让教师进企业锻炼,了解生产工艺、市场行情,学习企业制度,练习操作技能,掌握操作规范,便于指导学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招聘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老师,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养成工匠精神,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聘请能工巧匠进校园,创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让学生从他们身上零距离感受工匠精神。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社会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是今后职业院校改革方向和要求。“工匠精神”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内化为职业人的职业素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作,融入企业元素,模拟企业教学环境,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要求,亲身感受企业环境,实现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高度融合,影响和带动学生自发、自觉地加强职业素养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平台,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在良好的文化感染中,自身感受到工匠精神的要求,逐渐强化自身技能,树立其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质量意识,敬业奉献的精神。

充分利用现代学徒制试点践行工匠精神。通过校企合作,企业选派技术能手担任师傅,学生进行拜师成为企业的学徒,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言传身教,学生获得相应岗位技能的同时,培养耐心、专注、坚持、执着等良好品质,通过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使学生躬身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在学校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和培养,从而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真正落实工匠精神的培养。

注重加强社会实践,增加真实体验。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验机会,通过情感体验,逐渐认知认同。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到社区进行小家电维修保养,既锻炼自己,也服务社会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到汽车维修店帮忙,在社区、路旁宣传交通法规等都非常受欢迎等等,所有这些,既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也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体现劳动价值。

(四)、营造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已成大家共识,职业院校要凝练具有职教特色,反映工匠精神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建设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首,以文化人。每位教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自己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在工作中,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彰显过硬的作风,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学生。

加强工匠精神宣传,营造工匠文化。讲述能工巧匠的故事,如墨子、鲁班的发明,纺织能手黄道婆,不断精确计算圆周率的祖冲之,改进造纸术的蔡伦,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撰写《史记》的司马迁等等 。了解前人们巧夺天工的工艺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如张衡巧用“悬垂摆原理”发明地动仪,毕昇用活字印刷术推动人类文明传播,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四方羊尊等等 。分享代表工匠精神的今天的国之重器,华为—用中国质量奖诠释工匠精神,海尔—工匠精神就是用户至上,同仁堂—不敢对制药升任何人力物力等等 ,使校园到处都有工匠精神的影子。

开展工匠精神的系列主题活动,2018 年6月建党节前,我校在市民中心广场举办“匠心筑梦  颂党恩”大型主题演出活动,由在校师生和历届毕业生在各行各业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参与演出 ,展示他们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在各大媒体报道、展播,收到社会广泛好评,学校大屏幕经常循环播出,影响一届届学生。结合各种典礼、仪式、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素质能力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求各班召开“匠心筑梦”主题班会、讨论会,组织学生演讲赛、征文比赛,“工匠  传承”摄影展,组织观看《大国工匠》、《致匠心》《年度人物》等专题片,撰写“工匠心  职业梦”观后感,开展“弘扬工匠精神  展示专业技能”学生专业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参观优秀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工匠精神职业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设智慧校园、充分利用新媒体和平台,如社交网站、微搏、微信、qq平台、抖音、视频等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工匠文化的网络宣传。通过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使企业精神走入学校、走进课堂,植入学生脑海中。实习行业领袖、学习劳模的事迹和敬业精神,学习行业劳动规范,学习年度人物,培养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

(五)创新教育方法和学生评价机制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改变“我说你做”的说教式教育,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体验教学、项目教学,合作教学等都是实现职业精神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借鉴企业管理模式,推行“7S”管理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操作,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同时改变学生评价考核办法,注重过程型评价,把工匠精神认知水平和情感倾向纳入考核评价机制,采用专题活动,公开展示、讨论,社会实践,模拟演练等方法,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形成基本的价值倾向和情感判断,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从学生可能获得成功的事入手,激励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期望心理,利用学生获得快感的事物激发兴趣并不断强化。要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也纳入考核范围,对表现突出、态度认真,有责任感的学生给予一定激励与表扬,对职业素养有欠缺的学生,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使其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正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在此过程中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总之,职业院校要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积极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培育学生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根植学生心中、落实到行动中。

【参考文献】:

【1】 林迎春. 于红红.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体现[J].现代职业教育.2019(2):16-17

【2】 王寿斌等.大匠之门[M].2016.10

【3】 李小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N】.中国教育报2016-5-13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培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