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麦子跌跌撞撞的人生

2019-09-10 07:22王京波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木箱麦子读书

王京波

题记:曾经那么不起眼地/长在乡野田畴/碾在麦场轭边/不论饱满抑或干瘪/脱尽青涩/依然一遍遍亲吻/那带给其苦难的土地/以及由木犁,锄头,镰刀,簸箕……构筑而成的整个乡村元素/直至某天,却只能亲吻/淡淡的乡愁/如果你追忆:那些消逝的炊烟/那些金色的傍晚/还有麦场上孤独的、被撕裂的身影/我有一个名字:请叫我麦子。

——《一粒麦子的乡愁》

读书岁月

小时候,我经常去外婆家走亲戚。吸引我的,不仅有和蔼可亲的外婆和装了一肚子狐仙鬼怪故事的二舅,还有二舅的那只小木箱。

看上去那实在是一只不起眼的敞口木箱,由几块碎木板勉强拼装而成。起初,它静默地躺在屋角,简陋寒伧得几乎不引人留意。一天中午,当我鬼使神差地走近它,才不禁頓感意外——木箱里除去日积月累的灰尘和蛛丝,竟然全是书,满满一箱子!这个意外发现带给我眩晕般的惊喜,一下子颠覆了我小小的心灵和十一岁的世界。我把木箱搬到阳光下,小心翼翼地用布片拭去每一本书上的灰尘,犹如擦拭自己的灵魂一般,充满敬畏和虔诚。

二舅的木箱不大,藏书却不少,大多是言情、武侠小说,难得还有几本外国名著,甚至躺着一本《战争与和平》。于是,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躲进了金庸的江湖中,刀光剑影和恩怨情仇使我眼花缭乱,齿颊生香,读得我如痴如醉。

那年,我上小学四年级。小小的我从此在我家和外婆家之间,不舍不弃地做起了搬运工。一年后,当那只木箱彻底被我掏空的时候,我才结束了自己辛苦的搬运生涯。

迄今,对二舅的那只小木箱,我依旧念念不忘和由衷感激。是它,最初带我闯进一个全新的、充满着无穷魅力的神奇世界。

小学尚未毕业,我的阅读欲求已经贪婪得无以复加,几乎所有能被我抓住的文字都未能幸免。因为经济拮据,我偶尔打上了自家老屋后那棵歪脖枣树的主意——避开母亲的耳目,拿一包红屁股枣儿外加从草窝里摸出来的两个鸡蛋,从村里“拨浪鼓”那儿换回一本本小人书。那些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无疑又构成一片令我格外着迷和眷恋的精神故土。小人书给我的影响是深刻的,一直到后来在大学里读完整的汉译本,如《堂吉诃德》《威尼斯商人》《在人间》等等,却再也读不出如幼时的那种境界来。

我读书较早,贪多,书读多了,人便“痴”了。若论得失可谓一笔糊涂账。小学时读书,为躲避母亲“焚书坑儒”而东掖西藏,大寒之夜也曾挑灯不寐,久之,落下肩周炎、鼻炎的痼疾。初中时读书,吃住在校,三间大通铺,我在里,一盏二十五瓦的黄灯泡居外,读个昏天黑地,直落得个视物不清如隔雾看花。高中时读书,耽误了“辛苦遭逢起一经”的锦绣前程。到了大学时读书,竟无暇顾及风花雪月的个人情感。那些读书的岁月,那些文字事业的欢娱又岂是“怨悔”二字可以轻易抵销得了的。

读书,使我腹有诗书气自华,思想得以在一个高度上自由地飞翔。读书,使我被村里人嗤笑为书呆子一个。对此,我无言,或者是不屑于去辩白。村里人家不读书,自有他们的活法,而我若不读书,便是无知和浅陋。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形容书是照亮人生的灯,再贴切不过了。我常常思索,要不是书籍拯救了我苦难的灵魂和生命,自卑和绝望会像“癌”一样缠裹我一生一世。我可能会在不和睦的家庭中永远扮演那个“哈姆雷特”式的悲剧角色,在父母数十年如一日的感情纠葛中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在慢慢地麻木中拒绝生活本质的美好……当昔日远去,雾霭散尽,是书最终照亮了我的人生,驱走了黑暗和寒冷。因此我始终坚信:书,是一个人灵魂的家,尤其对那些正处在不幸中的人来说。

童年、少年、青年,一路走来,就是一部“读书三部曲”。童年时读出了孤独,少年时读出了狂热,青年时读出了执着,那些美好难忘的读书岁月啊,到底泊了我多少美丽晶莹如“玻璃翠”的人生幻梦?因为太美,只能叹息,但我无怨无悔。

唠叨如歌

母亲是一个生性俭朴、谨慎而又分外要强的女人。一年到头,她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家务和农活,那瘦小的身影仿佛永远不会感到疲惫。

我一直觉得母亲是一个爱唠叨的人。平时她总是里里外外地忙活着,没有时间说太多的话,可一旦我和弟弟惹她生了气,她的话就多了。从我记事起,我就没少听母亲的唠叨,而我和弟弟特别厌烦母亲的唠叨,后来发展到逃避甚至公然顶撞母亲。每次看到母亲被我们顶撞时脸上浮现出来的痛苦表情,年少的我在内心深处都会暗暗滋生一种叛逆的快感。

母亲唠叨的具体内容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比如天冷要记得多添件衣服,上学的路上不要贪玩,在学校不要参与同学间的矛盾,惹是生非……每当这时,我总是摆出一副不胜其烦的态度。我听不进她的话,这她自己也是知道的,因为我总能从母亲的眼神和欲言又止中读到隐隐的担忧。但那时年幼无知的我总是忽略这些东西。直到有那么一次,当一位邻居大叔把不幸呛水的我从河里湿漉漉地拎出来,我才从母亲那嘶哑和悲伤的呼唤中,第一次懂得了母亲和她的唠叨,并开始为从前的表现感到愧疚不安……

我是长子,家中还有两个弟弟,父亲在外地工作,不太操心家事,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我多想伸手扶住母亲劳碌的身体,想着中断学业去打工或者去当兵。可每次,都是母亲的唠叨和眼泪延续了我的读书梦。母亲吃过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不愿让下一代重演她的生活悲剧。母亲小时候家里弟兄多,她小学都没有上完就开始帮助外婆干农活和做饭。渴望坐进课堂的她总是被外婆打骂着撵回家。母亲把我们弟兄几个拉扯大,供我读大学,帮助我们成家立业,在我们那个小村,成了令四邻八舍啧啧称赞的美谈,也成了我们共同的骄傲。

那一年,我大学毕业后,几经辗转,我应聘到一所私立中学任教。全封闭的校园生活又一次让我饱尝远离母亲的孤独。一次给母亲打电话时,我听到母亲虚弱而含糊不清的声音,突然意识到母亲的身体可能出事了,可母亲就是不说,反而嗔怪我胡思乱想,叮嘱我安心教学。待回家再见到母亲时,我不禁心如刀绞,只见母亲的脸颊因神经麻痹而扭曲变形,嘴角歪得不成样子,左眼挤成了一条缝。那一刻,我顿时说不出任何话来,呼吸几近窒息。母亲,我的母亲,我的爱唠叨的母亲,您,为什么不唠叨了?不懂事的我们愿意生生世世听您的唠叨,是再也不会口吐一句怨言的啊。

回到学校,在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布置写一篇关于母亲以及母爱的作文,我朗读了我写的范文,在朗读时我情不自禁地流着泪。我告诉我的学生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母亲,理解母亲,尤其在你还幸运地拥有母亲时。要知道,母亲的唠叨,其实是母亲对儿女唱出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歌。

收割季节

儿时的乡村生活,该有多少令人难忘的记忆?如今童音渺渺,往事已不可追及。但那一串串曾经摇动黄昏和枝头月的牛铃,那一声声曾经响彻四野的吆喝,那六月里弥漫的麦香、似火的炎阳和吱扭扭转满场的石磙,却依然鲜活如初,不时激荡起心海的涟漪,催生出情愫袅袅。终于彻悟,无论走多远,都割不断故土情,对乡村生活的无限怀恋,将是我一生的话题。

在农村所有的月份中,六月,留给了我更多关于农村的回忆。因为,六月的农村,麦子熟透后便迎来了繁重琐碎的体力劳作。我的记忆中,没有什么活儿比打场割麦更使人吃苦受累了。毒辣的日头,晒得人头晕目眩、皮焦肉绽。天底下不刮一丝风,连云朵都是静止的。当然人们也不希望下雨,不下雨才好收麦。早些年,也就是在我童年,割麦靠人工,挥舞镰刀放倒麦子,装上架子车拽到早已轧实的土场上,接着便摊场、晒麦,待麦子晒到焦酥便开始碾麦。闷热的天底下便响起了“吱吱扭扭”牛拉石磙的单调声音。焦麦炸豆的,似乎连石磙发出的声音都是干燥而不含一点水分的。牵牛的人照例是父亲,天虽热,父亲却套上厚褂子,好避开日头的直晒。那日头要是晒到裸露的皮肤上,是要脱层皮的,到晚上像火燎般疼痛。中间不歇气,什么时候该翻场(翻麦子),父亲这才拿起放在麦茬地里的军用水壶。这时,水壶都是烫手的,但父亲还是眯眼对着太阳,咕嘟、咕嘟地一口气猛灌下去,好像根本觉不出那水那壶是烫的,那水灌下去,敞开的胸膛就一道道汗水淌下来。水喝足,一抹嘴巴,一扬手,水壶脱手而出,继续帮我和母亲翻场。我那时虽然幼小,却愿意跟着大人干活,用的是一把木杈,但总觉得木杈握在手里很重, 把两边膀子连累得酸中带麻。可我干得起劲,像个小牛犊一样跑前跑后,往往一场麦子打下来,手上磨出来好多血泡泡,不知啥时间给弄破了。初始不觉,等停下来便感到了丝丝缕缕的痛。我满不在乎,倒是母亲心疼我,抓一把黄土面儿给我揞上。有一次,鐮刀割破了脚趾,母亲也是给我揞上黄土面儿。至今,我都认为那是世上最好的消炎药。当母亲给我揞土时,我就掰开她的手心看,没有血泡,但有茧子,很厚很厚的茧子,很粗糙的手掌,这该是农村妇女最标准的手掌,印证着岁月的艰辛和生命的苦难。

六月,从母亲的手上,我品咂到了生活的苦涩。而童年的每一年六月,我都会重温这种苦涩。

也因之,六月,总让我又爱又恨,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我恨它带给父母的辛苦,可也爱它带给父母的欣慰。小麦的丰收是农家的头等大事,有了一年的口粮不说,许多日常开销用度也要依靠它。等到西瓜下市,村里响起来买卖人叫卖的吆喝,母亲总会慷慨地舀上小半袋新麦换回几个大西瓜给一家人吃。在农村,小麦、大豆、玉米都是可以当钱使用的,沿袭了过去以物易物的古风。而钱呢,好像那时我的父母和农村的大多数父母一样,手头总是紧巴巴的。

那是我童年的六月,后来,割麦用收割机,打麦也改用脱粒机,但拉麦和挑麦的活儿是少不了的。因此,六月仍是父母最劳累的季节。小时候,总为自己不能替父母挑起生活的重担而暗自心焦,渐渐长大,算一算,真正帮父母的日子真是太短、太短了。

在省会城市的六月,想着瘦弱的父母跟在庞大的铁皮机器后面,而被收割机扬起的浓烟、灰尘,以及巨大的轰鸣声紧紧挟裹的情形,心中涌起的是不安、愧疚、感恩。而我所能做的,只是对着遥远的双亲,深情地献上一个儿子的心曲。

成长代价

那盆仙人球,貌极普通,矮粗、淡绿的球体爬满褶皱,如刺猬似的挑出许多白而长的刺儿来。某天,我从一个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老年花匠那里买了它来,从此,它便在宿舍里的书桌上安顿下来。我赋予它一个极形象化的昵称——“绿刺猬”!

我有时看着它发笑,笑它的丑陋稚拙;有时又发呆,得些人生小小的感触。看它看久了,竟觉得这刺儿球其实就是一个人,是那么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一个充满诗心但又痛苦不堪的人,一个心地柔弱而又情怀悲悯的人。有时又觉得这刺儿球其实是人生的缩影和写照,你看它怎么那么轻易就沟通了一个人的童年和成年了呢?

但凡是人,赤裸裸降临人世,他柔嫩的小手、好奇的眼睛、敏锐的耳朵,所触、所见、所感,是阳光和鲜花,是天籁和大自然的琴韵,是优美的画,是隽永的诗,是雄浑瑰丽的交响乐……这段时期,他就像一个天生的童话诗人,满脑子是对生命和生活的幻想和希冀。但是,童话诗人终究也会慢慢长大。他当然不可能总在幸运中成长,他会目睹许多人生的不幸,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于是,小诗人心灵的诗行开始转入沉郁,生命的乐章开始注入悲怆和苦难的音符,在痛过、哭过、累过之后,渐渐地,他浑身拼命地竖起一根根冗杂的刺儿来。

每受一次伤,便多一根刺,那多半是出于自我防御的本能和脆弱的天性。

所以,当童年和成年这个严肃的问题再一次摆在我面前,真的使我无可逃避时,我想凭借仙人球做这样一种人生的譬喻或者诠释:童年,是一个瑰丽的梦;成年,是一个痛苦的醒。漫漫人生路,许多人都要经历这么一种从梦到醒的涅槃。这种涅槃是那么令人心碎。惟其是从美丽的梦境突然跌入清醒的现实,人生的巨大反差才造成人生难言的尴尬,才使得人的心灵产生诸多幻灭感和悲剧感。

引发我这些思索的,还源于前些天所看的中央电视台一档《艺术人生》节目。戏剧艺术家焦晃对着镜头谈人生谈艺术,当某著名主持人问他:“你感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吗?”时,焦晃沉默、犹豫片刻后才回答:“我觉得大部分人都生活得不幸福。”这句充满智性和睿智的话,使我感触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人生的那种悟性和穿透力。他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人生的真实和残酷。

难道不是吗?

“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人生的玄机就那么被张爱玲一语道破。张爱玲原来是一位如此懂得人生的女人啊。

著名作家李锐曾在其小说《传说之死》的题记中坦言:善良的诗人,对于外界你已无话可说。作家为何缄口,是人生太过无奈吗?

难怪《圣经》某一章中只写着一句话:耶稣哭了。耶稣哭,是为人类普遍的苦难。

还有尼采:上帝死了。上帝死在人类的成年。

安徒生也曾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这个孤独、痛苦而伟大的灵魂,竟然不得不借着童话的点点灯火来抚慰自己那多舛多难的人生!

……

我又看着那盆矮矮的仙人球。它依然沉默,仿佛一位忧伤的哲人,隐忍和包容地面对着悠悠天地,不喜不嗔;而窗外的世界,夏花正在渐次绽放,热烈而馥郁,从第一朵开始……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木箱麦子读书
古代冰上运动会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趴在麦子上的鳄鱼一家
冠军诞生记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麦子熟了
读书为了什么
把木箱换成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