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与文化批判探析(1)

2019-09-10 19:56周金凤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周金凤

【摘要】:在20世纪文化批判理论的整个体系中,西方马克思文化批判理论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深刻敏锐的洞察文化危机,密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自觉地实现了一种文化转向,从片面的批判经济与政治和武装暴力革命转向更全面的、宽领域的和更深层次的文化批判。

【关键词】:文化转向;文化批判;技术理性批判

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简明扼要的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它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工人阶级实践愈益分离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与以往任何马克思主义理论截然不同的理论。

(英)佩里·安德森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他点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也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主題的转换,即不再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而把批判的重点放在文化上。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的理论资源与社会背景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受马克思“异化”理论和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本质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自由自觉的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合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一大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受到启发,进行研究。如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马尔库塞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弗洛姆的《马克思在关于人的概念》,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都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内在原因。异化实际上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否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马克思的人文关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实。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受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多种思潮的影响。

有人认定西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结合。这种观点很不准确,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收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启发,包括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弗洛姆等分析资本主义对人压抑的微观层面,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多种思潮的交流对话中形成和发展的。从克尔凯郭尔、叔本华到尼采,再到海德格尔、雅斯贝斯、萨特,一群存在主义大师发出对文化危机的呐喊,追寻人存在的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还受到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合理化问题以及新教伦理,齐美尔研究的货币哲学以及生命哲学,还有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进行的批判主题更新转换的并与多种哲学进行交流互动的文化批判。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正如佩里·安德森所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一条与正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道路,这是由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处的时代不同于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探讨已经不是时代的主题,剩余价值理论等批判的武器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以及一战、二战的爆发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启对文化因素的反思。卢卡奇分析历史与阶级意识,批判社会中的物化意识,强调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葛兰西反思市民社会,倡导文化领导权,法兰克福学派则深刻的批判技术理性和文化工业。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多重维度

(一)早期的意识形态批判

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仅仅是虚幻意识,而且还是异化的社会现实。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颠倒意识——人把创造的商品和货币当做崇拜对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但人们忽视了背后的剥削关系。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是一种虚假意识,他有很大的欺骗性,他的功能是通过美化现实替现状辩护。卢卡奇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这种意识形态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卢卡奇强调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正统马克思主义有必要与非正统划清界限,他认为总体性辩证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具体的统一。总体性是革命成功的重要基石,而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转化为物与物的关系,物化现象泛滥、自由自觉的阶级意识凋敝,这严重阻碍了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意识觉醒首先得批判虚假的阶级意识形态。与此同时,以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僵化的解读,强调革命的、辩证的和充满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哲学,他反对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核在于总体性理性。葛兰西强调革命实践,在《狱中札记》和《实践哲学》中他把市民社会当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革命的关键就是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他主张夺取政权,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二)技术理性批判作为文化批判的重要维度

在西方文化批判理论的整个架构中,技术理性批判构成重要的批判视角,技术理性批判是文化批判的聚焦点,也是现代性问题的核心。

二十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很多便利,也带来需到新的问题,正如雅斯贝斯所说技术导致了时代的断裂,新的轴心期并没有形成。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存在内在的张力和冲突,人在自己创造的文化世界中生活,却无时不刻遭受着异己的力量的压制,特别是技术理性高速发展的社会,个人渺小孤独感油然而生,爱与创造力也下降。技术理性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凌驾在人民之上,过度强调技术理性导致人本主义的缺失,技术理性的日益膨胀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于是以卢卡奇、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深入的技术理性批判。卢卡奇的技术理性批判收韦伯的影响较大,韦伯强调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冲突,整个社会成了一个牢笼。卢卡奇是在分析物化形成的原因中建构技术理性批判的,他发现置于技术时代人的机械化、原子化和数字化,人的本质被压制,人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零部件,这样人们就丧失了革命的主体性和反抗精神。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技术理性批判是建立在一种启蒙辩证法基础上的,本该带来自由和解放的启蒙反制人类,形成了新的神话。理性至上、科学万能成了时代的精神状况,这种虚假的新的神话钳制了人的自由,艺术、思想和否定性会从世界消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再是一种中性的、可供选择的工具或手段,当技术理性一旦失控就会威胁人类的存在和意义。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顶峰。他在《单向度的人》中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技术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发展大大推动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新的统治形式,变成了异己的力量。[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马尔库塞特别讨论了大机械化和自动化背景下工人的地位和生存状态,技术时代的工人丧失了否定性思维,劳动者成了单面人,思想成了单面思想。

哈贝马斯的技术理性批判是基于技术理性压迫交往理性,他点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斯他意图建构一种交往伦理学,把这种技术理性的蔓延作为哲学批判的一个分支和维度,摆脱人被压制的境遇,注入一种人文关怀。

(三)文化工业批判以及大众文化批判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大众传媒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文化现象。法兰克福学派针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以及与“高级文化”对立的大众文化进行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揭示了文化工业的商品性、复制性和欺骗性。文化产品成了彻头彻尾的商品,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文化产品通过更高级的机械进行生产,并大规模的无创造力的复制。文化产品不再蕴含文化精神,文化的内涵消失殆尽。而这种技术的发展表面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满足,人只能被迫接受,丧失了人的批判本性,而广告、娱乐媒体在大众文化中的蔓延让人们变得无聊的幸福。

(四)微观的资本主义心理机制批判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和弗洛姆更深入的分析现代人的异化的心理机制。这种微观的分析揭示现代社会对人深层的压制。马尔库塞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文明进展中的人的存在状态,他强调人的机体追求快乐属性的“爱欲”,人的解放就是爱欲的解放,人的压抑就是人的本质的压抑。另一方面,马尔库塞揭示文明与“生本能”的冲突。人的本性被压抑,人的外在表现也不正常,结果是人的破坏本能进行释放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与马尔库塞不同,弗洛姆批判现代人深层心理机制的异化本质,呼唤具有主体性的人,他在《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和《健全的社会》中展开详细的探讨,特别是在《逃避自由》中,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造就了一种逃避自由的机制——受虐狂和虐待狂共生的极权主义、攻击性和破坏性、顺世和随俗。

(五)日常生活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曾研究过日常生活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们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衣俊卿.衣俊卿集[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32页.]卢卡奇也提及日常生活领域的审美问题以及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阐释日常生活中的物化现象。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他的全部思想就在于“总体的人”,在传统哲学中,日常生活被当作非哲学、非真理、非存在的部分被排斥,而列斐伏尔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个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本体论层面,在《日常生活批判》和《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中他还发现人在日常生活中处在异化和非人的状态中,他期待具有创造性的人在历史中生成,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实际上是一场促进“总体的人”生成的歌名,它最终成为一种人道主义。

综上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具有多重维度,批判的维度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高度到实践旨趣,西方马克思越来越重视凝结在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现实的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的层面也相互渗透,并不是只有简单的五个维度,也不是孤立的五个维度,而是具有代表性的维度。无论是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微观的心理机制乃至日常生活,里面都蕴含着技术理性的发展,技术理性的“启蒙辩证法”压制了人的自由,甚至导致了人的异化,由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一系列的批判,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的意义和启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技术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批判主题的转换即文化转向,深入剖析文化问题,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分析压制自由的因素,同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立场,同时进行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心理机制批判和日常生活批判,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一文化转向重申了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论旨趣与批判本质。文化转向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种现代哲学,这一理解模式不仅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批判了第二国际及苏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式的狭隘解读,而且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出发,实现了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上的重大变革,即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规律性转向强调其批判性和革命性,从以探讨整个世界的绝对本质和普遍规律为目的转向探讨人的自由和解放,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突破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模式,丰富和促进了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转向和文化批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启示。有关意识形态批判的反思有助于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觉抵制各种思潮,促进文化自信。对文化工业批判的反思有助于我们继续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统一。对技术理性批判则需要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对微观心理机制批判和日常生活批判的反思有利于我们继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衣俊卿.衣俊卿集[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英) 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美)赫伯特·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