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突尼斯

2019-09-10 07:22杨明强
散文诗世界 2019年7期
关键词:斗兽场橄榄树突尼斯

杨明强

你希望去这样一个国度吗?三、四天行程,就能看遍大海、沙漠、港湾,还有古迹、山河、小镇。她身在非洲,却不像非洲;神似欧洲,却不是欧洲。黑色的非洲,赋予了她苍茫的沙漠,蓝色的地中海则孕育了美丽的小镇。

她像希腊的“蜜月圣地”圣托里尼,蓝白相间的小镇美得清新而浪漫;她像意大利的“永恒之城”罗马,饱经沧桑的古斗兽场依旧气势恢弘;她像黎巴嫩神秘的“太阳之城”,迦太基古城凝固了历史的风霜;她像西班牙的妩媚海港巴塞罗那,斯洁克斯渔港的落日余晖温柔了岁月;她像土耳其塔林林立的埃巴尔,静立在城镇中的大清寺宏伟而神秘;她像地中海沿岸的每一个国家,但她从来就不是谁的复制品!因为,她就是她自己,她的名字叫——“突尼斯”。

突尼斯被誉为北非大陆上的不败玫瑰,地中海沿岸的瑰丽明珠,也是撒哈拉大沙漠上的天方夜谭。有旅行家认为,去了突尼斯,等于走遍整个地中海沿岸,是旅行爱好者一生必去的国家之一。她的神秘、浪漫与情怀,令世人留连忘返,乐不思归。

突尼斯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濒临地中海。这里,突尼斯海峡与北面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正好隔海相望。她还拥有1300公里的海岸线和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神秘而浪漫的国家。

下面,请随着我的镜头,去走读几处独特的旖旎风光吧。

地中海观日出

抵达突尼斯已近黄昏,我们来到了距首都突尼斯城20公里的唯美小镇——哈马马特。早就得知该镇濒临地中海,被誉为突尼斯最负盛名的海滨度假胜地。旅行车刚停在下榻的酒店門口,我就欣喜地发现,酒店几百米外就是地中海。

眼看暮色苍茫,情急之下,我顾不上提行李、领房卡,只好托同行的家人和朋友代劳,一个人匆忙小跑奔向海滨沙滩。但见深蓝的海面已趋于平静,而碧海深处的天际,色彩的组合与变化令人称奇:当地时间大约下午6点,虽然不见红日亲吻大海的美景,但仍见大海尽头一片橙色的天空,红红的,纯然一色;而橙红天空的上端,则布满了厚厚的墨蓝的云层,面积之广、气势之大,令一抹橙红的霞光因抵挡不住而甘拜下风似的,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这一场景,把黄昏的地中海风云演绎得淋漓尽致。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端起心爱的尼康D800,选拍了两张海上夕照。

信步400多米,便从沙滩回到酒店。这里所有的客房窗户,不是对着蔚蓝的大海,就是对着静谧的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可以在此枕涛听浪,夜赏流星飞翔……早在中学时代,我的班主任、地理王牌教师陈煜霖先生,在课堂上曾绘声绘色地讲述过欧洲、非洲和地中海,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就知道,在地中海北岸,有个“地中海上的长靴”,名叫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水城,她叫“威尼斯”;在南岸,有个“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国度,她叫“突尼斯”。同时,教地理的陈老师还告诉我们,位于中东的22个阿拉伯国家中,有三个国家的首都与国名相同,那就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和突尼斯。

地中海的特殊地域与气候,造就了海上日出、日落的不同凡响。

带着几分向往与期待,次日清晨5点半,大家还在睡梦中,我便背起摄影包,悄然出门,来到海岸边虔诚地守望日出。

清晨的沙滩和海岸,怎一个“美”字了得。漫步银白柔软的沙滩,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闻着一丝略带咸味的海风气味,再轻踩着被海浪冲刷过的绵软柔美的沙滩,遥望一望无际的天尽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呢?

大约10分钟后,地中海上空的云层逐渐发生了变化:天空的鱼肚白渐变成了淡紫、微红、灰蓝、金黄——这些不同的色彩,有如调色板的巧妙布局。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推移,渐渐地,一轮崭新的红日,拖着一缕缕橙色的海水,缓缓地跳出海面。开始像一盏扁圆的宫灯,慢慢地逐渐变圆,又渐渐地再有了阳光,这些金色的阳光又慢慢由弱变强,由短变长。这时,游人越来越多,只见银白的沙滩变成了金色的沙滩,海水的颜色也由深变浅,波光鳞鳞,一望无垠。

也许冥冥之中有天意,期盼之中见惊喜。远远望去,海岸左边海港灯塔前,惊现了出彩的画面:一叶扁舟,正迎着初升的太阳去远航。橙黄的天空背景,鲜红的海上日出,黝黑的行船剪影,构成了地中海日出中最典型、最壮美的天然画图。

此时此刻,正当海上日出蔚为壮观之际,众多游客的行动不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吗?沐浴着晨光漫步沙滩的;对着初升的太阳拍日出的,自拍的,合影的;更有几对浪漫情侣,在沙滩倩影成双,深情拥吻的,携手前行、追波逐浪的……目睹此景,我也欣然席地而坐,尽情享受着地中海和煦的海风吹拂,以及沐浴朝霞的浪漫时光,把这段终生难忘的场景,铭刻在最柔美记忆的内心深处。

梦中的橄榄树

次日清晨,早餐之后打点行装,我们暂别位于突尼斯最北端的海滨度假胜地哈马马特,驱车一路南行。

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而哈马马特则又在该国最北端,濒临地中海南岸的中部地段。突尼斯北部属于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中部属于亚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则属于热带大陆型沙漠气候。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车,透过明净的车窗,我们的视野更加平坦开阔。不一会儿,笔直宽阔的公路两旁,绿色植物逐渐增多。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高过人头的巨型仙人掌苍翠欲滴,含笑夹道喜迎嘉宾似的。再往远看,一丛丛、一片片的绿色树林仿佛巨伞布阵。这时,美女导游小肖播放起了柔美悠扬的歌曲《橄榄树》。“哇!!是橄榄树!”同行的初三小美女炀炀一阵惊呼。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涧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流浪远方/流浪 ”

众所周知,只要一提到橄榄树,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这首由三毛作词、齐豫演唱的《橄榄树》,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要吟唱这首洒脱空灵的歌曲,带着三毛式的淡淡的乡愁和忧伤,去看飞翔的小鸟,去看辽阔的草原,去看浩瀚的沙漠。现在,有幸第一次置身橄榄树的海洋,亲眼目睹她的芳姿玉容,再齐声合唱着《橄榄树》的歌曲,个个游客都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真的把人的心灵带到了一种崇高而超脱的境界。

今天有幸首次目睹橄榄芳姿,眼前见到的,初看上去,虽不及想象的那么高大,但该国却因其数量多、产量大而享有“橄榄王国”之美誉。这儿橄榄树的种植遍布全国各地,包括任何一座城市或乡村。

据悉,橄榄树是一种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起源于600多万年前的地中海岸中东部。她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由于其生命力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随后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大约在2500年前,橄榄树的种植开始在地中海地区广泛传播。在古罗马时期,橄榄树就象征着和平、博爱,公元前1世纪开始,便有人进行橄榄油交易活动,这使得其种植也传入了罗马帝国占领地区,橄榄油的美名也随之闻名全球。近半个世纪以来,橄榄树已成为突尼斯国的“摇钱树”,全国境内共有6000多万株,人均10株以上,每年收获橄榄果约12万吨,年出口100万桶。橄榄油的产量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希腊,位居全球第四名,整个阿拉伯国家第一名,其出口量则位居世界第二名,为国家换回了大量的外汇。

突尼斯共和国作为一个农业国,主要以盛产油橄榄而著称,全国有一半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与油橄榄有关的劳动。早在1957年,该国总统就明确规定:每年11月18日为植树节,每人都必须亲自种植一株橄榄树。每年11月中旬,便开始了为期4个月为收获橄榄果的紧张而忙碌的劳动。

橄榄树分为油橄榄和食用橄榄两种。她开花期长,春、夏两季都有,花开早的果实7月底就可收摘。11月则是当地收获的旺季。

橄榄树一般种植六、七年便可挂果。由于橄榄油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长期食用,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和心肌梗塞等疾病,故又称“延寿油”。食用橄榄的果实,吃起来清爽、可口、开胃,也还可以加工成蜜饯。突尼斯因其橄榄树的种植量和产品出口量大而被誉为“橄榄之邦”,油橄榄树也被定为国树。来到重要海港城市——斯法克斯广场上,我们看到,一尊高达8米左右的油橄榄树雕塑巍然屹立,它既是该市的象征,也是突尼斯人民的骄傲。

在该城区方圆数十公里,遍地都是橄榄树林海,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树形美观,形如巨伞。据统计,该城区就有27000多株,并有世界上最大的橄榄树,每株高达13米以上,年产500-900公斤,单株产量位居世界之最。

橄榄树每株可存活四、五百年,一般每株年产150公斤,可榨成30公斤橄榄油。据导游介绍说,在当地,一斤成品橄榄油才卖30元人民币,而远销到中国等亚洲国家,一斤却要卖100元上下。

中途休息,我有机会下得車来,独自迈过樊篱前去橄榄林海,近距离观赏起来:常人往往难以近观其树,因为,一人多高的仙人掌绿篱充当了她的保护伞。冒着荆棘刺身的麻烦,我小心翼翼穿了过去,来到了一株大树旁,但见她树根的车轮与树干的壮实以及青翠的果实。透过茂密的树林,还可以隐约望见远处起伏的沙山……

继续南行中,车内再度响起了《橄榄树》那悠扬柔美的歌声,那茂密可爱的橄榄树,青翠椰枣树,还有那高挑的仙人掌绿篱缀满诱人的红色鲜果,都一一牢记在心,难以忘怀。渐渐地,我们一行进入了浩瀚的大戈壁,绿色的植物减少了,一丛丛耐旱的植被则不时出现了……

面临新的旅途,我们的专车开足马力,向着撒哈拉大沙漠全速挺进!

浪漫的沙漠之旅

午餐后,我们一行随导游阿信前往撒哈拉沙漠主要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绿洲之一和“椰枣之乡”——托泽尔。

历经戈壁到沙漠的穿越,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由中巴客车换乘每车坐6名游客的越野车“沙漠王子”。三辆越野车犹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惊尘蔽天,让人有点小紧张。渐渐地,一路平坦的地面开始有了起伏,沙丘、沙山逐步印入眼帘。掌握方向盘的当地司机故意专挑凸凹不平或陡峭的沙丘冲刺或穿越。不一会儿,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们,看见车身左右摇晃,严重倾斜,不禁让人心生不安。更有甚者,开至沙山之巅,稍事歇息,司机竟面临70度的陡坡,大着胆子往下俯冲,似有瞬间就有全车颠覆、葬身沙海的危险。生性急躁的我,一个劲地用中文向司机呼吁和抗议!然而,年过五旬的司机却因不懂中文而依然如故,不予理睬。几个同行的游客也都吓出了一声冷汗……

回归换车点,导游阿信见惊魂未定的我,正要兴师问罪时,他却一脸狡黠地笑言:“杨哥,大漠冲沙,玩的就是一个有惊无险的刺激,这些当地司机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司机,经验丰富,把控力强,尽管放心!越野冲沙本身也是游客尽情感受撒哈拉沙漠美景的一个好项目。” 经他这一解释,我浮躁而复杂的心情才慢慢趋于平静。

随后,我们一行先后来到一座最高的沙山和《星球大战》拍摄地。湛蓝纯净的天空,金黄秀美的沙山,再有几位红衣丽人的点缀,留影效果之棒可想而知。再到拍摄地,但见辽阔湛蓝的苍穹之下,城堡、秘宫、地下战壕、空间网站,可谓星落棋布,千奇百怪,宛如置身科幻世界与神秘星球,让人穿越时空隧道,产生无穷的遐思。

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靠近了一带隐约可见的更高的山丘,既而渐渐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沙漠绿洲。

几个小时的戈壁之行和沙漠之旅,沿途的绿色植物渐渐消失,浩瀚无际的漫漫黄沙,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世界之最的撒哈拉大沙漠的浩渺与空旷、单调与枯燥。不经意间,我们竟然发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等于把人的心境一下子从孤寂、忧郁和烦躁中,带到了怡悦兴奋和充满希望的美好境界。

吉普车开进绿荫冉冉的树林旁,我们下车开启了徒步探索沙漠绿洲之旅。经过一段平坦的小道后,我们开始慢慢爬山上行。这时,清澈的泉水,自上而下,泉水叮咚,汩汩流淌,仿佛“高山流水”琴音伴行;四周茂密的椰枣林,高大而挺拔,深红的椭圆形的椰枣,挂满林梢,伸手可摘,熟透落地的也比比皆是。

徒步中,仰头撑手摘得两颗椰枣,俯身放入溪流清洗一下,开口一尝,又香又甜,新鲜可口,为旅途增添了欢乐的元素。

取道另一条小路下山,在半山腰,我们行至拐弯处发现了久闻其名的沙漠瀑布。尽管水面不宽,落差不大,水势不猛,要知道,能在浩瀚大沙漠有瀑布出现,本身就是一件稀罕和难得的事情。

诚然,水乃一切生命之源。而在荒凉广褒、气候干燥的大沙漠,能拥天天奔流不息的泉水和四季如春的绿洲,当地土著民族的幸福指数也就不言而喻了。

庄园里,好不热闹:当地阿拉伯人的传统民族舞蹈和马术竞技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赞赏的目光。有的一边品尝着突尼斯玫瑰酒,一边选择着特色套餐,一边欣赏着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旅行的疲惫早已消逝净尽。

下午4点半,车到杜兹,入住酒店后,赓即奔向几里外的大沙漠。我们一行15人,统一穿上阿拉伯民族长衫,骑上当地特有的单峰骆驼,深入沙漠瀚海,一路骑行,一路欢歌,终于圆了一个穿行撒哈拉大沙漠的美梦和夙愿。

夕阳西下,沙海静谧。我们骑着沙漠之舟,漫步游走,切身体验着三毛笔下的撒哈拉大沙漠的神奇传说。

行进途中,我们这支“朝圣”的队伍向着日落的西方平行推进,浑然一体的游客和骆驼,一道虔诚地守候着夕阳染红天际;恰好,逆光下剪影正好自动生成一幅优美的摄影佳作。

这里的历史会说话

走近埃尔·杰姆斗兽场,不禁令人眼睛一亮!宏伟的建筑,精美的石刻,震撼着游客的心灵。似曾相识的外貌,让我想起了2012年7月远足西欧意大利首都罗马,亲眼目睹世界最大的斗兽场的情景。因为,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怀着一颗好奇心,我们欣然迈进了这一见证和诉说千年沧桑历史的斗兽场。首先进入的,是一楼宽阔的环型走廊,数百根圆石柱矗立,气势磅礴。再从旁边楼梯拾级而上,到达二楼门口,但见场内椭圆型的斗兽场和四周特大的看台,其规模、风格和震撼力,简直不亚于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我们也仿佛置身于意大利的古罗马,倘徉于世界第一大斗兽场的遐思之中。

据史料记载:起初,古罗马也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后来,罗马开始向外扩张,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已逐渐发展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奴隶制帝国。据曾在中国留学和工作6年的当地研究生导游阿信先生介绍:原来,自公元前146年到公元439年,古罗马帝国统治了突尼斯近600年。同时,也将欧洲文明带到了北非突尼斯。埃尔·杰姆斗兽场建造于公元三世纪初,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留下的一座著名的辉煌建筑。对此,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福楼拜等都专程到此观光,并称赞为“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面呈楕圆型,长轴188米,短轴156米,中央区为86:58:周长527米,高达57米,围墙很高,是北京故宫的5倍:建有500个门,总占地16万平方米,可容纳5-7万观众。

行至第二层,我们看到,这里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中穿行游弋。各层连接拱廊的柱型,又富于变化。漫游其中,犹如置身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再拾级而上,似有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之感也。

经过不断攀沿,我们胜利到顶层。端坐于观众席的顶排,鸟瞰四周,偌大的斗兽场,万千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突然发现,此处不正好是拍摄全景的最佳点位吗?于是,我端起换成鱼眼镜头的尼康D800。透过镜头,整座斗兽场,酷似一口平放的巨型大锅,四周自上而下,阶梯式的座位,林林总总,密密麻麻。

近观埃尔·杰姆斗兽场,其整体结构很像现代的体育场,或许,还可以推断:现代体育场的设计思想,本身就来源于古罗马的斗兽场。整个建筑分为四层,底部三层为连拱式建筑,每个拱门两侧都有石柱支撑。斗兽场内部的看台,也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席位均按等级、尊卑、地位之差别分区。在其复原图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项工程的浩大和壮观。今天,我们能参观到的,虽已不是完整的看台形象,原来支撑看台的隔墙尽管破败不堪,但依然异常高大、异常精巧,仍令世人为昔日的建筑艺术与鼎盛辉煌而叹为观止。

要知道,古代统治阶者在寻欢作乐方面,再没有谁比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更狂热的了。罗马人通常最喜爱的娱乐,便是对血淋淋的角斗場面作壁上观。大批的角斗士被迫驱赶上角斗场,相互残杀,或与野兽肉搏,嗜血为乐的贵族奴隶主则在角斗士的流血牺牲中获得一种野蛮的快感。

据史料记载:早在古罗马帝国于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胜利驱使8万犹太俘虏,从72年到82年建成古罗马斗兽场,随后成为无数动物、斗士和囚犯的葬身之地。其开幕头百天庆典,就相继斗死了9000头野兽;历来共有50万人命丧“表演”中。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页罗马史,不多少与斗兽场有关,它业已演变成为罗马生活和罗马帝国的标记。

公元八世纪时,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斗兽场,几时便有罗马;斗兽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 公元1084年,日尔曼民族打进罗马城,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斗兽场被人遗弃,一时成为人们挖掘大理石和寻找建筑材料的来源,既而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

构建这个庞然大物的封建帝王,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斗兽场,每天不仅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游客,还会给后人带来巨额经济收入。

当然,今天的古罗马斗兽场或竞技场,尽管早已是一片断垣残壁,但它毕竟是古罗马悠久历史的象征和见证。试想,若非川流不息、骆驿不绝的游客进进出出,仅有一个人站立于那高耸如云的墙端上的话,多半会提心吊胆。毕竟历经了近两千年的沧桑岁月,随时都有轰然倒塌、让人葬身瓦砾的危险。

再次静坐于高高的看台,观望着埃尔 杰姆这古老的斗兽场或竞技场,我那飞翔的思绪和思索的羽翼,将我再次带回到遥远的古代:眼前的场内,仿佛又看到了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鲜血淋漓、血如泉涌的惨烈景象;似乎又听到了败者、伤者撕心裂肺、无助绝望的惨叫声,以及看台上同时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

历史是一本书!历史是一场梦!

这里的历史会说话!它超越时空,直面古往今来的历代游人,深情诉说:禀告世人,禀告未来。

猜你喜欢
斗兽场橄榄树突尼斯
橄榄树
罗马斗兽场
意大利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
突尼斯柑橘出口量减少了21%
真实并不是最好
法斗兽场用奇招防自杀
橄榄树和无花果树
《橄榄树》一曲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