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认识5个字的港大院士

2019-09-10 07:22王新芳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饭堂院士宿舍

王新芳

袁苏妹是广东东莞人,没上过一天学,只认得“袁苏妹”“三嫂”这5个字。1957年,她随丈夫进入港大,做起了服务员。

学生们在宿舍期间,见三嫂的时间比见父母的时间还要多,面对读书压力、家庭问题、感情烦恼,大家都喜欢找三嫂倾诉。三嫂总是耐心地听着,劝他们珍惜眼前人,或者请他们喝瓶可乐,忘掉不开心的事。

三嫂做饭非常好吃,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她做的大西米红豆沙里,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而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这些“大西米”煮软,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2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中放新鮮的椰汁。而蒸马豆糕时,为了让它“有嚼劲”,她必须用慢火煲1小时,不停地用汤勺搅拌。有学生在图书馆学到凌晨,错过了晚饭,三嫂会一直等,给他们做宵夜。她的美食,温暖了一代又一代港大学子刻苦读书的夜晚。

到了20世纪70年代,袁苏妹转做清洁工。遇上学生们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还是会耐心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那个在凌晨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直到今日,学生们都没忘记。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44年,操劳一生的三嫂,压根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写进宿舍之歌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她更想不到,2009年,她会成为香港大学的名誉院士,也是港大首位平民院士。

(选自《博爱》2018年2期,有删改)

素材解读

袁苏妹,不仅对工作认真,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同学们。她的一生,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因44年的默默奉献,绽放出生命的精彩,成为大学堂的灵魂人物,从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适用话题

奉献 服务 尽职尽责

名言链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

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猜你喜欢
饭堂院士宿舍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热得快炸了
“诺亚方舟”来了
学校到底是谁的
奔往饭堂的路上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饭堂打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