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变革与机遇

2019-09-10 07:22
产城 2019年6期
关键词:智造功能区成都

未来工业发展的制高点已经呈现,智能装备产业位列其中。发展智能制造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国装备制造业必然向着智能升级,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的突破。

无可否认,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竞争力的基础仍然是制造业。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一系列有力政策,重点部署智能制造,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重点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以适应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趋势并借以发挥自身优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制造业智能转型是大势所趋,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将智能制造分为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备、智能服务四个环节,在他看来,发展智能制造应以实质工程为核心,以智能设计为前提,且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智能装备意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其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仪器仪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均可划归该领域。科技含量高、关联度高的智能装备产业是各个行业技术设备升级、技术进步的坚实基础,其发展可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引导传统制造业向节能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益。

当前,秉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发展信念,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智能装备产业拓进前行,下游制造业的需求稳定增长更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助推制造业由“智”到“质”的加速蜕变,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擎起发展智能装备产业重任

近年来,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成都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提出了系统的产业发展思路、方向和任务,在新政策、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引领下,成都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崛起,2018年该产业领域成绩斐然,技术攻关成果丰富,平台建设持续加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成都推进“产业强市”的有力砝码与助益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加强规划引领,推动产业优化布局。成都将智能装备作为“5+5+1”产业体系中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组织有关市级部门和产业功能区深入开展产业生态圈研究,优化智能制造产业功能区空间布局,精准功能区产业定位、细化功能区重点领域;组织有关产业功能区编制了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产业链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重点企业和配套企业招商目录;大力推进有关产业功能区标准厂房、专业楼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成都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等错位协同、集群集聚的发展格局。

加强平台建设,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大力推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简阳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研究院、西门子智能制造(成都)创新中心、四川3D打印公共服务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大力推进智能装备企业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哈工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G150A数控滚齿机、FMC50柔性制造单元、六轴机器人、协作机器人、道路检测机器人、SLM激光选区熔融成型设备、微型高功率密度伺服驱动器等智能装备和产品,工业机器人的两大核心技术(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实现了全自主开发。

强化企业培育,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利用首台(套)政策、省级专项和市级财政资金对智能装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阿泰因、布法罗、圭目机器人等创新型企业予以生产经营场地租金补助;支持卡诺普、埃森普特等扩建工程项目用地;森泰英格、维珍高新等15家企业纳入2018年成都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企业名单;普什宁江、成焊宝玛、焊研科技等7家企业纳入本地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予以重点推荐。

加强示范应用,推進智能制造工程。组织召开了2018全市智能制造供需对接会、分区(市)县和行业召开对接会8次,提高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和认识,推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工业企业开展需求对接,促成3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签约合作;围绕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京东方、邦普刀具2家企业分别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中铁工程装备、成量工具等9家企业入选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项目(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方向)。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对首批16个实施智能制造改造的市级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入选的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效益好,生产效益提升10%以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引领成都迈向“智造”强市

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对于促进成都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成都制造业整体质量,引领成都向“智造”强市目标进一步迈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成都智能装备产业推进如火如荼,但目前仍存在些许短板,也亟待进一步实现集群、成套、趋智发展,从而才能不负使命担当,以期在智能制造的更多领域发光发亮……

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研究出台《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智能装备作为装备制造的重点发展领域,明确重点任务和空间布局、完善政策措施。加快组建产业基金,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投向智能装备产业。积极推动哈工大机器人科技园一期项目竣工投产,先临三维3D打印创新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四川创新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天府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功能区等有关产业功能区社区化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产业功能区及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狠抓智能装备项目招引。研究制定年度招商方案,明确智能装备产业招商重点目标城市和目标企业,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推介方案。加强市县联动,及时沟通招商信息和项目资源,及时跟踪解决项目洽谈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投资促进工作,形成招商服务联动工作体系和工作合力,推进项目洽谈签约。

大力支持装备创新研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对接省级产业布局,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促进一批重点产品自主研制和国产化攻关。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发挥首台(套)政策作用,重点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和市场推广,支持智能装备的创新研发和应用,实现智能化成套装备(生产线)首台(套)突破。

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行业行”和“区县行”活动,征集有意向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组织专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智能装备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论坛沙龙、经验交流会和供需对接会等活动,推进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促进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全年支持和引导20家以上企业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建设。

猜你喜欢
智造功能区成都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中国智造
成都
3D打印智造未来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