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接轨新兴产业,打造天府西翼新经济中心

2019-09-10 07:22周书婷
产城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府生态圈功能区

周书婷

2017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正式印发,提出到2020年,关键战略材料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新材料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并明确了材料发展重点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为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积极响应,提出四川将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基础上,积极围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等基础材料中的高端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

作为这场变革的先发之力,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西翼新中心的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以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为主导产业,正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将会在新形势下做出战略调整,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为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园区内各企业的突围与突破创造机会。”

承接成都优势,推进产業跨越发展

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落实,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按照成都市的产业发展规划,园区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其中,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封装与回收利用、新能源整车。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IC级硅单晶材料及外延片、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功率器件、高纯特种金属材料等。

目前,园区两大主导产业领域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保持增长,锂电池材料需求正稳步增长,融捷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园项目依托融捷集团在甘孜州拥有的全球最大的甲基卡锂辉石矿,将能保证锂盐材料的充足供应和长远发展。而先进半导体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部分领域已取得进展,中高端领域关键材料本土化上进展却依旧缓慢。但成都拥有多家科研院所与新材料企业,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上具有极大优势,这也将为园区新材料发展创造适宜的生态空间。

另一方面,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四川省首位城市,将从对外开放的“末梢”转向“前沿”,其制造业将更深程度地融入国际国内区域和产业分工体系。这为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创造了良机。园区总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4平方公里(其中城市用地约31平方公里、产业用地约33平方公里),东至邛崃与新津交界处,西至邛崃市高埂镇、牟礼镇兴贤社区,南至南河,北至天新邛快速路。为进一步凸显园区区位优势,让区域中心城市的格局更加清晰化,园区积极构建向东联系成都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的“一高、两快、三轨”( 天邛高速路、天新邛快速路、羊安—天府新区环线快速路、地铁10号线、地铁12号线、川藏铁路)对外交通系统,主动融入成都半小时交通圈。

在推进功能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方面,园区则坚持基础设施引导新城功能拓展理念,大力引进星级酒店、高品质学校、专业院校、医院、商业综合体、企业投融资平台、孵化平台等项目,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带动效应,为羊安现代产业新城聚集人气提供有力支撑。2019年,重点围绕“四路一湖一桥一中心”,园区将加快推进羊横四路及羊横四路以南支线道路全面完工,促进羊纵八线、羊横一路西段等项目形成通车能力,促进泉水湖南侧支线道路、环湖路、羊横五路、市民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紧跟成都的发展空间,园区依托成都市发展优势,承接成都天府新区高端产业外溢,将为成都制造发展提供基础材料等有力支撑,发展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并成为成都天府新区产业承载地和成果转化区,进一步推进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差异化发展之路

随着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政策落实和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的政策红利释放,成都迎来新一轮澎湃的信息流、人才流、项目流,这为包括园区在内的多个产业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为与成都市其他功能区形成差异化、科学化、合理化发展,园区在产业招商、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

当下,园区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已完成园区主导产业全景图、产业生态发展路径图、产业招商名录表“两图一表”,并充分利用园区区位、留存电量等资源政策优势,创新“两体系三专班”招商机制(即生态圈建设投资促进指挥长体系、投资促进项目化考核体系、新能源招商专班、新材料招商专班、综合设施投资促进招商专班),引进融捷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园项目、融捷新能源电池总装、比亚迪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国民天成化合物半导体生态产业园项目、中国海外控股半导体微显示屏及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等18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约610亿元。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特别是在以融捷新能源、比亚迪新能源为龙头的引进项目上,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以电池级锂盐、前驱体、正负极材料、电池总装、电池综合利用、零部件及整车的新能源产业链,同时功能区紧紧抓住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把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同甘孜州锂矿资源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以锂离子电池生产为主,构建新能源电池完整产业链,打造成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生产基地。

同时,已引进的投资50亿元的国民天成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园项目,包括了6吋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外延片子项目,5G、物联网和信息安全市场的核心应用产品子项目,物联网智能传感器件、智能系统集成和应用平台等子项目,已形成半导体全产业链。

园区将以半导体基础材料为核心和突破口,向上下游延伸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链,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链重点环节,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重点环节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向上下游辐射至半导体单晶材料、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封测、模块组装、整机装配及运营服务,分阶段推进形成资源有效聚集、产业链条基本完整、核心竞争力强大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圈。

制造未来:“剑指”新经济

将努力打造天府西翼新经济中心、新兴产业集聚区和未来人居生活示范新城,明确为功能区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后,功能区为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全面构建,已编制完成《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发展规划(2017-2035)》。该规划指出,园区需紧紧围绕邛崃市和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域条件,遵循 “以产立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发展规律,在制造业领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只有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速发展的窗口期,抢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2个新兴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板块,才能让功能区在成都“南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园区按照“两体系四制度”(项目指挥长体系和园区管委会班子成员联系重大项目促建专班体系,项目专班制、管家式服务制、项目绩效考核制、项目审批全程代理服务制)加快项目建设。通过建立完善重大现目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将2019年确定为园区“项目促建年”,并实施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全力推进融捷新能源、国民技术外延片、爱敏特动力电池、云南城投超硅等项目建设。

按照计划,园区力争到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且全面建成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的田园新城,成为天府西翼的新经济中心、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为此,园区将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一方面,紧紧抓住西南地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以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为主,构建新型电池完整产业链,打造成为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成都市集成电路产业资源发展基础,以大尺寸单晶硅片和化合物半导体基础材料为核心和突破口,向上下游延伸构建电子新材料产业生态链。自此,园区作为成都市先进材料、 绿色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生 态圈的战略产业承载地,将为成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生态圈提供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天府生态圈功能区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新区制造生态圈
春游天府国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跑步生态圈
崭新的“医疗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