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的“标准”答案

2019-09-10 07:22唐易琳
产城 2019年6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标准化工业

唐易琳

标准化已被广泛应用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中。从某种程度上说,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标准化对企业乃至产业发展起到何种作用?”“如何推动标准化应用?”等问题的作答至今在持续,这个动态的过程牵动各方心绪。业界人士的担心在于,“制定标准并不是非常难,更重要的是制定了标准后如何去贯彻,如何真正的落实,最后实现标准制定的结果,这可能才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无论何种行业,想要实施科学的管理秩序,取得最佳的质量控制效果,制定标准化的行业发展标准必不可少。行业标准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技术依据,是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准则、衡量国家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创新和竞争的制高点。中国市场监管总局曾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认清我国标准化工作覆盖面还不够广的差距,加快对新业态、新服务标准的制定,引领行业发展。二是不断提高标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要发扬工匠精神,精耕细作,鼓励企业制定更高水平的标准。三是强化标准的实施。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四是加强标准的科普宣传。要大力宣传标准化,让社会关注标准化,引导、鼓励大家实施标准。”而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中,标准化服务、计量测试首次作为鼓励类产业,被列入第三十一大类(科技服务业)。

要推动中国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松认为与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的不完善将成我国制造产业发展的短板所在,“以工业生产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为例,由于现场设备通常来自不同供应商、产自不同年代、使用不同的通讯协议和数据结构定义,所以要采集这些设备中的数据并在工业互联网中应用十分困难。要告别设备间‘信息孤岛’等问题,我们需要制订一种通用网关的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整合机制和协议的驱动转换,使之能够将各种类型和协议的数据整合到工业云平台上进行处理。”

新兴产业标准先行

与传统产业对标准化的认知存有后知后觉之感不同,信息产业、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产业一开始就将行业标准置于优先位置。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上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年共下达2200项行业标准计划,批准发布1808项行业标准,支持160项由我国企事业单位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项目,全行业国际标准转化率达79.25%,遴选出102项先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项目,工业通信业标准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渐显成效,标准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日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研制‘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等基础共性标准10项以上,‘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技术要求’等总体标准30项以上,‘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分类指南’等应用标准20项以上;到2025年,制定100项以上标准,基本建成统一、综合、开放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涵盖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产品、管理及应用需求。”“工业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平臺间兼容等重点领域成为标准化和产业推广布局的重点。”“围绕工业APP架构、开发部署、运维管理、测试验证等关键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和产业化推广。”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感知技术研究室主任宋继伟认为,“标准化是智能制造创新的驱动力,是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条件,也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只有实现标准化,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才能有效协同互动。同时,很多新技术的推进需要通过制定标准来完成。”这在国际上已有先例,“德国工业4.0的实施建议中确定的八个优先行动领域中,标准化被列于首位。在德国,标准化被视为创新的驱动力、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以及实现市场和供应商领先战略的手段。在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中,用例、开发流程、工程和建设、术语与模型、技术流程、标准库、非功能属性、服务流程、知识库等十余个方向的标准化被确定为重点。”

标准化,而非标签化

制定行业标准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及行业协会和学术团体的作用,更不能忽视企业的作用。虽然“得标准者得天下”、“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等论断不甚客观,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它们深知,如若参与标准的制定甚至掌握标准的制定权,则意味着自己的技术将可能成为标准,进而拿下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再佛系的企业家也明白,“只有掌握标准话语权,才能占得先机。标准搞好了,就不止是谈成一两个项目,而是能主导整个市场。”甚至于,“在市场竞争中,有形的实力往往会通过无形的标准表现出来,如果不能参与标准的制定,在竞争中往往会身处下风,事倍功半。”

领跑者应为行业制定标准几乎成为行业领先企业的执念,不能成为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或被移除出列将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此前被数个行业标准组织封杀的反复,让中国企业就面对失去新标准制订话语权的不利局面,因为一旦失去或缺少影响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势必受到影响。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企业来说,行业标准是基本的质量保证,但标准化不应是一个死板的套路,谨防其沦为“标签化”从而限制住了产品创新的突破路径。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标准化工业
标准化简述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工业人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