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藏铜珍品

2019-09-10 07:22夏文峰
理财·收藏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瑞兽金代双鱼

夏文峰

铜镜,又称青铜镜。铜镜与占人的日常生酒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铜镜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宗。

铜镜多为圆形或方形,其背面或铸铭文或饰纹饰,并配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甘肃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一面小型铜镜,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日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最早的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产量大增。剑汉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的飞跃,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后经唐宋两次发展高峰,剑明清时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继战汉之后又一个新的高峰。隋唐锏镜在合金中加大了锡的成分,质地银亮,美观实用。造型上除了继续沿用前代的圆形、方形之外,又创造了菱花式和较为厚重的鸟兽葡萄纹镜等。纹饰上把反映人民生活、理想和占祥、快乐的画面得以应用,如山水、月宫、仙人等。同时还出现了纹饰华美、题材新颖、精工细致的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等,充分显示出盛唐铜镜的特点。唐镜最大的特点之一是艺术样式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呈现出浓郁的“盛唐气象”。瑞兽葡萄镜是唐镜中引人注目的镜类,成为唐镜的主题纹饰。

宋代铜镜呈现出多样化、生活化趋势,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还有带柄、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钟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且还出现了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神仙、八卦、人物故事等装饰题材的铜镜,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素面镜。

金代铜镜制作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呈现了异军突起之势。金代的手工艺人将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特色和中原传统的铜镜装饰纹样结合在一起,形成金代铜镜独有的装饰纹样特点,其纹饰十分丰富,主要有鱼纹、龙纹、神话(人物)故事纹、童子缠枝纹、海水行船(海舶)纹、花鸟纹、瑞兽葡萄纹、水月奔马纹等,可谓异彩纷呈。金代铜镜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为多见,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最为流行。金代铜镜纹饰包含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除了表现出女真族的艺术特征外,還较多地融合了中原及汉、唐、宋铜镜的某些特点,同时还深受中原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外来因素的影响,为我们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元代铜镜多采用六菱花或六葵花形式,但纹饰已渐粗略简陋。主要有神仙镜、人物故事镜、龙纹镜、缠枝牡丹纹镜、铭文镜、素面镜等。明清时期,铜镜逐渐衰落。

1.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图1)

直径145厘米,厚1.5厘米。圆形,伏兽钮,双线高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五瑞兽同向攀缘葡萄枝蔓,瑞兽似虎似豹,多做匍匐状,露出背脊,有的尾细长,有的为帚形短尾,生动活泼。外区肥厚润泽的叶瓣及硕果累累的葡萄串错综交缠,其间展翅的三只禽鸟与栖立的三只禽鸟,既不对称,方向也不尽相同。叠云纹缘。铜镜形态饱满,动静结合,营造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象,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生动活泼的瑞兽,纷飞的禽鸟,丰硕的果实,柔长的枝条,舒展的花叶,共同构成了富有魅力的图案,是瑞兽葡萄镜的典型形式。

瑞兽纹在六朝时期便已流行,其形象源自汉代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其他神兽动物形象。到了唐代,瑞兽的形象发生了变化,形似狮子、马、狐狸等现实动物,风格趋于写实。葡萄又称为“葡桃”,原产子欧美和中亚,汉朝时经由丝绸之路从西域传来。葡萄纹饰曾在古波斯、拜占庭帝国广为流传,是西域文化的象征。葡萄在中国古代文化里具有“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我国早在东汉时期的纺织品上就采用了葡萄纹饰。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早期,葡萄纹饰更是盛极一时,普遍运用在纺织、雕刻、铸造的装饰上。东方的瑞兽纹与西方的葡萄纹巧妙结合,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一个见证,体现了大唐文化的恢宏雄壮和兼容并蓄的时代特征,被日本学者称为“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2.金代四亭四人抚琴纹铜镜(图2)

直径13.9厘米。圆形,圆钮,钮外高浮雕四个亭子,亭内各坐一人抚琴,四亭间各饰一朵云纹,有大隐情怀和佛道仙境意味。素宽平缘。该镜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工艺精美,创意独特,属于“佛道教纹镜类”,蕴含有浓厚的佛道意蕴。

道教至唐而大倡,历宋而不衰,至金统治北方又兴起了新的教派,主要有全真教、太一教和大道教。道教的兴起,引起了金代统治者的注意,积极利用以稳定社会秩序。因此,金代社会的道教相当发达。另外,金建国后,又继承了辽代社会盛行佛教的风习,其后更受到宋朝佛教的影响。金朝历代统治者也多推崇佛教,《大金国志》记载:“浮图之教,虽贵戚望族,多舍男女为僧尼。”外来佛教在与女真本土文化的渗透交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并成为金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金代铜镜文化与佛教文化互为运用、吸纳,形成了铜镜文化的佛教色彩。金代信奉佛教之人常将铜镜供奉于寺庙,以祈求庇护,永保平安。

3.金代双鱼纹铜镜(图3)

直径11厘米。圆形,圆钮。双鲤鱼同向漫游,水波翻腾,刻画清晰逼真。钮周围波涛起伏。宽素缘。

鱼纹铜镜是金代铜镜中最具特征者,具有“多”和“大”的特色。“多”指的是数量多,“大”指的是镜形较大。特别是双鱼纹铜镜,可以说是金代的新创造。其特征是:一般为圆形,圆钮,大多饰水波纹,水中双鱼绕钮旋游,鱼身肥大,双鱼写实,旋转对称,首尾相衔,鼓鳃吐水,展鳍相对,占满镜区,其尾呈甩尾戏游状,间衬水波,富有生活气息。有的镜背无水波纹,鱼身较小,姿态规整。也有分内外区者,内区饰双鱼,外区为狭窄的纹带,宽素缘。所饰双鱼,或悠然自得,或逐浪嬉戏,犹如波浪中游戏的鱼儿真的跃出了水面。纹饰形象生动,工艺水平较高。另有一种鱼龙变化纹,又称摩羯纹,应与女真各部落的融合有关。

4.金代鸾凤飞鹤连珠纹铜镜(图4)

直径11.3厘米。圆形,圆钮。主题纹饰为四鸾凤间四鹤同向飞行。近缘处一圈连珠纹环绕一周。该镜为花鸟类铜镜,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装饰纹样,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5.元代洛神图铜镜(图5)

长22.5厘米,宽12.5厘米,厚0.5厘米。镜为花叶形带长柄。整个镜背饰有仙人、童男童女、流云、明月、海浪,云水相接。镜背正上方一轮明月,祥云缭绕,中部一童女手擎华盖,锦衣广袖,童男双手托物,仰视仙女。仙女发髻高耸,肩腰圆美,体态轻盈,罗衣绸裙,锦带飘飘,宝珠闪闪,一手扶华盖,一手前指,怅然长吟,抒发着长久思念人间的心情。长方形柄,镜缘的凸边压于镜柄之上。为神仙人物类铜镜。

洛神即宓妃,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曹植人神相恋的千古名篇《洛神赋》,为确定洛神作为理想女神的文学典故。唐代始见洛神为伏羲女的说法。李善注《文选·洛神赋》日: “宓妃,宓羲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在中国传统神话中,洛神广为人间传颂,成为美的化身。

猜你喜欢
瑞兽金代双鱼
星座邻居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双鱼幼儿园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双鱼 幼儿园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福建省德化县双鱼幼儿园少儿美术作品展
瑞兽
鎏金瑞兽钟
金代社会阶层间个体晋升的途径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辟邪瑞兽
海丰镇的兴盛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