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9-09-10 12:17鲍升军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小学

鲍升军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学课程逐渐体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如今,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被加入了小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提升自身的法制意识。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能力也有限,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促进小学生学习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降低课程的难度,以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充分发挥课程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并不单单是提升小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更是通过教材中的课程和生活中丰富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来感受和体验社会和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逐步在心中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学会做人的道理,能在多元价值的冲突和矛盾下,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自身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做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行为意识和各项能力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力还不足,对事情也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正确的道德观念还未形成,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指引。因此,我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枯燥、乏味、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使教材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化。通过这种生活化的创新教学模式,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课程越来越有兴趣了,而且他们真实的感受到了正确的道德观念,清楚的明白了自己以后在生活中面对问题时应该如何解决,怎么去做。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运用死板,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受阻

很多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以大量的教学案例为主,认为有了案例学生就能明白、学会教材的内容和含义。可是教师完全忽略了本课程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所运用的案例也过于“假、大、空”,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而且在教学时也并没有重视案例与教材内容的充分结合,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是存有好奇心来进行学习,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到其想要表达的含义,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目的也并没有发挥出来。

(二)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体验受阻

虽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以“核心素养”为主的教學理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看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我国现在对人才的选取仍然是看重成绩。所以,使得很多小学教师仍然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上,过于注重讲解教材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主要以课堂为主,对学生的实践体验或者课外作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就使得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只能停留在课堂学习之中,无法真切的感受到此课程对生活的约束性,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难以深入的进行开展。

(三)缺少有效激励,生活化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可以说对任何学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让教师清楚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让学生及时的了解到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的感受到教材中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受现在学科制度的影响,此课程只是一门副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很难不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所以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就很难体现出激励和制约的作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困生的共性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系统化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形成,而且小学低阶段的学生处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此时,有些学生不能及时的适应小学,逐渐的就会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态度差、随便说话影响他人学习。同时他们的学习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比较差,当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就退缩、不敢面对。

四、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其发展到现在成为了我国最关键、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有趣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开心心上学去》时,这时候的学生刚刚步入小学,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适合他们的情境,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态面对小学生活,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当创设了情境之后,教师让学生之间结合自身和身边的同学情况,帮助多多想一个解决的办法。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情境教学,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班级有学生出现这种情况,也能及时的进行调整,培养其积极的学习心态。

(二)理论结合实际,打造生活化实践体验

小学1-3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尚未形成,还比较偏向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道德与法治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多进行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上学路上》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并在上学的路上遵守规则,不边走边玩,不吃路边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和珍爱生命的意识。在教学本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开放性课外作业,让学生想一想自己都认识哪些交通设施,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在上学的路上能看到哪些交通标志,再从网络上搜索一些,然后进行整理。当做完之后,教师再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融入进去,让学生通过这种理论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完善生活化评价体系,发挥激励和制约作用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立,主要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是主要的,但是生活化的评价体系也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以自己为榜样,对所有的学生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周末巧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同学们说一说上一个周末是怎么度过的,都做了一些什么。然后再各自安排一下下一个周末的计划,并进行分享。当学生表述完之后,教师要解析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发现隐藏在这种安排之后的道德动机,与学生的日常表现、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合理、针对性的评价。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评价,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教材中的道德含义,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也使教学评价充分的起到了一定的激励和制约的作用。

总结

总的来说,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生活化对小学生的培养和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此课程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阻碍,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和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调整,运用多种方法将课堂生活化,使本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为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鲜艳.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49+51.

[3]杨丽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8,(4):151.

[4]张小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03):59.

[5]任志慧.“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J].新课程(上),2017(9):148,150.

[6]关蕊.如何制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J].现代交际,2016(15):17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小学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