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基础体能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9-10 12:55杨钧池
大众科学·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杨钧池

摘 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人们通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基础体能活动开展的情况,分析初中体育教育现状,本调查小组通过调查本地一所初中学校学生在校时体育教育中基础体能活动的开展情况,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当前初中生基础体能活动的实际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基础体能教学;实地调查;“阶段式”教学

因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如体质情况、生理机能等不一样,不同的人的体能也不一样。基础体能能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是一项基本身体素质。尤其是在这个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中,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据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存在普遍下降的现象,学生忙于文化课学习,缺乏运动,导致体质下降。因此,当前素质教育需要针对青少年身体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正向干预,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计划,促进青少年基础体能的提高。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以及采访的形式,着重采访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问卷和随机采访。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校当前在体育教育中基礎体能活动的开展情况,师生对此的反馈,如看法、学生的认识度和满意度等。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总结统计,找出基础体能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调查对象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为南京××重点中学的师生,问卷主体为学生,一共发放了2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8份,随机采访其中30位学生。对该校4名体育教师和4名班主任进行面对面访谈并记录访谈过程中的详细内容。

三、调查结果

一般而言,青少年一周运动至少2~3次为宜。如表1所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展体育基础体能训练活动的频率在不断下降,以初二到初三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结合学生采访情况: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且很多教师占用体育时间,侧重文化课。长此以往,学生体能锻炼的积极性下降。这说明了教师在注重文化课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能素质。

初中生体育教育概括起来有体能训练、体育运动、体育教学三种。如表2所示,显然初中学生更倾向于体育运动,占比60.08%。在进行学生采访时,学生提到几个关键点:体能训练太累;体育教学多为理论讲学,太过枯燥无味;比较喜欢自由进行体育运动,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可以释放学习压力。这也侧面说明了该校基础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效果并不是很好。

如表3所示,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后,63.44%的学生表示体能训练对身体素质有提高,表现为免疫力增强,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且三个年级表示体能训练有效果的占比相当,且都>60%,这说明了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初中体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是必要的。

在进行教师访谈时,有3位体育老师表示:大多数时候学生们请求自由进行体育运动;在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时,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班主任表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不好,经常请病假。这说明初中学生缺乏体育基础体能的训练,而校方的督促力度不够大、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不够完善。

综上所述,学校开展体能训练的力度满足不了学生增强体质的需要。因此,学校需加大学生体育基础体能训练的支持与推广力度,提供资源支持;学生需提高对基础体能运动的参与度,培养运动兴趣。体育教师应转变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基础体能训练。

四、讨论

(一)基础体能教学活动的“阶段式”教学目标

基础体能教学活动应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活动标准,结合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健康目标,进行“阶段式”基础体能教学。基础体能教学活动的“阶段式”教学目标可以为:

运动技能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并实践。

参与度目标:提高学生体能训练参与度,增强身体素质。

适应度目标:通过体能训练加强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应度。

(二)基础体能教学活动的内容

不同阶段的青少年,其生理状态也不一样,具有发育敏感期。因此需要以青少年不同阶段的生理发育情况为参照,设定阶段性的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平衡度等等。

(三)基础体能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体能提高的技巧在于系统反复训练,加强肌肉记忆。因此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循环训练、系统训练和分期训练。即首先制定一套系统性较强的体能教学方案,其次进行反复训练,使肌肉产生记忆。如手部和腿部的推、拉、扭等力量训练,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如高抬腿,整体上的非专项化练习、多关节练习等。最后是在不同时期段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不同的系统化循环训练。

(四)基础体能教学活动的“阶段式”流程

任何教学都讲究循序渐进,在“阶段式”基础体能教学活动中,需要经过“从一到百”、“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即对学生首先进行“小剂量”引导,当学生适应“小剂量”后,再加大“剂量”。另外,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层次差异,因此基础体能教学活动需分阶段进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引入阶段:体能训练之初是引入阶段,宜小剂量训练,主要是耐力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学生介绍体能训练的相关知识,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考核测评。

大运动量阶段:约2~3周后,学生的耐力和身体素质已经得到明显提高,此时就可以在保证不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不过度训练的情况下加大运动强度,即大运动量阶段,它可以使体能训练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恢复与评价阶段:在经过一次系统性训练之后,学生需要得到充分休息再进行下一次训练。则完成一次训练之后可以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评价,根据身体反馈来调整下一次的训练方案,然后学生进入恢复阶段。

结语:

总之,基础体能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学校体育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基础体能训练活动,运用“阶段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蒋玉尧.初中体育教学中基础体能活动的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67-68.

[2]翟维.体能练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7):17.

[3]杨伯明.运动能力与体能的关系及其教学建议[J].体育教学,2019,39(02):13-15.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