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观点:杜绝微小偏移的发生

2019-09-10 07:22冯渊
大学·课外阅读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段事例观点

冯渊

背景:

论述类文章要有明晰的观点和主张,赞同什么,反对什么,一篇之中不能出尔反尔,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有时候人们对问题的看法是混沌模糊的;或者由于表达的不准确,导致其持有的观点看起来不那么清晰。所以,论述文的写作常常是思想的历险,而不是重复、一望便知的正确而简单的废话。

我们以下面的文本为例,来进行分析。

阅读文本

1“砍的不如旋的圆”,这是我家乡的农民常说的一句俗话。比如你要做一个木球,可以用斧子慢慢地去砍,但总不如在旋刀下飞快地一旋,便又光又圆。我在孩童时就听到这句话,现已过花甲之年还常常想起,可见真理总是颠扑不破,历久弥新。

2过去我当记者时经常碰到一些热心写稿的通讯员,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写稿、投稿,甚至不远千里来报社送稿,虽命中率极低,但还是樂此不疲。后来又碰到一些多少有点权力的干部将自己的讲话、随感、日记,甚至文件汇集,一本一本地出书,以为这样就有政绩,有名气,这正是用斧子砍制一个木球。

3砍和旋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跳出自我,敢于革新,就隔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后就是质的飞跃。

4由砍到旋首先是方法的革命。......其次,由砍到旋是知识的跃升。......第三,由砍到旋是规律的掌握,是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评议

第1段引用俗语,从字面上作了简单解释,强调其中蕴含的道理颠扑不破。但是,蕴含了什么道理呢?作者并未从俗语中提炼出来,这为后文观点的模糊埋下了隐患。揣摩作者的意思,他大抵是说:做事情,掌握了规律,具有了一定的技能(“旋”);比蛮干、苦干(“砍”)的效果要好多了。

第2段,提到了两种人,一是热心写稿却不得要领的通讯员,二是利用权力出书的干部,作者将他们的行为比作“用斧子砍制木球”。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按照文章对举的写作惯例,提及了“砍”,最好还应该再写到“旋”,这样才有对比,也方便展开论证;第二,通讯员苦苦写稿是“砍”,代表蛮干,这没有问题,但干部以权谋“名”“一本一本地出书”,不能算是“用斧子慢慢地去砍”,这个类比是不成立的。打错了比方,后文势必无法精确论证自己的观点。

从第34段看,作者的观点是否定“砍”而赞美“旋”,认为“旋”是对“砍”的革命、跃升,是质的飞跃。但第2段的事例,只举了

“砍”的例子,却没有讲到“旋”,无法表现“砍”与“旋”的对立,也使后文对“旋”的赞美失去了事例依托,内容是有缺失的。而且,干部出书的例子也不符合“砍”的特点,造成了事例和观点的脱节。

读写提示

关于“通讯员”和“干部”写稿的联想,可能是作者脑海中浮现出的未经检验的事例,因为作者曾经在报社工作,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举例,符合其身份特点,但事例用在此处,却破坏了观点的准确和清晰。这里的证明材料与所要证明的观点之间发生了偏移。写作是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下笔之初,脑海里常常冒出各种名言和例证,但哪些是能准确有力支撑观点的,哪些是有偏差的例证,一定要区分清楚,要将那些影响主旨表达、造成主旨偏移的例证或名句坚决地舍弃掉。

2.在写作过程中,要不断校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事例进行类比或者喻证时,要仔细分析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论证过程中,要不停地反观、回扣观点,追问自己:这则材料(事例、名句)的意旨是否对准了要论证的观点?如果没有,能否通过增添限制性词语,设置特定的情境,让材料准确且有针对性地证明观点?

总之,在写作论述类文章时应切记,材料应该是为观点服务的,而在证明观点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偏移都会导致说理的乏力。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加深理解。

例1:

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比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就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见一幢有玫瑰色砖墙的房子,窗前长满了天竺葵,屋顶栖息着鸽子......’,他们却始终无法想象这幢房子。你必须对他们这么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于是他们就会惊呼:‘多美啊!’”不过,当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便会越来越重视精神内容。就个体而言,认知能力越强,越会更多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即使拥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他还是会因为精神内容的缺失而感觉不够幸福。

问题:本段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证明观点,这个论证是否充分?

分析:这是典型的对材料能否准确有力地证明观点的追问。

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观点:(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首先考虑物质内容。再来看文中的例子:大人很难理解(想象)孩子想象中美好的房子(精神世界),很容易接受值钱的房子(物质层面)。事例要强调的是大人的想象力、理解力的匮乏。即,对成人而言,“物质”的东西易于理解,想象、精神方面的东西难以理解。

所以,这道题可以这样回答:例子中,人们难以理解代表精神的天竺葵、鸽子,而能快速理解代表物质的十万法郎,以此来证明“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的观点。但是,《小王子》这个例子的重点在“理解”时的难易程度,而选文观点的核心却在“选择”什么进行比较的先后顺序,可见论据和观点说的并不是一回事,论据无法证明观点。

例2:

文段一

在人饿急时,“莎士比亚不如一根香肠”。对国家而言,在政治腐败、动乱、黑暗,万马齐喑的年代里,是不可能有幽默的;对个人而言,在生计未曾落实前,也是幽默不起来的。疲牛荷重爬山,气还喘不过来,如何说笑话?即使一个人有幽默的个性,最终不免于堕入冷嘲、自嘲。所以,幽默是要有条件的。

(赵志伟《幽默的中国人》)

文段二

一个人被老虎追赶而掉落悬崖,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上的树。此时,他发现在头顶上那只老虎正盯着自己,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头狮子在等着他掉落。更糟糕的是,黑白两只老鼠正在啃咬崖边小树的根须。这时,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草莓,触手可及。于是,这个人摘下草莓,塞进嘴里,赞叹道:“真甜啊!”

饥饿的老虎代表人生的苦难,如影随形;狮子代表死亡,一直守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着我们;黑白老鼠代表白天和黑夜,时间的流逝在吞噬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生命最终的场景是死亡,那么智慧的选择就是去享受绝境中甜美的草莓。

(根据托尔斯泰《我的忏悔》改写)

问题:文段二的故事能否用来证明文段一的观点?为什么?

分析:

文段二的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生活本来就是苦难,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在苦难中寻找人生的乐趣。文段一的观点是:对国家而言,政治腐败的年代不可能有幽默;对个人而言,在生计未曾落实前也幽默不起来。即,幽默是需要一定外部条件和物质前提的。由此可见,文段二的故事很难准确地证明文段一的观点。

首先,文段一的关键词“幽默”,与文段二的关键词“智慧”,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虽然智慧中也包括了对自己不幸境遇的调侃,包括了苦中作乐的幽默态度。

其次,文段一重点说的还不是“幽默”,而是说“幽默需要条件”;文段二是说苦难人生需要智慧,后者明显偏离前者的主旨。

第三,文段二说到人的一生都要面临困境,强调人在困境中应如何生存,如何智慧地(包括幽默地)化解困境,实际意味着外部条件恶劣时不但不能绝幽默,甚至更需要幽默,这是和文段一“幽默需要条件”的观点是矛盾的。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说:“谈言微中的俳优和持道不屈的君子,即使在中国史上最黑暗的阶段也未尝完全绝迹。正因为这些人物的前赴后继,中国今天才依然存在着一个不绝如缕的知识分子传统。”看来,幽默未必需要物质前提和外部条件。

思考探究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为什么中国成年人难以冷静地思考问题?

中国成年人的思维很跳跃,普遍难以完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在分析问题时,难以对事实进行持续追踪,很容易就转向“抒情”和“道德批判”,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的情绪过于敏感,思维不容易保持沉稳。而这种敏感的情绪与中国小学语文教育有关。

中国小学教育致力于刺激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而且主要是用唐诗宋词这些成人的作品进行刺激。这种刺激时间长、剂量大,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塑造了一个敏感脆弱的情感模式,对孩子们稳定情绪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在写作方面,不断的强化训练各种“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类比、隐喻等等,把孩子们的潜意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而冷静的理性思维没有得到发展。

成熟的人,他的理性实现了对情绪的控制,在思考的过程中能保持客观性,始终以事实和结果为导向。这种能力和习惯需要从小培养,小学阶段就要养成这种习惯。如果从小就以大量的、高频率的“情感性写作”训练不断强化孩子们敏感的内心,就容易导致孩子们的理性思维发育不良,而敏感脆弱的神经过于发达,成年后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抒情”渴望,对严密枯燥的事实证据和分析过程缺乏耐心,难以持续关注。对煽情性的口号却极其敏感,无论谈论什么事情,都喜欢以感叹句和祈使句为结尾,时不时地就要来几句抒情,这种习惯一方面会造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弱化,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心理疾病的高发,是需要调整的。而调整的方法主要就是从教育入手,小学生少背唐诗宋词,少进行“真情实感”的写作训练,就是很关键的一环。

情绪化的思维习惯,使得我们难以真正关注和解决我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每当我们需要冷静、细致、长期思考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泛起抒情的冲动、引用诗句的冲动、比喻的冲动、联想的冲动等等,这都会导致我们无法把一个问题真正的思考到位,更不可能形成客观的结论。

去情绪化、去激情化,需要从娃娃抓起!中国语文教育要大量减少唐诗宋词和修辞手法的训练,要大力加强记叙文、考察报告、论证分析等逻辑文法的训练。如果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训练出一个民族的冷静的、理性的思维习惯,我们的前途堪忧。

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成年人难以冷静思考问题。但是在表达这一观点的过程中,有不少不够冷静的地方,請指出来,并从材料偏移观点的角度加以评析。

猜你喜欢
文段事例观点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