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情感教育与数学教育有机的结合

2019-09-10 07:22胡仲利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平均数情境情感

胡仲利

《新课程标准》为什么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等等情感与态度的要求。可见,课堂教育除了知识的对流以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情感是人们在观察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各种反应和态度,现代教育理论把情感领域定为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位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所以数学教学中同样也应该重视情感教育。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就很重视情感的投入,那么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重视情感的投入,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化”,“教”是教育,“化”是感化,这就需要用心对待一切,教师无论在思想上、语言上,还是手势、表情上都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你的学生喜欢你,才能“爱屋及乌”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学科,通过这种情感的渗透,将会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即这种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可以鼓舞他们,使他们去追求探索,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一、 激发兴趣,调动情感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事物的积极态度,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就会活跃,兴趣就会更浓,至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达到了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 挖掘教材,培养情感

教材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出于教学 目的的需要,教师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使用或联想易于激发学生情感的事物或场景,使学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得到统一。例如在教学函数概念这一节时,我问同学们冷饮店在买雪糕在一过程中,总共涉及到几个量?其中哪一个是常量?哪些是变量?谁依赖谁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是学生们身边的事情,学生们乐于思考,肯于动脑,因为他们每天都要买东西,就是非常顽皮的学生也把这个问题答对了,这样,函数这个本来很抽象的概念,学生们就用身边的实例迎刃而解了,接着便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举例,每组必须举出三个以上的函数实例,学生的学习情趣顿时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轻松欢快中胜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创设情境,共鸣情感

情境是指能够激发对象情感的环境,情感的培养和触发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情境教育就是在教育中以情感为基础,通过某种方式使受教育者在一定环境中受到教育,数学教学也应该重视情境,设置情境,并帶领和引导学生一同进入情境达到共鸣。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应用”时,我问学生:谁知道我们校园内旗杆的高度?学生都说不知道,“那么我们能否测出它的高度,这个高度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们七嘴八舌,方法众多,我趁此学生热情高涨时,将学生分成三组讨论,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好胜心强的心理,宣布看那组讨论出来的方法又快又好,我则参加学习薄弱组讨论,经过十分钟的讨论,各组终有结果,有成功的,也有不完备的,我再带领学生总结归纳时,将好的方法排上号,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活泼,形成最佳的教学气氛。师生情感产生了共鸣。

四、贯穿情理,陶冶情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是学生动情明理的过程,“情”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通情才能达理。例如在教学“统计初步的平均数”时,我针对现在独生子女吃东西好垄断的不 良习惯对学生们说:以前虽然我们知道平均数,但对它的认识非常浅薄,今天,我们对平均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么以后在同父母分东西吃时,你们会不会利用平均数原则呢?家中有好吃的该不该 自己独吞呢?”由此,诱导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却有明白了一点做人的道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并告诫从小要养成不占别人便宜的好习惯,从中达到了通向“情”的桥梁。

总之,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创新,真正做到以亲激教,以情感人,就能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大胆想象,大胆创造,获取新知,更能促使学生品行向目标转化,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平均数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不一样的平均数
关注加权平均数中的“权”
平均数应用举隅
说说加权平均数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