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研究

2019-09-10 07:22徐燕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辩论赛辩论法治

徐燕飞

目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改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正是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做出的回应。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而培育学生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这门课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要求下,实现有效教学呢?首先,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以该门课程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另外,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把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最后,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难免会接受到一些负面信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学科教师,更应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品德。

一、培养学生的关注素养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还是局限于教材,通常不会要求学生去关心国家时政新闻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键点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教材之外的事,让学生主动关心国家大事,课堂以外发生的一切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要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主动地去关心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应该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但是作为中学生,基本不会主动去关注国家大事,那么该门课程应当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这种素养呢?本文认为,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应当注重考查学生的关注能力。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根据教材内容讲解一些时事人物、时事事件等。在正式上课前的五分钟,要求学生讲一讲最近几天自己了解的时事新闻,然后由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另外,还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核,比如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加入时事考试内容,并且在制作考题时要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时事考题的范围和具体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素养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的学习必须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让学生掌握一种让他们一辈子都会受益的学习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法不可违是七年级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中的内容,本人在进授这部分内容时,为学生列举了初二学生张某的经历,张某由于从小被娇生惯养,养成了许多坏习惯,上学期间就在社会上认识了许多不务正业的朋友,经常和这些人进出KTV、网吧。张某没有钱进行消费的时候就开始偷同学的钱,并被学校处分。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做了许多违背法律的事,最后入狱8年。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针对一般违法、犯罪的概念进行讨论,并让学生根据违法犯罪的类型深入探究法律責任,法律制裁方面的内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当中,不仅学到了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引以为戒,做一个诚实正直、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生的思维素养。思维素养具有各种类型,但每种思维素养都体现在其具体的思维能力点中。虽然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但只要采用的方法恰当,能够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素养呢?本人认为,应当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着重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例如,本人在对《网上交友新时空》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就采用了举行辩论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组织学生举行辩论赛时,应对辩论赛流程做出相应的规定。具体流程如下:首先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看法,决定自己是加人正方还是反方,双方还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确定小组负责人;然后辩论双方开始准备辩论所需资料。提前准备辩论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前理清发言思路,以便在辩论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讨论交流;另外教师要协助学生制定辩论准则,在正式辩论开始时,双方要富有激情地进行辩论;当完成辩论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在这次辩论赛中的收获,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直观。

针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具有重要作用的。相信实践的价直能够帮助我们,引领我们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辩论赛辩论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记一次精彩的辩论赛
别开生面的辩论赛
同影子辩论
青春岁月里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