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准脉搏,把握历史中考复习要点

2019-09-10 07:22陆燕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考试题基础知识答题

陆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基本都是“稳重求变,变中求新”的走向。试题以全新的文字材料、图片、人物名言等方式出示,将知识进行整合进行考查,但同时立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认为中考的复习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根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着重关注的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点(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影响等)要记熟。平时重理解,考前重记忆。只有烂熟于心,答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较贴近现实生活。导读框中的小故事、课文中的地图、图标、文物、人物名言等都已用来设置试题情境,在复习时要提醒学生多加留意。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应该让学生多翻书,多看图、人、字画等,加深印象。又可设计穿插在课件中作为题目出示,以便学生理解巩固。

二、梳理专题,回归课本

第二轮复习时,根据考纲要求将课本知识综合为专题进行复习。有利于知识古今联系、中外联系,有利于学生总揽全局。例如复习新中国的外交时,可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及21世纪外交等几个小主题入手,又可联系到与美国、日本的外交关系,纵横练习,构成知识网络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有宏观的把握,能有效整合教材内容,给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尽量简洁化清晰化,避免过程沉闷繁琐。

三、关注社会热点,抓住时代脉搏

近几年中考都是以大量热点问题来考察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很多题目都是以新闻题材为切入点,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古通今”、“以史为鉴”这本就是我们历史教育的贯彻始终的目的。结合近几年中国对外交往的情况,大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焦点,也是出卷老师很热衷考察的一个点。

因此,在平时的复习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变课堂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切忌将复习课堂变成知识的再次灌输,应设计多种形式,讲练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再次复习的兴奋劲。②制作课件,整合知识。课件的有效利用能大大丰富课堂的容量。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文字材料、地图、图片,创设历史情境,通過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融会贯通,加深理解运用。③注重学法指导和解题技巧的指导。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训练学生的审题阅读能力,抓住提问的关键点。在解题方面,抓关键词、关键句,能够根据问题来有效答题。④及时巩固记忆。课后学生复习背诵的时间有限,每节课上都能有一定时间留给他们进行记忆。每天布置一小题当天巩固,每周进行一次纠错活动。历史每周只有两节课。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重视起来、记忆起来也是我们要一直研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考试题基础知识答题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