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宋朝吗

2019-09-10 07:22
科教新报 2019年50期
关键词:帝制辽国金国

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帝制社会的文明高峰。英国大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我能选择,那么我希望生活在中国的宋朝。”我国大学者陈寅恪也称赞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从技术水平、城市化程度等方面来看,宋朝的确是一个高峰。按照历史学家的统计,宋朝单位人力的粮食产量比唐朝高出30%以上。中国小农业态的农业技术基本上在宋朝就达到了顶峰。此外,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中国人口不过5000万左右,在宋朝,多达1亿。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唐朝不过10多座,而宋朝超过50座。

那么,为何宋朝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最常见的观点是,赵氏皇族世世代代都尊重读书人,不杀大臣。先有人权,再有产权,宽松的治理氛围起到了保护产权的作用。所以,社会各阶层都努力创造财富,把经济和社会双双推向了帝制时代新的高度。

以上这种说法占据主流,但它是结果,而不是根源。宋朝皇帝尊重人权(主要是上流社会的人权),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根源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倒逼着皇帝必须约束自己的权力,要给社会以更大的自由空间。

宋太祖不杀拥兵的大将,“杯酒释兵权”传为千古美谈。当时的宋朝只占据中原,还没有统一南方,皇帝有竞争压力。如果过度残暴,士大夫和农夫都会往南迁徙。那个时代的南方割据政权,很多都是明君,他们一直都在鼓励人口归附。

宋朝统一南方之后,国家竞争更加白热化,对手比宋太祖时代更有竞争力。我们看宋朝的地图,总会发现在这个朝代(北宋和南宋)的绝大部分时间,中原王朝不过是三分天下的一方。辽国、西夏和北宋,金国、西夏和南宋并存。無论辽国、金国还是西夏,文明程度都不低,它们都已经进入农耕社会,并且在努力学习汉文化和重用汉族知识分子。

三分天下,中国人一般会想到三国。但魏蜀吴的并列时间不过60余年,而宋朝的三分天下持续了几乎300年,各个政权多数时间都在友好通商和人才互通。

和宋朝截然相反的是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异常残暴,皇帝动辄屠杀。这种对人权的蔑视程度,在中国的帝制王朝中也属罕见。为什么明太祖敢这样做?因为他不怕国家竞争,通过海禁,明朝有效阻隔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以及人民的合法流动。

国家竞争会约束统治者,让他们更加富有“道德感”,而读书人则获得“尊严感”。这是宋朝留给后世的最大启示。明白这一点,你才真的懂宋朝。

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帝制辽国金国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宋朝版暗度陈仓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洪迈的“摆头”
袁世凯洪宪帝制覆灭之路管窥
《顺天时报》与袁世凯之死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不等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