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真诚

2019-09-10 07:22周汝昌
新晨 2019年5期
关键词:金箍棒兵器贾宝玉

周汝昌

《西游记》与《红楼梦》有相通之处

孙悟空那个人才,他的特点何在?这就连上了《红楼梦》。您听我这个话可能觉得奇怪,孙悟空怎么跟《红楼梦》有关?这个人才,是人,也是妖——“妖”是不好听的话,但是我说这个没有恶,他本来不是个真正的人,说得难听点他是个动物,是个兽类,是这个猿猴跟人比较接近,这是生物学的常识。他本身拥有正气,就是肯帮助唐僧经历七十二个不可言状的困难,一路前行,百折不回,受罪、受冤也不计较。有时候生气了,跑了,我不跟你了,但是后来还是回来,有感情。他有半个人性、半个妖性,正是正邪二者的组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马上就可以联想到《红楼梦》。

《红楼梦》开卷怎么说的?假借贾雨村和冷子兴的对话,说荣国府生了个孩子,真是太奇怪了,说的话,那性情,简直是太糟糕了,政老爷从小不太喜欢他。贾雨村是个反面人物,但在这一点上真是了不起,他罕然厉色,说,非也,你们不懂,这个孩子大有来历。他讲了一条大道理,天地生人,正气和邪气遇见以后,怎么的怎么的……生成的这种人,聪明灵秀,在万万人之上;偏僻乖张,在万万人之下。他有特别脾气,有坏毛病,但是我们要讲人才,要认识他的出人的才干,天下没有多少这样的人,假借小说里面的说法,这种人有正的一面,有邪的一面,二者组合,反而激发了超出常人的那个规格、水平,那种天才的表现,实在是了不起。孙悟空是这样,贾宝玉是这样,它们的联系在这儿。

还有联系吗?有。孙悟空是怎么出世的?花果山上有块大仙石,九窍八孔,从开天辟地以来,感日精月华,受天真地秀,某日产下一石卵,见风化出一个石猴,就是孙悟空。贾宝玉是什么化的?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没用,弃在大荒山青埂峰下,日夜悲号惭愧,后为一僧一道携去投胎下世,转化为人。这还不是联系?還有个更重要的联系呢。你再看,《红楼梦》里贾宝玉降生之后,他的处境、家庭、生活、条件、享受,如果你知道曹雪芹写的真正的《红楼梦》,不是后四十回那样的话,你就会明白,这个经历,大概它的精气神——不是说现象,也不是说那故事,实际上有和《西游记》相通的地方。

贾宝玉本身有很多小孩的毛病,但是他那个精气神,他以真情待人,不管回报,也不管人家懂了没懂——可能引起女孩的误会,这还不是真吗?这还不是诚吗?

读《红楼梦》《西游记》,抓到了这一点,你会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不是现象,不是表面的相通,而是内涵的、精神上的、道德上的、对人生社会理解上的相通,说一句包总的活,是对中华文化有个基本理解。我们到底重视什么,反对什么,说得清吗?社会万象,复杂纷纭,种种的好人、好事,种种的坏人、坏事,简直没法说。人和人的真情没有了,贾宝玉反对的是这个,所以宝玉最讨厌的是峨冠华服,“峨冠”就是高冠,当时富贵之家,在屋里有一套家常的衣服,出了本房见长辈时得现换衣服,出大门去见别人更不得了,又是一种衣服。贾宝玉最反对戴着高帽子,穿着那个衣服到亲友家里去贺喜、吊丧,那个假礼,他简直受不了。哭也是假的,不知你们有没有听见过旧社会那个吊孝,今天几乎不存在了,特别是在北京,没有那些事了,外地一些小地方可能还有遗迹。男的要怎么哭,女的要怎么哭,女的像唱一样,别人还得要听,贾宝玉说这些都是假的,是演戏、装样子。他说要真哀悼这个人,就是一个炉,一支香。旁边斟上一碗白水,也是供。

“金箍棒”的含义

《西游记》真正的主角,孙悟空是一个,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个不守规矩的造反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大闹天官,把玉皇大帝那里搅了个七糟八乱,又到东海老龙王那里,把龙王搅得也是坐卧不宁。他干嘛呢?要兵器。老龙王给拿出一百样兵器,他说这不行,要重的,最后看到了定海神针,这个定海神针就是后来的金箍棒。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但是倘若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他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所以,从早就留下一句俗话:“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顿减,活画出他那嗒然若丧的没奈何的神态。可见这支棒的关系,非同小可;西天路上,七十二难,妖魔鬼怪,哪一个不是见棒心惊,闻名胆战?后来孙悟空见到哪位神仙,我记不清了,好像是有两句对话,说是孙大圣,你怎么前倨后恭,刚才那么神气,现在为什么这么低声下气?孙悟空怎么答的?我老孙没有棒了,我的棒丢了。你看看这个棒重要不重要!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无前。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尽!但是孙大圣,却单单让他选取了一根“金箍”之棒,端的是何缘故?它的形制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台上的镀镍的金光闪闪的圆棍儿一条?它果真是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所谓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金属,金银铜铁锡的金,箍就是头上有一个箍,紧箍咒的箍。我有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一个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读《西游记》的疑问从这儿开始。定海神针在海里的时候并没有金箍,带箍的玩意都是不坚固的,对吗?这是常识。我曾作一文章考证这个事情,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后来但记其音,不知其字了,于是附会出“金箍”来。金应该是荆,是一种荆条,比藤还结实的一种荆,上面原是一个竹字头,不是草,这个东西最坚最硬。箍应该是觚(音估),左边一个角,右边一个瓜,觚楞,就是棱角。中华最古的一种兵器,是一根八角棒,就是用这种荆条子做成的,尖极了,这个东西叫殳(音舒),是中华兵器的老祖宗。后来,比如说丈八蛇矛,青龙偃月,都是荆上面安上个头,也是殳演变来的。为什么这个东西能够降妖捉怪呢?哪来的?跟桃木有关。桃木是辟邪的,这是我们中国人民间最起码的知识,我们过年贴对子,就是春联,春联的原则不是纸写的,而是木头的,是两根桃木棒,挂在大门左右。桃木棒就是古代的殳,就是荆觚棒。觚。觚楞,八角,不是圆的。荆觚棒在民间一传说,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

我这篇文章考证了、引了很多古书,辩证了许多不对的说法,但问题不仅仅在这儿,还跟《红楼梦》有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一除邪祟……诸位,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种小玉棒,古代有专门名称,我买到过一种类似的,是汉代传下来的,上面也刻着字。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民间的风俗习惯,里面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五月端午节,那是古代搞大规模卫生运动的时候。第一次洗澡,悬艾人,葫芦里装着避虫子的药——雄黄,还有雄黄荷包,雄黄酒,都是为了消毒、辟邪。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钦佩、忘不了这两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一句话,请诸位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你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左右逢源,会更加明白它们的文化内容。

猜你喜欢
金箍棒兵器贾宝玉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难忘的礼物
兵器图解
兵器图解
得意的代价
兵器重要编译报告
长度国的如意金箍棒
贾宝玉为何是“情不情”
看得重 便拿不起
未完的前尘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