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钢材综合成材率的生产实践

2019-09-10 07:22党颖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措施

党颖

摘 要:轧钢厂生产工艺过程中烧损,飞剪切头切尾,冷剪切头切尾,中间轧废,短尺废钢,负偏差等,是影响成材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具体分析了影响成材率的各种因素及有效的措施,结果表明:通过提高金属回收率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增加效益意义重大。

关键词:综合成材率;措施;生产实践;降本增效

1 前言

龙钢公司轧钢厂棒材生产线设计年产量为120万t,其中规格为Φ12~40mm的热轧带肋钢筋和光圆钢筋。棒材生产线主要工艺设备有:步进式双蓄热加热炉,长28m、宽12.6m,生产能力170t/h;全线18架轧机,其中550闭口轧机4架,450闭口轧机4架+短应力线450轧机4架,380轧机6架。全线分粗轧、中轧、精轧机组,每组6架轧机,实现了全连续高速无扭轧制,各机组分别由平—立交替布置的轧机组成,其中第16、18架为平/立可转换轧机。试生产初期,棒材成材率不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2 影响成材率的因素

成材率,顾名思义就是钢坯的有效使用率。对于轧钢企业来说,成材率的计算就是从送入轧钢的钢坯计量起,一直到交付给用户的成品材为止,其成品重量与投入钢坯的百分比[2]。成材率指标是反映轧线的综合经济技术指标,成材率越低,钢材的原料成本越高,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提倡提高成材率的原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成材率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加强产品竞争力。众所周知,影响成材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烧损,飞剪切头切尾,冷剪切头切尾,中间轧废,短尺废钢,负偏差等[1]。

3 分析问题及采取措施

3.1 烧损

烧损是影响轧钢成材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烧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热炉内的气氛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为了准确度分析氧化烧损量,我们对加热炉的养化烧损进行测定。通过对一直钢坯的养化回炉进行测量,对2014年分析加热炉本身氧化烧损量为0.4%,这个水平在国内已经领先了,因此烧损环节没有可以降低的空间。

3.2 飞剪切头切尾

对1#2#飞剪切头进行检查,发现切头的长度没有标准,平均长度在200mm左右。为了降低钢材损失,制度剪切长度不超过160mm,并制定了考核制度。6月份,再次进行验证,平均切头长度为152mm。

3.3 冷剪切头切尾

对冷剪的切头切问进行检查,发现头部剪切0.05米,尾部剩余0.5米,占到了钢坯重量的0.6%。切损较大。为了降低切损,也制定了标准,要求头部不超过0.02米,尾部不超过0.35米,这样以来,冷剪切损降低到0.4%。相关试验结果都表明:缩短切头切尾长度有利于提高产品成材率[3]。

3.4 中间轧废

中间轧废一直视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造成中废偏多的主要原因为操作不精心,操作经验缺乏。为降低中间轧废,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措施,以作业区为考核单元,超过规定废钢比例,按照每支500元处罚作业区,比规定的废钢支数少,按照每支100元,奖励作业区。这样极大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中废率从原来的0.25%,下降到0.1%。

3.5 短尺废钢

短尺废钢也是影响成材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我们3月9日现场跟踪发现,轧螺纹∮25轧制757支钢坯,共产生2.5米左右短尺370支,占成材率的0.5%,可见影响成材率之大。以∮25规格为例,在轧制过程中,发现∮25螺纹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部分2米左右短尺废材,影响成材率;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是负偏差指标调整后引起的,调整后,由于负偏差减小,导致螺纹∮25尾段钢材由原来的4.3米,降为3米以下,这部分钢材降低了成材率;鉴于这种情况,将25规格钢坯长度由11.82米改为11.6米,6月份11.6米的钢坯定尺实施后,很少出现短尺废材,成材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3.6 提高负偏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型材的成材率,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国内许多钢厂都采取措施提高热轧带肋钢筋负偏差率,其主要途径包括:即通过采取优化孔型设计和横肋参数设计、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和加热温度等[1,4]。

龙钢公司自2018年上半年,主要从加热温度、在线调整、线下检测等途径,对负差控制进行攻关,通过根据停机时间调整加热温度,提高调整水平,加强监控等具体措施,做到及时观察,多看多调,保证负偏差稳定。同时,制定负偏差率攻关实施奖励方案,提高员工负偏差稳定的积极性。上半年,棒材负差控制水平明显提升,其中∮25以上规格普遍达到-3.20%及以上,达到行业较好水平。

4 措施实施后的效果

通過以上措施,将影响成材率的因素,形成一个闭环,在各因素相互制约的同时,通过某一方面的优化促进其他方面的不断改进,最终减少对成材率的制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后半年平均负差率为-3.42%,较原来年有明显提高,平均成材率提高0.38%。具体见下表:

5 结束语

成材率是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提高成材率,可以促进设备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从钢坯定重优化、提高负偏差率、执行标准化操作等方面做工作,成材率提高率0.38%,按年产60万吨计算,可产生效益228万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艳玲.稳定热轧带肋钢筋负差率的生产实践[J].《2007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7年.

[2]韦昇.采用全定尺生产提高中型材成材率[J].柳钢科技;2003年01期.

[3]余祥法.缩短飞剪切头长度提高产品成材率[J].轧钢;1985年04期.

[4]王启,费秀荣,乔建民,程涛.关于提高热轧带肋负偏差率方法的探讨[J].中国冶金;2006年04期.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措施
对管理创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探讨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
企业降本增效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