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在各阶段的成本控制

2019-09-10 07:22奚晓飞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奚晓飞

摘 要:在建设项目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也即做到合理的成本控制,则既能保证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可以促进项目整体的经济效益。由此,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历,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一、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应注意的基本准则

1.成本分解并落实到各个责任人的制度准则

按通常理解,建设工程项目成本责任制的一般意义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针对其特点,将其进行拆分并分析;做到既有权利的自由,又有责任的制约,两者相辅相成。同时注意必须把分解后的成本控制的目标分配到相应的职责科室与具体人员,绑定具体科室及经办人员的经济利益,实施奖罚并举,组织起科学完整的控制系统。

详细的做法就是,明确区分好项目的风险和职责,务必使得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对应的责任直接负责对象;然后就是将成本落实成目标,责任到具体的个人,经权衡后分配给责任人、列出需要考核目标的清单,做到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处于受控狀态,作出细致并有效的管理。

2.提高管理水平以促使效益达到最大化的准则

要做好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工作,另外一个基本准则就是使得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益最大化。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有效的预测具体工作中成本控制的风险因素。在进一步分析风险因素后,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将成本管理水平有效的提高。

在对成本预测监控的同时,统筹不同项目的目标,将效益最大化作为准则,兼顾成本与盈利;另外一方面,还是要强调制度约束,赏罚分明,采用先进科学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提高管理水平。

二、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尽量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引起的方案变更

从源头上避免人为的增加或提高设计标准,因为这会使造价盲目的很大程度的上升,它实际上是一种很没有必要的资源浪费。前面说的是设计人员主观上将标准设定过高,另一方面,也存在客观条件使得我们的设计标准又不够,也就是过低了,具体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设计方案与现场地质情况不符,很容易出现方案变更的情况,这样也会使工程造价增多,给造价控制带来风险。所以说应该合理设计,把好源头关。

2.谨防施工单位不平衡报价带来的风险

施工单位往往以经济效益为首,在工程投标报价时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法,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重复计算工程量、重复签证,较大的隐患是,承包方故意将招标清单中工程量较少,但预计能通过变更增加的子目,报高价;虽然对总报价增加不多,但一旦中标,施工方通过变更增加工程量,使得总价出现大幅增加的情况,这就对我们的造价管理工作带来风险,为建设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建议的应对措施是在招标文件及清单编制说明中明确约定:清单子目报价不的高于或低于某个限值,超出则作为不平衡报价;在投标的过程中需作出澄清,并接受相应的价格调整。若施工中发现此类问题,则在合同中约定相应变更的细则,作出有效应对。

3.签证管理制度齐全完善并严格落实

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现场人员管理,落实严格的签证管理制度,做到规章制度齐全而完善:首先规范现场管理人员遵循职业道德,严格按项目管理要求来执行各项管理工作;再者,管理人员对违规的操作应及时制止,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也没有经过审查就不能随意签证,对于拆除或隐蔽的部位,不光要求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跟踪审计方及现场设计代表签署原始测量尺寸数据,更要留下图片、甚至录影录像等资料;规范签字程序,按相应管理权限,做好成本及工程造价的管控。

三、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控制成本工作时应采取的详细办法及需关注的关键节点

1.决策阶段的成本控制最为关键

因此,在我们的项目做出最终的决策前,首先务必要收集好有关资料,熟知相关政策、文件、法律和法规;完善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做分析和归纳工作;然后对各种风险和不同的方案进行反复讨论研究,进行指标数据化管理,最后选择综合具有较好地经济效益的那个方案。跟据决策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市场的需求实际,拍板该项目究竟是否值得考虑投资,然后是要请专业团队制定最后采用具体的建设项目规模、工程标准与技术方案。需特别关注的是,编制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可行性报告的时候要准备详尽而又客观的资料,这样才有有效的做到最大限度的避免资金风险,牢固树立起来科学的决策,使得项目获得经济性,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重点

在招标阶段的要点首先是图纸算量,做到准确的掌握设计意图、精确计算图纸的具体工作量,并同时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反馈设计院,必要时会同建设方、设计院进行图纸会审。根据设计编制工程标底价、即俗称的最高限价。将其在建设工程相关网上公布后接受投标的施工单位提出的答疑。随后编写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经由评标系统通过后,择优选择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在此过程中,合理确定工程标底价是建设项目招标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最有效的一种办法。标底的往往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图纸不全、人工及机械市场的波动、材料的变化等,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调整的数值。

3.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不能忽视

工程施工到了将书面和理论的设想变为现实中客观产品的实质性实施阶段,之前所有的决策、设计和招投标阶段明确的各项都要在这个阶段兑现。资金、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的消耗集中而又庞大。因此,成本控制在这个时候就更直接而直观,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就不能忽视。具体来讲就是从施工实施阶段的各环节的入手,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强化监理的监管力度,利用第三方的控制手段,比如聘请专业的代建公司,提高工效、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和安全。

4.做好项目竣工审核,及时总结归纳

到了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收尾阶段,要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及决算审核,对某些比较复杂且有必要的项目要进行全面的系统审计,做好审核记录和技术分析。

应主要着眼于下述几点:一是按合同约定条款对照进行逐条审核,明确审计的范围、方法和相应的计算规则。二是要重点关注某些拆除和隐蔽的项目的审计,从而确保审计的全面、客观和有效。三是对工程的竣工决算做出全面评估,将与合同条款相冲突的不达标准或超出工程概算的款项要坚决单列,明确责任,并要求责任方承担超概算的连带责任。四是采取科学先进的审计方法,保证工程审计的高效而精准的进行,如采用工程量清单计算法的方式,既能保证项目的结算子目清楚,不会遗漏或者重复计量,又能提高审计的质量。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靠审计等技术职能部门的保障,这要求上一级的权力部门采用成熟的机制、完善审核程序并落实方针政策,才能保证又有效的控制项目工程的成本的预期。

综上所述,鉴于建设项目工程施工有着时间持续久并且技术较复杂的特征,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其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强调对施工中各要素进行全方位、动态化的控制,加强对建设项目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控制,保证他的经济效益。对当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攻克,从而保障我国建设项目工程能够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军.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李红菊.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实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造价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公路工程造价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对策
湘江鲲鹏计算产业软硬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实现厂房交付
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单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