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原因及对策

2019-09-10 07:22张博闻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解决对策

张博闻

摘 要: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加以解决。通过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温度裂缝的防范措施、沉陷裂缝防范、规范施工过程、防止混凝土自身收缩等策略手段进行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任何环节的管理漏洞,都会无形中增加管理难度。鉴于此,在现阶段的管理途径和措施中,阐述了以道路桥梁工程计量管理工作提升桥梁工程质量的新举措,为道路桥梁施工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管理手段和材质选定上的参数支持。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原因;解决对策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成因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任何环节的管理漏洞,都会无形中增加管理难度,在现实阶段的管理途径和措施中,以道路桥梁工程计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提升的新举措,无疑为道路桥梁施工事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管理手段和材质选定上的参数支持。

1.1 材质本身收缩引起裂缝

混凝土受自身结构和性能影响,以内部高空隙和水分加速内部活动,在道路桥梁外展中,混凝土收缩变化呈现出裂缝的状态,极端程度上就会产生施工质量不达标现象。

产生裂缝主因—塑性收缩。混凝土浇筑后,随着时间变化,水泥会发生剧烈的水化反应。水泥材质内部中分子活动加剧,伴随着热量的释放,水泥空隙中水分蒸发引起混凝土因失水而导致自重下降。

首先,受混凝土自身结硬之后,表面温度受水分蒸发而降低,蒸发吸热导致混凝土体积缩小。从收缩进展来看,外部受作用力较大,而内部作用力不明显,就会导致收缩量的减少,平均度不高密切受内外部的束缚能力和附加应力作用不强,进而表面和内部承受的拉力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

再次,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和水的气化反应强烈,收缩反应受外界影响因素制约,大部分裂缝表面的裂缝宽度及其交错形状规律不遵循相关定律,进而形成收缩裂缝。

1.2 荷载引起

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多受外部荷载影响,形成直接程度的应力作用。主要原因存在于设计建模阶段的不合理,尤其是面临结构应力与实际受力之间的重大区别;对荷载的分布和计算遗漏;结构安全系数取值和钢筋设置不当和不合理;施工中忽略施工工具的位置摆放等;违背设计图纸和既定性能参数自行更改施工工序;混凝土使用阶段,忽视对里面实际通行车辆和桥梁实际荷载能力的匹配,引发桥体被重型车辆轧过、受车辆的撞击等。

荷载次应力影响阶段,因施工建设的本体化要求,忽视了荷载裂缝的原因,导致应力裂缝的受力性质和剪切力及其震动区的变动。

1.3 地基沉降

地基下沉导致混凝土表面受力不均匀,附加应力和混凝土允许抗拉能力下降,造成混凝土内部结构裂缝。主要成因受桥梁施工区域不同,地基受到不同压缩力,结构载荷和地基的下沉不均匀,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地质情况分布良好的情况下,基础载荷的差异,直接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

1.4 施工材料质量

水泥、砂石骨料、拌和水以及外加剂作为施工材料的重要标识,安定性达标阶段质量优劣,直接关乎混凝土施工质量。除了受水泥中的氧化钙含量导致凝结过程的快慢外,硬化的混凝土影响混凝土凝结好以后的抗凝强度,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导致裂缝。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混凝土裂缝就无可避免的产生。

1.5 施工工艺过程不良

道路桥梁施工阶段的操作,除了因混凝土裂缝产生而出现外,踩踏结构上层负弯矩钢筋保护层、浇筑工艺及其鼓捣不严等,都会导致混凝土不平整,同时早期养护方式不合理同样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

二、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混凝土裂缝对策

2.1 合理温度监控措施执行落实

水泥的材质选择具备低热或中热性能材料,以矿渣水泥和粉煤水泥为最优;水泥用量控制程度和控制措施合理,水灰比满足施工设计性能需求;严格骨料配比,以减水剂作为施工工艺中卓有成效部分加以落实;浇筑环节实现机械搅拌,温度控制及其监控作业,避免温度调节不良导致混凝土变化。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时必须实时监测温度、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2 混凝土表面湿润度及其季节变化

混凝土自身收缩防治措施中,以选择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干缩值早期强度较高,作为合理配置比例,避免因浇筑不良导致的细节性变化;在浇筑中,重视以水泥濕透均匀;氧化环节以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来确保、其湿润度。水泥的使用量减少,除了以水泥型号掌控好水灰比例外,还要基于季节变化,实施不同的措施进行全面养护,以灌浆法、填充砂浆等有效措施治理病害,避免裂缝变大,影响混凝土使用。

2.3 施工现场地基管理

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合同要求及技术要求;以大局思想指导规划设计等工作,保证每一项施工工作的严谨性,改善较为混乱的施工现场,避免某一项工序施工不当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施工方案设计研究及其实际地质勘探工作的确认,是在施工现场管理阶段的周期性把握中,以适当的地基夯实和加固工作为先导贸易模板设计研究及其强度和刚度实验建模。浇筑环节,以地基干燥为基础,模板拆除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能动性分析,最终在相应的施工管理阶段获得相应的防范性措施。

2.4 施工全过程管理控制

道路桥梁施工中,针对混凝土裂缝的具体原因和控制措施的落实,必须立足混凝土施工全过程标准,严格钢筋混凝土构造比例及其浇筑工艺的规范化操作,通过工程全过程管理控制,达到混凝土施工强度高、耐久性好、适应强等优点。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将各项施工工作落实到位,尽量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环节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比较全面地掌握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关键、重点及施工方法,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在具体的工作平台中,进一步实现混凝土论证和施工方案全方位落实,最终获得规范施工工艺技术进步。

结束语

在目前的桥梁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变得愈发突出,对于相关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要求。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直接关乎着桥梁工程的质量水平,同时也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而,针对因不同原因所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都应当展开具体分析,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手段来加以改进,最大程度的增强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磊.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分析.工程技术研究,2017(11):66-67.

[2]郝一川.道路桥梁工程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交通世界,2017(28):40-41.

[3]徐胜利.道路桥梁设计与施工中裂缝成因分析.工程技术研究,2017(10):225-226.

猜你喜欢
道路桥梁工程解决对策
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