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9-09-10 07:22岑凌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岑凌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装配施工,接着对装配施工质量要求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墙板吊装

针对装配式建筑实际情况,对预制装配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技术要点,并提出质量要求与控制方法,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 装配施工

1.1 墙板吊装

预制构件吊装主要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现场布置的塔式起重机有效半径为16 m。施工中,为有效减少焊把线实际形成,并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应按照从内到外的原则逐间封闭吊装。该吊装方法不仅能适应操作平台施工,还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吊装作业流程为:现场测量放线→基面抄平→设置平灰墩与操作平台,备好各类卡具→表面铺灰→构件挂钩起吊→位置校正→临时固定→脱钩吊钩→焊接与塞缝→固定接触。施工中为保证作业连续性,要在现场准备好运输车,一般每台班不能少于5车次。吊装中其他工种都应严格按照要求同步进行,包括测量放线、基面抄平、表面铺灰与找平、钢筋配置与绑扎、焊接、塞缝、现浇和防水。

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后装修装饰工程量将明显减少,所以材料的垂直运输建议采用塔式起重机来完成。当完成墙板的吊装施工后,对预制楼板进行安装以前,根据装修装饰工程计划,将材料吊入到指定的房间中。单次吊入重量不能超过750 kg。在同一楼层中的运输,可由人工使用手推车完成。

板缝施工重量好坏对大板整体性与抗震性有直接影响。对此,板侧锚环必须事先梳理好,将插筋插到每一个锚环当中。对水平缝抗剪块部位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必须保证长度与质量。塞缝采用强度等级为 C20,坍落度在80~120 mm范围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振捣,且不可随意添加水。

1.2 装修工程

抹灰:勾缝,在第1层楼梯间设置墙裙,在施工洞处进行抹灰,对露明焊件与构件棱角进行处理,修补穿墙管道孔。油漆:木制品、管材、厨卫墙裙和踢脚板等。粉刷:内墙面、外阳台、防雨罩和阳台的隔板。木装修:对内门、壁柜及吊柜进行安装。施工要点如下。

每个装修工作都要事先制作样板间,根据现行质量标准经验收确认合格后,开始将作业面铺开。根据装配式建筑特点,所有存在接缝的部位,都要认真做好抹灰勾缝,采用配合比满足要求的材料,保证勾缝的严密性,防止漏勾、收缩与开裂。对于内踏板表面存在的气泡,需要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填补,再将墙面上隔离剂清除干净,喷涂2遍水泥、白灰膏和107膠质量比为1∶2.5∶0.3的灰浆,然后用刮板刮平,最后进行罩面施工,使用大白与107胶质量比为1∶0.4的罩面材料。对于阳台及其隔板和挑檐两侧与底面,涂刷白水泥、107胶和水质量比为1∶0.4∶适量灰浆,也可直接使用无机涂料进行涂刷。由于在工厂完成了外墙饰面预制,所以现场仅需进行适当的局部处理。

1.3 防水工程

在同一房间中有两块预制板时,必须在板缝处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处理。如果板缝构造防水被损坏,则应在吊装作业前将其修补好。完成板缝的灌注后,要在勾外缝以前,将外板缝的空腔清理干净。各道工序都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2 装配施工质量要求与控制

2.1 结构吊装

根据逐间封闭顺序进行吊装,吊装后的临时固定采用操作平台。利用转角器与拉杆对无法搭设临时操作平台的预制板进行固定。对墙板进行安装时,需严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偏差调整:板轴线和垂直度之间的偏差,需要以轴线控制为主;如果外墙板不方正,则要以立缝控制为主;如果外墙板上的接缝不平整,则要将保证外墙面达到平整作为基准;如果外墙板的上下部宽度不同,要进行均匀调整;山墙大角和相邻板缝产生较大偏差时,需要以保证大角保持垂直为主;如果内墙板不方正,则要保证门口处保持垂直;如果内墙板不方正,则要对其两边进行均匀调整;若房间楼板为2块楼板拼接而成,则其拼缝不平整时,避免进行调整;如果相邻2个楼板的高度差在5 mm 以上,则要使用千斤顶等设备调整。

焊接时,焊缝的长度应达到6 cm 以上,厚度不能小于母材 –1 mm,避免咬肉、砂眼和夹渣。将焊口药皮凿掉;对承重墙下脚处的预留筋和下层墙板处的吊环,应进行双面焊。

完成对墙板的安装后,应对水平缝实施塞缝处理。塞缝必须达到紧密,在两面凹进1 cm左右。对大板构件进行安装前,需要在墙板上进行铺灰。装好墙板后,应按照规范要求实施分项验收。

进行板缝现浇时,支模需要在找平层完成后进行,以便清除模板体系中的垃圾和杂物。对于浇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需要对其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此外,为有效保护已经成型的楼地面,在对缝进行现浇时,应使用铁簸箕,不可直接在地面上倾倒混凝土。

2.2 装修工程

在抹灰工程中,油漆、粉刷和木装修等所有作业都要严格按照现行标准进行。对于外墙饰面,要在工厂进行干粘石施工。对损坏的边角进行修补时,要事先准备好材料,并进行样板比较,确保和原饰面的颜色完全一致。

2.3 防水工程

对板缝进行浇筑时,其表面应低于楼板表面2.5~3.0 cm,同时要将其压实,缝边缘要和楼板紧密结合。待混凝土干后,均匀涂刷1层油膏,避免渗水。对外板侧面预留防水槽、防水台及企口缝进行检查,如果有缺棱或掉角的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并在表面均匀涂抹一层防水油膏。

3 结束语

对外墙板进行勾缝以前,需要清除塞缝时挤出的多余灰浆,确保各层中的空腔能上下贯通。在防水槽中使用的防水条,其宽度应比槽宽大5 mm,并向内侧形成1个弧形,按15 cm 进行上下搭接,在第一层制作水簸箕。在勾缝时,应分成2~3遍进行,完成后检查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在施作最后1道时,应向砂浆中掺加适量玻璃纤维。在防水台的内部边缘应设置防水条,即聚苯乙烯条,若板缝形状不规则无法插条,则要使用油膏做密封处理。阳台水平缝及十字缝应在向外延伸的30 cm 范围内使用适宜的材料进行防水处理。其他位置的所有板缝,以及卫生间和屋面的防水,都须严格按照现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

参考文献

[1]张永在.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

[2]张少春.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2)

[3]刘海第. 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6)

[4]高培.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

[5]刘春花,段培培,辛静.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7)

[6]张雷.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与结构设计要点
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刍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