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12:55郭勇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

郭勇

摘 要:当前对洪涝灾害的防范工程仍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而防范洪涝灾害最基本的方法是堤防建设。旧的堤防建设方式构造简单,就是利用混凝土加高堤岸,进而达到防洪的目的,这种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对于洪涝治理的要求,要在传统堤防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更好地进行水道治理,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探讨。

关键词:防洪建设;水利工程;堤防建设

0 引言

堤防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对于河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它通过较为直接的方式,改变了河道水流的流通状况,还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堤防建設中,要充分发挥堤防的作用,不断进行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现状。

1 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现状

在目前的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中,堤防的设计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对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堤防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对于堤防和防洪的建设,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堤防建设工程的科学环保性与实际功能性,在堤防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实际功能的发挥,又要考虑其工程建设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需要对目前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的现状进行优化,试图改善现状。

2 堤防建设的安全论证

堤防建设的安全论证指的是在堤防建设竣工之后,工程对于防洪功能的检测,尤其是在特大暴雨环境下的,河道的水位出现明显升高的实际效果。通过数据显示,特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几个月内,近九成都发生在雨季。在堤防工程建设之后,要对堤防工程进行一个准确评估,很多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都是堤防工程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保用,究其根本就是在堤防建设之后,对堤防的功能进行了过高的评估。因此,要充分做好保护措施,消除洪涝灾害的安全隐患,保护堤岸周围的安全性。

3 堤防建设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3.1 要对作水因素进行考虑

在堤防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作用水头,在实际的防洪建设中,施工人员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把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最高水位的防治上,认为只要保证了最高水位的安全性,就能保证整个河道水位的安全性。其实不然,应该将施工的重心放到作用水头上边来,在堤防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堤防工程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在设计堤防的高度和厚度时,不仅要参考河道的最高水位,还要考虑堤防工程的最大负载。

3.2 要对历史条件因素进行考虑

在堤防工程建设的历史中,有的地方的堤防建设为了施工的便捷性,就地取材进行建设,那么这时候就要认真考虑当地建筑用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了,如果某一种的建筑材料的保质期是十年,而堤防建设的时间截止点已经接近了这个时间,这样的话堤防就要进行加厚处理。还要对堤防的地域进行格外的注意,比如在我国的武汉等地,建筑施工很容易受到当地气候高温的影响,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如果不进行定时的检修,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坍塌现象。

3.3 要对建设材料进行考虑

堤防工程的建筑质量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堤防建设的时间要选在汛期到来之前,以便于在堤防建设之后,能进行一定的堤防效果检验,然后将工程投入实际应用中,因此要充分考虑堤防的建筑材料在遇水之后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种材料是否达到了防水性的标准,还要及时对被水流冲毁后的堤防建筑进行补修。这部分最大的难点在于修补之后的位置要与原来的稳定性保持相同,以免造成对于工程建筑的二次损坏。不仅要考虑原来施工的方式,还要考虑前后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保持相同,从而保证复堤之后的防洪效果。

4 水利工程堤防技术的应用

4.1 对坡道稳定性的分析

在对堤防工程建设中,边坡的稳定性成为了其中必要的考虑因素。边坡在受到水流冲刷和阳光暴晒的条件下,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因,其一,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主要体现在当水道的水位上涨的时候,坡道承受的压力超过了承受的限度,就会使坡道出现形变,进而造成坍塌的结果。不仅是水位上涨的情况,在水位下降的时候也同样可能出现以上的情况,因为水位下降,承载的重量骤然下降,也可能会造成形变。其二是水流冲刷的原因。水流冲刷主要指的是暴雨的冲刷和水流的冲刷,相比较两者的冲刷程度,河流的冲刷影响比较大一点,特别是在河道的转弯处,水流的冲刷效果会更大。其三是堤基的原因,一是因为堤基的强度没有达到要求,二是堤基下的土质较为松软,影响了堤基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为因素对堤防建筑造成的破坏,还有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等恶劣环境对建筑造成影响。

4.2 堤防建设的优化方案

在对堤防进行建设时,要遵循上堵下排的策略,要对高水位的水流进行防护,还要对混着泥土的水流进行过滤,既要注意上堵建筑的材料选择,又要考虑坡身的斜度设计,来达到对于堤防工程的优化。

4.3 强化排水加固、反滤和截渗设计

透水性是灌溉区岸坡、坝基等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坝基拦截措施主要有混凝土拦截板、高压喷灌混凝土墙和上游坝脚。合理设置拦截器等方法。同时,也可以在坝下埋管末端的渗流段进行边坡排水、防滤层、过渡层等工程。石公房也可设置在坡脚,收集渗水沟或排水沟等。因此,拦截和反过滤的效果可以得到改善。实现了这两个构件的结合,达到了防渗双重建设的目的。可见,水区修理工程管理及堤坝技术使用技术中公平管理质量、施工质量、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排水、反过滤和渗透等方面的加强设计,实现工程设立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作为水利工程中重要项目的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还威胁到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堤防的建设要提起重视。在建设过程中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要进行仔细的选择,对建设好的工程进行检验,确保工程的实际效果方能投入使用,还要对工程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工程的防洪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安明.水利工程堤防技术的应用研究[J].电子制作.2017(24)

[2]古雨松.论堤防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J].决策探索(中).2018(03)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水利工程快速施工研究
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特点与投标策略
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问题的研究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