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液压泵传动轴密封失效故障的判断及处置

2019-09-10 12:43李彪罗峰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李彪 罗峰

摘 要:本文针对某型飞机一起液压油泵传动轴密封失效故障,依次对该泵进行漏油腔加压试验、回油压力与漏油量变化关系实验、回油压力与出口压力变化关系实验,经分析判断,液压油泵本身脉动与飞机负载在某个特定条件下产生共振,导致回油腔与漏油腔之间的密封装置瞬间失效,故障比较典型危害性比较大。本文在最后提出“示波动态监测程序”,以供参考。

关键词:液压油泵 传动轴密封失效  判断处置

一、现象及危害

某单位在飞行后检查时,发现一架飞机液压油泵后盖组件处皮碗外翻、弹簧圈挤出约四分之一,周边有残余油液。经初步检查、分析,造成这次液压泵故障的原因是:飞机液压系统某种原因产生流固耦合共振,导致漏油腔油压骤增,致使皮碗被挤出,传动轴密封失效。

如果液压泵压力脉动长期激励管道强迫振动,随着飞行时间增加,脉动频率(流体的谐振频率)与固体管道的固有频率逐渐接近,振动会进一步加强,产生流固耦合共振。由于液压系统共振时,工作压力冲击来的突然,时间很短,瞬时压力峰值会比正常工作压力高几倍,它会破坏液压油泵密封装置,以及脆弱的液压管道系统,严重危害飞行员生命安全。

二、实验分析

(一)漏油腔加压试验

因为外翻的皮碗只与漏油腔相连通,且依据皮碗处有油液渗出的故障现象,可以判定该皮碗是被漏油腔油压挤出。直接通过漏油嘴加压,当压力升至0.2MPa时,发现皮碗被挤出,故障现象再现。

实验证明:皮碗外翻是因为漏油腔油压过大,回油腔进入漏油腔的油量过大,从漏油腔的φ1mm孔不能及时排出。

(二)回油压力与漏油量变化关系试验

为进一步寻找油泵在飞机上时漏油腔油压的来源,我们对油泵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油泵内部与漏油腔相邻的是回油腔,回油腔是通过轴封部件与漏油腔隔离的。正常情况下,回油腔内的油液允许经过轴封部件少量进入漏油腔,再通过一个1mm的小孔进入漏油管嘴排出油泵。相关技术文件规定,在油泵出口压力最大(油泵最大供油压力21MPa)的情况下,漏油管嘴的漏油量每小时不大于5毫升(约为每分钟2.5滴)。

(三)回油压力与出口压力变化关系实验

漏油量过大,轴封部件又没有失效,说明回油腔内可能会发生瞬间高压,或压力异常波动。回油压力产生的主要途径是转子与分油盖之间的回油槽,此回油槽与分油盘相通,分油盘的分油孔直接通往油泵出口,说明回油压力与油泵的出口压力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在不同的供油压力(出口压力)下进行试验,检查回油压力和漏油嘴的漏油情况。(表2)

(四)结论

该型飞机液压油泵是变量柱塞泵,在旋转和往复吸排油的过程,会产生气穴、气蚀问题,高压腔压力高于柱塞孔压力,两腔接通时,会有流量倒灌现象,流量脉动很大,使液压泵成为流体振动的根源,脉动式的流量输出是其固有特性。

如果油泵本身脉动与飞机负载在某个特定条件下产生共振,瞬时供压峰值会比正常工作压力高几倍,漏油量瞬间增大,导致大量油液窜入漏油腔,压力激增,造成皮碗外翻,密封系统失效。如果振动进一步加强,产生流固耦合共振,会严重损害液压油泵和液压管路系统,危害飞行员生命安全。

三、处置方法

“液压泵轴封失效”的故障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发生共振,直至产生“流固耦合共振”,这不但对液压泵本身造成很大损坏,也对整个飞机液压系统造成很大损坏,所以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通过外观检查,初步判断液压系统共振源。依次检查液压油泵轴尾有无漏油、皮碗是否外翻、弹簧是否挤出,固定管夹是否松动,油滤滤芯是否变脏,蓄压器是否损坏等,或者其他一些系统问题。

(二)动态监测脉动频率,进一步确认液压系统共振源。影响液压系统脉动的部附件主要有四个:一是液压油泵,本身工作原理产生的脉动,其特点是比较稳定,可以上试验台检查脉动频率;二是固体管道,由液压泵压力脉动激励管道强迫振动产生,随着飞行时间增加,接触结构逐渐磨损,甚至松动,管道支撐结构刚度会下降;三是蓄压器,实践证明,蓄压器能使振动和噪声明显降低;四是油滤,如果油滤滤芯污染堵塞,流通能力下降,同样也会在油滤内产生大幅值的压力脉动与噪声。

(三)利用液压脉动示波器等设备,测量分析示波结果。飞机液压系统正常的谐振频率和振幅比较稳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是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谐振产生的突然,振幅较大,使用示波器显示压力输出曲线,有“毛刺”,经将“毛刺”拉平放大后,测量其振幅、频率稳定,则说明液压环节有谐振。在测量液压泵供油压力的谐振,如果谐振频率、波形、当量幅值一样,说明谐振是由液压泵引起的。

(四)开发类似于“飞机液压系统动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诊断设备,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可参考下述程序进行监控诊断(图2)。

[1]杜来林  宋晓军,飞机附件检修,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5月,51页-74页。

[2]机床与液压(飞机液压系统专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12年12月,77页-98页。

[3]吕伯平 陈名华,航空油液监测技术,中国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1页-11页。

专家点评

该论文通过对液压泵漏油量、供油压力、回油压力等关系进行上机实验,准确分析判断出“因为飞机系统某种共振导致液压泵瞬时供压峰值过大,引起传动轴密封失效故障”,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为部队飞行保障工作中出现类似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尤其是作者建议提出“开发飞机液压系统动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诊断设备”,为未来机务一线维修保障中提供了很前瞻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