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的矿物成分研究

2019-09-10 13:13向永红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向永红

摘 要:利用红外光谱仪对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的矿物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山南红玛瑙的主要矿物成分为α-石英,结晶程度由显晶质向隐晶质过渡,更偏向于显晶质。

关键词:云南保山;南红玛瑙;红外光谱仪

南红玛瑙是一种颜色鲜艳、质地细腻油润、胶质感强的天然红色玛瑙,因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南红玛瑙主要产自云南保山、四川凉山和甘肃迭部,2014年前后,在云南昭通永善、巧家和鲁甸发现了南红玛瑙,2016年在内蒙古和东北也发现了南红玛瑙,近年来市场上还有产自非洲的南红玛瑙。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南红玛瑙主要两个产地为云南保山和四川凉山,其中云南保山是最初发现南红玛瑙的产地,已有上千年的开采历史,早在明朝时,徐霞客曾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云南保山(当时永昌府杨柳乡)开采南红玛瑙的相关情况。

本文选取保山南红玛瑙样品共计46颗(图1),根据肉眼颜色渐变规律共分为5组,第1-4组编号依次为1-1至1-15,2-1至2-9,3-1至3-10,4-1至4-10,第5组为组合色,正反面颜色不同,其中第1颗标本正反面编号为5-1至5-2,第2颗标本正反面编号为5-3至5-4。

宝石在红外光的照射下,引起晶格(分子)、络阴离子团和配位基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并吸收相应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光谱称为红外光谱(余晓燕,2016)。不同的基团在红外光谱中对应着不同的振动峰位与强度,因此可以通过红外图谱识别特定的分子结构,鉴定不同的宝石种属。按分光原理,红外光谱仪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在宝石鉴定中主要采用干涉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首先将光源发出的光用迈克尔干涉仪转换成干涉光、用干涉光照射样品,经检测器获得干涉图,再由计算机将干涉图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红外光谱图。由于红外光谱检测宝石快速、无损,准确,所以红外光谱仪在宝石鉴定研究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1]。

本文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46颗云南保山南红玛瑙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地点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宝石研究实验室,仪器型号为Bruker Tensor27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条件:湿度范围小于70%,温度范围为 18-35℃,电源频率47-65Hz,电压 85-265V,背景的扫描时间为16 scans,样品扫描时间为64 scans,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4cm-1,测量范围400~2000cm-1,光栅为6mm,10KHz。

使用反射法进行了宝石种属的鉴定,确定48颗样品均为石英质玉石,结合放大检查观察其结构和颜色分布判定为南红玛瑙。由于样品为圆珠型,且尺寸均大于10mm,透明度欠佳,未能采用直接透射法进行测试。

谱图高频区的吸收主要为1181 cm-1、1107cm-1附近,归属于Si-O反对称伸缩振动,谱带吸收非常明显;796、778cm-1 表现为分裂明显但相对圆滑的双峰,归属于Si-O对称伸缩振动,根据前人研究结果[2](李建军,2010;罗跃平等,2015),此双峰的分裂程度与石英质玉石的结晶程度有关,可作为判定石英质玉石是石英岩或玉髓(玛瑙)的一个重要指标[3]。如果分裂明显,是显晶质的石英岩;若呈弱的肩峰,为隐晶质的玉髓(玛瑙),若不分裂为单峰,则是非晶质,如蛋白石。所有南红玛瑙样品的此双峰分裂明显但相对圆滑,介于显晶质与隐晶质之间,说明其结晶程度由显晶质向隐晶质过渡,更偏向于显晶质。450-540cm-1 为Si-O弯曲振动,且部分样品(1-4、1-6、1-9、1-15、3-4、3-6、4-2、4-4、4-8、5-1、5-3号样品)缺失536 cm-1的吸收峰,石英的结晶度较有此峰的样品更低。

将南红玛瑙样品的红外吸收峰分析并归纳如下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余晓艳.有色宝石学教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李建军等.不同结晶程度的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意义[J].红外,2010,31(12):31-35.

[3]罗跃平等.应用红外镜面反射法区别显晶质石英岩和隐晶质玉髓[C].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