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09-10 13:13卢晓娟郑彩丽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业机械机械化

卢晓娟 郑彩丽

摘 要:随着设施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满足,随着设施农业需求问题,从农机产品价格与售后服务、农机产品的研制开发、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及农机发展政策层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对策

1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现状

1.1 不合理的农机装备结构是我国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现实情况,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农机工业的发展

据调查,虽然在最近几年内我国的农业机械装备发展较为迅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机工业的发展也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农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并且机械的质量也越来越高,部分大中型的田间作业机具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农机产品的结构和质量不断的在改善和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国情问题,导致目前农业机械的发展结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却较少;种植机械较多,养殖、畜牧以及加工机械设备较少;动力机械较多,配套机却较少。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工业规模普遍不大,其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对一些农业机械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没有很好的推广。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没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导致其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的设备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的需求。

1.2 我国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虽然同比往年,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调查,我国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作物是小麦,其余像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仍然偏低,对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造成了很大影响。另外,由于我国人口问题的关系,农民粮食生产规模较小,农村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比较缓慢,没有高度的社会化组织和高效的生产率,农民收入不是很富足,导致大部分农民没有购买机械作业设备的能力。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的扩大。

1.3 没有健全的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服务体系

健全的农机产业化服务体系有较为宽阔的服务范围,包括农业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服务,涵盖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的加工处理等方面。农机社会产业化服务可以促进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对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有显著效果。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农机产业化的服务体系,不能提供完整的农机服务,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 发展对策

2.1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要坚持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农业机械化工作领域。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领域机械化水平。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农机总动力虽然呈连年快速增长态势,但装备结构“三多三少”(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多,高性能机具少)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由于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等原因,不少农机产品性能质量不稳定,甚至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要大力提高农机化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给农机使用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实现农机装备的优质化。三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只有持续加强科研开发,才能满足农民对提高农机产品质量、作业效率、舒适性等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才能研发出经济适用、节本增效的农业机械,探索出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农机化技术方向,激发农民购置更新和经营使用农业机械作业的积极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推进农机节能减排,必须加快研发推广节油、节水、节肥、节种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节约型农业机械,推动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等节约与环保型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 积极发展壮大农机服务组织

目前我国已有近4 000万农机户,但其中农机专业户仅占11%,存在机具设备少、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坚持“扶持、引导、规范、服务”的方针,鼓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机械、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联合,创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及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机手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鼓励农机服务组织承包经营闲置和流转土地,为农户、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燃油)补贴等扶持政策,逐步建立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鼓励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投资组建农机服务组织,促进投入主体多元化。二是引导创新发展。大力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积极推动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方式的创新发展。

2.3 提升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和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远远不能适应农机化快速发展的需求。提供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一是积极推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构建以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机科研、教育等院所和农机生产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二是强化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长效机制。加强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和创建“平安农机”等活动。三是完善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功能齐全、服务优良、高效共享的农机化信息网络,以信息化推动农机化进程。

2.4 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大中型、高性能的农机装备增长较快,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机无处走、机闲无处放、机坏无处修”等问题突出。加大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促内需、保增长的大事,要抓住机遇,争取实施一批增强农机化发展的大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改善农机通行条件。争取中央和地方对农机场、库、棚、维修站点设施设备建设给予补助性政策扶持,改善农机具,尤其是高性能机具保养和维修条件。

3 結语

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为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中国已经进入WTO,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度和深度都会有很大提高,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这必将开创我国农机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孙松林,岳大军,李小阳.面对WTO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浅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6-28.

[2]汪安官.关于加速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10(3):15-17.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业机械机械化
互联网技术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的实践和思考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创新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