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探究

2019-09-10 01:55刘扬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40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绿化城乡

刘扬

【摘  要】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遍及广泛,因此我国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中的进程也是充满挑战。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有效满足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因此,我国在进行城乡规划发展的时候,应该注重将城乡规划与生态环境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生态建筑设计如何有效运用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生态建筑设计

1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则

一方面,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明确要求设计过程必须按照节能环保理念进行,尽可能地采用蓄热等一系列手段规避以往能耗问题过重的问题,确保当下能源体系得以顺利应用。与此同时,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整体环保效益,如借助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的浪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最好立足于当地气候条件,结合当地光照与通风情况,制定具备前瞻性的设计策略,如尽量发挥出太阳能的取暖性能,解决以往热能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明确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优先选用可再生利用的材料或者资源,如建筑施工环节中应该优先选用绿色施工材料,解决以往资源能耗过重问题。与此同时,建筑投入实际使用过程最好优先采用水等可循环资源。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过程必须立足于建筑场地实际条件以及当地实际情况,实现建筑过程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尽量避免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力求从根本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城乡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尚未深刻了解到生態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重点是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理念以及建筑理念,根据当地环境的现实情况,对建筑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配置,使建筑真正融入周围的环境中,而且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但是,在许多人的眼中,如果建筑物周围有一定的绿化,就将其称为生态建筑,这些都是对生态建筑的一些错误理解,对生态建筑没有进行详细的研究。(2)农村生态建筑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建设计划相对落后,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足。在许多情况下,大部分人都只重视城乡生态建筑的发展和研究,忽略对农村的研究。在实施设计过程中,农村的建筑一直重视建筑的实际应用功能,忽视其生态发展理念,在实施设计过程中,不愿在农村建设中进行更多的选择研究,这些差异表现得特别显著。这种农村建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使农村有生态建筑的设计和运用,其效果也总是比较差。

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3.1加强城乡制度改革

为了更好的将生态建筑设计运用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应该加强城乡制度的改革。因此,在城乡制度改革中,应该加强对不利于城乡规划设计的因素进行及时纠正,保证在城乡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促进生态建筑设计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另外,在深化城乡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城乡建筑的规划设计进行创新,保证城乡规划设计与城乡建筑设计相适应,从而保证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能够更好地运用。

3.2加强设计思想创新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与生态建筑设计相结合时,可以借助一些设计理念,让生态建筑设计更好地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不要将设计理念一成不变的搬运过来,应该在原有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让生态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城乡规划的设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基本的规划,然后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具体的实际要求做好统筹规划,保证在设计过程中抛弃传统不利于城乡规划与生态建筑设计有效结合的理念,采用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创新理念,将建筑与周围环境实现有效结合,从而达到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中的有效运用。3.3强化对新材料的应用

①新型结构材料,采用质量轻、轴承能力强、稳定性高、价格低的新结构材料优化建筑设计,例如选取太空板作为建筑板材,具有承重、轻质、保温、隔热、隔声等使用性能;选用无梁楼板水泥发泡模壳材料作为模板,能够省去大型大梁与内柱,降低层高、减少混凝土材料与用钢量,扩大建筑有效空间。②新型保温材料,例如选取水泥发泡一体板作为外墙保温装饰材料,具有防水、防霉、防火等性能优势,相较于传统保温方法能够节约近10道工序、缩短近60%工期,且还具备美化墙体的作用。③新型隔热材料,例如采用一种三层构造的蜂窝状隔热材料,利用最外层玻璃层反射太阳光、释放热源光,利用中间空气层吸收、释放建筑内外热量,利用最内层吸收层发挥绝热作用、调节室内温度。④建筑通风设计,例如引入新窗框开关装置,用于促进建筑内部空气循环、平衡内外气流压力,并吸收尘土和有害物质、隔绝噪音,降低建筑通风能耗。⑤新型隔音材料,例如采用集PE、XPS、无纺布于一体的复合材料,通过粘结剂实现与保温层的连接,打造隔音层,起到良好的隔音、抗穿刺效果。

3.4重视绿化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化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手段。植物绿化能够构成景观,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在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下,建筑内部的温度将有所下降,城乡热岛效应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各类乔木灌草具有稳固砂石的功能,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层,能够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同时,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周边空气得到及时净化,空气污染指数将会显著下降。优质的空气状况,有益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城乡绿化面积可以作为衡量城乡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为城乡形象建设起到正面影响。目前,绿化事业已经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城乡绿化面积的确定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内容,要根据一定的要求确定。首先,城乡规划设计主要负责人,大致决定了绿化效果,而社会群众对绿化的期望也在参考范围内。其次,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意识,结合城乡未来的发展走向,综合考虑绿化指数。

3.5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可以有效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提供给村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应在保证对村民审美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实施设计,不仅需要创建比原有景观生态系统更加优化的社会,还需要可以结合现代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地域聚落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关系进行良好处理,对地貌自然环境和乡村景观的关系进行良好的处理。在自然乡村景观规划方面,应给与大自然足够的尊重,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确定乡村空间格局后实施规划设计,创建良好的田园生态系统,通过地形、周边环境,构建自然景观空间,使乡村和大自然之间可以实现和谐相处。在地域村庄聚落景观规划方面,其主要是指原居民乡土建筑,这些建筑对当地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自然风光均进行了反应。受到城乡化建设发展的影响,传统的乡村建筑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少部分被保留。因此,在规划设计工作中,可以对乡村聚落进行充分利用,把其和乡村景观规划进行充分融合,通过田园山水格局、交通网络、乡土建筑、民俗文化等,使两者实现充分融合。

4结束语

城乡规划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与此同时,环境治理和保护更是迫在眉睫,环境的逐日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重视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的完善和利用,能够有效提高城乡规划的质量,是目前城乡规划设计者面临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侯晓成.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26-27.

[2]张一龙.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95+98.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规划编制中心)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绿化城乡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我爱绿化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沙湖立交绿化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
小猴栽树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