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服饰文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019-09-10 07:22车战斌高亮余雨萍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服饰文化

车战斌 高亮 余雨萍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款基于非结构化存储的中原服饰文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构建了以Trip为载体的中原服饰文化资源数据库,设计了基于本数据库的公共服务接口,以及基于该接口的中原服饰文化资源Web展示子系统和Android展厅子系统,实现了中原服饰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利用。

关键词:中原服饰;服饰文化;服务接口;Trip

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4-0013-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Zhongyuan Costume Culture Resources

CHE Zhanbin,GAO Liang,YU Yuping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ftware College,Zhengzhou 450007,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unstructured storage for the Zhongyuan costume cultural resources. The platform constructs the Zhongyuan costume culture resource database based on Trip and designs a suit of public service interfaces based on this database. In addition,a Web display subsystem and a exhibition hall subsystem on Android System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se interfaces. It realizes the deep min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se Zhongyuan costume cultural resources.

Keywords:Zhongyuan costume;costume culture;service interface;Trip

0 引 言

我國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都有灿烂的服饰文化[1]。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服饰文化的历史更具收藏和研究价值,本平台将服饰文化数据进行收集、梳理,以数字化形式永久保存,并积极探索新的途径,以实现服饰文化资源的共享,有效保护并传承中原地区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1 系统设计

本平台共收录服饰藏品、创意素材、学术论文、服饰作品、流行发布五类服饰文化资源数据。鉴于服饰文化信息的表现形式繁多,包括服装服饰的样式设计、结构设计等信息,并且文件格式多样,非结构化特征非常明显[2]。因此,本平台采用全面支持子字段、子记录和多格式电子文件的非结构化数据库产品Trip进行存储;在保障数据库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充分地共享和再利用资源,设计了一套基于Web Service的公共服务接口,可供第三方软件二次开发和利用平台数据库中的资源数据;平台还向普通大众、服饰文化爱好者、学者提供了一套可直观查阅和观赏服饰文化资源的基于ASP.Net技术的Web展示子系统,实现了上述五类服饰文化资源的检索、显示、下载、评论,并提供数据上传功能,被授权的用户可向平台数据库上传认可的服饰资源数据,以达到更广泛地收集服饰文化资源的目的;此外,针对中原工学院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中心展厅设计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展厅APP,实现了展厅藏品的无人化导读和解说;平台还构建了Red5流媒体服务器,以实现视频资源的在线播放。

平台的物理结构如图1所示。平台软件架构如图2所示。

数据访问层可以实现Trip数据库的读写,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封装;Web Service服务层为公共服务接口,向外提供服务;Web展示子系统和Android移动展厅子系统调用Web Service服务实现中原服饰文化资源数据的对外展示和交互,也是平台公共服务接口的示范应用。

1.1 基于Trip的中原服饰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构建

平台涉及五类信息资源,每种资源对应一个实体,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加上用户实体,共六个实体,如图3所示。

1.2 公共服务接口设计

公共服务接口是本平台的核心模块,是对外提供二次开发的唯一入口。考虑到第三方应用可能是由任何编程语言开发的,因此在调用本接口时,必须要考虑多语言开发导致的数据类型不一致问题。本套接口采用了Web Service与Json相结合的方式,接口的参数及返回均为Json格式,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考虑到个别接口函数,如上传服饰资源信息、审核等需登录用户甚至管理员身份才能访问,因此在调用接口时应具备身份验证功能,需采用会话跟踪技术来实现,详见2.1节。

本服务平台的公共服务接口提供以下功能:

(1)对五类资源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审核功能。匿名用户只可查询通过审核的五类资源信息;一般登录用户在匿名用户的基础上可添加服饰素材、服饰作品和流行发布视频三类资源信息,可在本人录入的信息未被审核前修改和删除这些资源信息;管理员用户在一般登录用户的基础上还可以上传服饰藏品、学术论文等数据,并可审核一般用户添加的资源信息,而且在审核后仍能够修改和删除该资源信息。

(2)对评论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审核功能。匿名用户只可查询通过审核的评论信息;一般登录用户在匿名用户的基础上可添加评论信息;管理员用户在一般登录用户的基础上可审核评论信息、可修改和删除所有评论信息。

(3)对用户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审核功能。匿名用户可注册用户信息,可进行登录验证;管理员用户可修改、删除、查看、审核用户信息。

本Web Service共设计22个服务函数,如表2所示。

1.3 Web展示子系统

Web展示子系统用于向公众免费、开放式地展示平台收录的服饰文化资源数据,兼具交流平台的特性。Web展示子系统分为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端部分用于检索、展示(播放)、下载和评论五类服饰资源数据;后端部分供授权用户向系统上传新的服饰文化资源数据。

(1)前端:系统首页具有注册、登录入口和综合查询入口,分栏显示最新发布的五类服饰文化资源数据列表,在综合查询入口输入查询关键字,可以在五类资源数据库中进行模糊检索,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用户。五个前端栏目分别以时间顺序倒排,分页显示资源数据列表,在列表中点击任意一个资源数可查看该资源数据详情及评论,如果已登录,可以下载相关的附件以及发表。

(2)后端:用户登录后,可根据被授予的权限应用后端功能。通常来讲,一般用户只具备上传服饰作品、服饰素材、发布会视频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具备服饰产品、服饰论文及用户权限的管理权限。一般用户上传的资源数据均为未审核状态,这些资源在未经系统管理员审批通过之前不会进行发布。

1.4 移动展厅子系统

移动展厅子系统用于中原工学院中原服饰文化与艺术中心展厅藏品的现场展示,既可展示特定藏品,也可提供自助查询。特定藏品的展示可以采用循环播放的方式,轮流播放产品基本信息、展示图及视频。通过自助查询,用户可查阅展厅内各种藏品的信息、评论。

展厅工作人员需要对客户端进行配置,如配置需要展示的展品、设置预先下载的数据等。对游客提供藏品和作品的浏览功能和按关键字查询功能,查询到的作品或藏品可以浏览其详细信息。在显示藏品或作品时,可以看到展品的所有信息及展品的图片、视频,并且视频可以实时播放。由于系统具有缓存功能,下载过的图片下次再浏览时不用再次下载。

移动展厅子系统功能如下:

(1)系统配置模块。系统配置模块用来配置默认的展示作品或藏品,设置后台自动完成有关下载任务,设置和修改系统用户的访问密码等;

(2)藏品展示模块。藏品展示模块用来展示藏品,以列表的形式显示藏品,显示列表的同时显示藏品的缩略图和名称。如果列表比较多,可以采用动态加载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用户选中藏品,展示该藏品的图、文、视频等信息;

(3)循环展示模块。管理中设置好的藏品或作品,在用户没有操作或客户端待機时,循环播放设置作品或藏品对应的视频文件。

2 关键技术的应用

2.1 Web Service会话技术

本系统的Web Service中很多函数都需要进行权限控制,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这些函数。因此,在函数中如何进行用户身份的有效性验证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Web Service支持会话技术(Session),它的特性与Web的Session相同,都是在服务器端保留一定的状态信息,在多次HTTP请求中仍可共享该数据,这样就可以保留登录用户的身份信息,然后在再次调用Web Service函数时,可取出该身份信息进行有效性验证。

Web Service启用Session需要进行以下几步操作:

(1)服务器端需在每一个Web Service函数的Web-Method属性中加入“EnableSession = true”键值对,允许该函数使用Session;

(2)客户端在实例化Web Service类对象时,需为Web Service对象设置以下两个属性,令客户端能够支持Cookie回传Session认证信息:

webService.CookieContainer = new System.Net.CookieContainer();

webService.Credentials = System.Net.Credential-Cache.DefaultCredentials;

2.2 现实增强技术

本平台移动展厅子系统应用了现实增强技术,通过手机APP扫描具体的藏品实物,可以即时查询平台中收录的有关该藏品的具体信息。现实增强技术的难点在于图像的识别率[3],围绕这个问题,通过OpenCV,一个基于(开源)发行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实现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方面的通用算法的调用。在整个实现过程中,通过OpenCV实现对Marker的识别和定位,然后通过OpenGL将虚拟物体叠加到摄像头图像下,实现增强显示。

3 结 论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将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持久化存储是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本系统从推进中原服饰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采集、存储、传播的解决方案,为弘扬中原服饰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红云.服饰图案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J].纺织科学研究,2016(1):92-94.

[2] 董建民,陈洁,段发华.基于二进制数据块管理的藏区服饰数据库构建 [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5):119-120.

[3] 申旭梅.基于内容的少数民族服饰图像检索技术研究与实现 [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车战斌(1964-),男,汉族,河南洛阳人,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猜你喜欢
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楚雄彝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思考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中国唐代与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交融发展
云想衣裳花想容
广西瑶族服饰文化研究
客家传统女性的生活习俗及其文化
用符号三分法分析中国旗袍文化之美
基于“新中装”的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3D服饰文化展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