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用世界眼光培养创新人才

2019-09-10 05:17胡力文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4期

胡力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对人才的素养要求呈全面发展的趋势,因此,教育内部人才培养方向、教育手段正在发生着扭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是培养中学生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温床”,指引著当下的中学生培养方向。中学时期正是学生各项素养迅速提升的阶段,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更好发展的两把强有力的工具,也是学生“超越”现实条件的踏板。本文主要是从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起点,延伸分析在此基础上如何用世界眼光把中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希望能对相关教学工作者有良好的帮助和启发式作用。

关键词:世界眼光;培养创新人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要求,也是新型人才自身与社会更加契合的润滑剂。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主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部分入手。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方向,具体随机应变。我国的教育水平地区体现不平衡,相对来说,我国西部较落后地区中学在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创新能力上不够重视,而被忽略的该部分恰恰是不可缺少的,接下来本人将联系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谈一谈体会。

1 从文化基础入手,培养学生世界眼光

文化是一个人看待问题的灯塔,是一个人进步的垫脚石。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保持对学问的探究热情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教师需要把具有价值的文化内容补充进课堂,帮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提升文化气质。文化基础教学方案可以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部分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在了解或者熟知文化历史的基础上,联系现代科学,树立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例如,在西部较为落后的中学校中,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爱读书”的强大氛围,感染学生学习行为,让学生逐渐形成读书的爱好和习惯。长期的引导和强调,学生会不自觉得重视读书,在周末里,教师可以把复印好的诗歌、名著选段等分发给学生,并且布置读书笔记的作业。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主动充当“导游”,为大家介绍讲解。在文化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具备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等,从文化窗口中看到世界,扩大视野,真正地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融合起来。

2 从自主发展入手,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不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反而更侧重于整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在新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同时,学生的自主发展趋势也越发明了有效。在学生自主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不再过度依赖教师的机械指导,学生能够真正地看到世界,由自己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向,发展自我学习个性。学生在个性发展中,能够很大程度地挖掘自身价值,展现自我创新能力。

例如,中学生在自主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管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由于学习的“自主”感染,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比如洗碗、洗衣服、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生活良好习惯的形成正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个缩影,而且好的个性发展可以放松、愉悦学生的心态。良好的自我发展,是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累积过程,也是学生在用世界眼光“观察”的过程。

3 从社会参与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人的发展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中,能力素养也是在社会的激流中碰撞而成的。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扩展世界眼光,把目光延伸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避免让学生把自己封闭在“围墙”中。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能够增强自我担当,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同时又在不断参与社会中积累创新的灵感。

例如,学生们通过“放眼国家大事,提高政治意识”活动参与,能够有收集国家社会热点问题、整理分析的能力,同时在运用收集资料工具、处理文件交换上也会更加娴熟。这些开放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把眼光扩大到国际舞台上,然后利用多个支点发展自我。实践中更容易产生创新,比如教师布置的开放式作业,学生通过结合个性,可以创新出丰富的展现形式。这些创新的机会和平台,正是较落后中学校的教学中所忽略的。因此,教师需要把握住社会参与的培养方向,提升学生在学科内、学科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在西部较为落后的中学校中,培养学生用世界眼光提高创新能力需要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入手。在文化基础中夯实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同时联系当代社会,提高科学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新时代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自主发展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且把学习中的良好品质带进生活。在社会参与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担当,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插上创新的翅膀。而且,作为中学生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建设,明确时代赋予的重任,为教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陈玉炎.历史与社会向更深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J].新课程·中学,2017(03).

[2] 蒙旭芬.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18-2019年教育科研)课题“‘世界眼光’与学校创新人才培育研究”(编号:CQEIEA2018KYKT-A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川维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