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应用

2019-09-10 06:01翟建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

翟建勋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选1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9例,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89例,接受连续蓝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12.15,P=0.00,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8.17,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蓝光照射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56-002

黄疸是一种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而导致的疾病。该疾病多发于新生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组织、皮肤、黏膜等被染成黄色。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致死。因此,临床上对新生儿黄疸治疗重视程度非常高。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旨在探充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选1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9例,男性43例,占48.31%,女性46例,占51.69%,患儿最高日龄28天,最低日龄2天,平均日龄(12.84±4.12)日。对照组89例,男性44例,占49.44%,女性45例,占50.56%,患儿最高日龄27天,最低日龄3天,平均日龄(12.79±4.08)日。两组患儿各项临床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比较高。纳入标准:第一,所有患儿均被临床诊断为黄疸;第二,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第三,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第一,不符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第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第三,早产儿。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黄疸治疗,包括补充肠道益生菌、维生素,做好茵栀黄退黄和补液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每天一次,连续蓝光照射时间不少于12小时,不多于15小时。实验组采取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每天两次,每次间隔4小时,蓝光照射时间控制在6小时到8小时左右。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一周,并且在一周后,采集患儿的静脉血液进行胆红素测量,通过胆红素值来判断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需要医护人员全程陪同,一旦发现异常,应该立即停止治疗,并且做好相应的护理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治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小便和肤色均恢复正常,且血清中总胆红素不超过90umol/L)、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黄疸消退70%以上,血清中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有效(患儿临床大部分消失,黄疸减轻,血清中总胆红素降低,但数值依然高于100umol/L)、无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血清中总胆红素没有下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不良反应包括湿疹、腹泻、脱水、体温异常等。

1.4统计学分析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x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12.15,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儿科疾病当中,黄疸属于发病概率比较高的疾病,该疾病主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不足,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因素诱发。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由于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相对比较弱,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重视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以免病情发展造成不良结局。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手段,其主要治疗机理是由于蓝光波长与胆红素分子波长非常接近,能够有效吸收患儿体内的胆红素,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但是连续照射可能给新生儿带来不良影响,且治疗相对较差。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短时多次的蓝光照射治疗方式,帮助新生儿治疗黄疸。该治疗方式中,由于有了照射时间间隔,但是照射治疗时间并没有减短,在这种情况下,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而治疗效果也会明显上升。因此,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意义重大。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该研究结果与黄启玉,杨海荣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体会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治疗中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蓝光照射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
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观察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究
蓝光联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