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2019-09-10 07:22
农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农农产品规划

新时期推进质量兴农的行动指南: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近期,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新时期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明确安排。《规划》制定实施,既是农业农村领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举措,又是推动产业兴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行动,是指导各地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行动指南。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推动“三農”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推动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

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4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农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建成高标准农田6.4亿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设施装备和技术支撑更加有力。

新型经营主体总量达到850万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超过40%,适度规模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3: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9%,产业效益稳步提升。

二、《规划》目标

《规划》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基本路径,分阶段性提出了质量兴农的总体目标。

到2022年,要基本建立质量兴农制度框架,初步实现“四高一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产品质量高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数量大幅提升,口感更好、品质更优、营养更均衡、特色更鲜明。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年均增长6%。

产业效益高

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增值空间不断拓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1,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提高到66%。

生产效益高

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全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5.5万元/人、4000元/亩、71%和0.56。

经营者素质高

专业化、年轻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比重大幅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更加规范。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职业农民占比达到35%,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认定数量分别达到10万家、1万家。

国际竞争力强

国内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生产服务比较优势明显提高,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粮商和跨国涉农企业集团,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3%。

到2035年,质量兴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三、《规划》重点任务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质量兴农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制约,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力措施,设计了一套政策组合拳。重点包括七方面任务。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立足水土资源匹配,调整完善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保供给和保生态有机统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切实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面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二是推进农业全程标准化

加快建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健全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引进转化国际先进农业标准,推进“一带一路”农业标准互认协同,加快与国外先进标准全面接轨。

三是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促进农产品加工就地就近转化增值。强化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全国性、区域性和田头三级产地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大力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民宿等精品线路和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四是培育提升农业品牌

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加快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全面加强农业品牌监筐,构建农业品牌保护体系。

五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质量兴农的底线。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改进监测方法,扩大监测范围,深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充实基层监管机构条件和手段,切实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六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开展质量导向型科技攻关,强化农业创新驱动。组织实施良种联合攻关,培育和推广口感好、品质佳、营养丰、多抗广适新品种,加强特色畜禽水产良种资源保护。着力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创新发展。

七是建设高素质农业人才队伍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每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以上,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

四、如何推进《规划》落实落地

《规划》用四章的篇幅,对构建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实施保障体系作出了具体安排,这是《规划》的重大创新。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将加快构建质量兴农政策、评价、考核、工作四个体系,强化政策支持、责任分工、检查督导和组织领导,确保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完善质量兴农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等配套政策保障。

构建质量兴农评价体系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强化指标数据采集,开展第三方评价,准确评价质量兴农水平。

建立质量兴农考核体系

加强规划实施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实施激励约束机制,对推进质量兴农取得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奖励。

健全质量兴农工作体系

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质量兴农法治保障,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协同推动质量兴农的工作合力。

总体看,《规划》描绘了质量兴农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国家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狠抓落实,苦干实干,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兴农农产品规划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庆丰收
天津农商银行“兴农助教”专项基金已资助6590名学生用款逾1568万元
工匠培训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农产品争奇斗艳
公共图书馆在兴农战略中的几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