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初探

2019-09-10 16:53李梅岳万勇凌成琼尹雪陈德彬范广斌王茜
种子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昭通市调查玉米

李梅 岳万勇 凌成琼 尹雪 陈德彬 范广斌 王茜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147-02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针对云南省昭通市现阶段玉米种子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助推昭通玉米种子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昭通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

1   昭通市玉米种业发展情况

1.1   玉米生产情况

昭通市是一个典型的立体农业地区,海拔从最低的水富县滚坎坝267 m到最高的巧家县药山4 040 m,海拔高差达3 773 m。市内兼具6种气候类型,即南亚热带气候、中亚热带气候、北亚热带气候、南温带气候、中温带气候和北温带气候。玉米是昭通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市海拔2 500 m以下的地方都有不同品种的玉米种植,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745 452 hm2,总产2 314 017 t;玉米播种面积223 872 hm2,产量1 186 549 t。

1.2   主要玉米种子企业

截至2017年,昭通市种子企业完成资本注册、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总共有6家(分别为鲁甸县鲁丰种业有限公司、昭通新昭种业公司、昭通万和种业、昭通金穗种业、威信县富华种业、昭通市种子公司),而其他原来一些种子公司则多采取挂靠大公司的形式,继续生产经营种子,获得过渡。

目前昭通市玉米種子企业主推品种为扎单202、会单4号、鲁三3号、豫玉22号。

1.3   昭通玉米价格

从昭通市玉米价格参照图(图1)可以看出,玉米价格从2014年以后一直处于下滑趋势,回落不是很明显。玉米价格的变化折射出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着严峻的考验,需要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

2   存在的问题

2017年,在调查全市11个县(区)市场266个次、746家种子经销门市的基础上,梳理出昭通玉米种子市场存在问题。调查主要内容为种子经营证照是否齐全、生产经营档案是否完整、品种是否备案、种子标签标注情况、品种审定和授权情况以及是否标注为转基因品种等[1]。

2.1   种子产业发育程度低

目前昭通市种子企业全部为中小企业,尤其在国务院推行种子公司生产许可注册资金3 000万,育繁推一体化种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的政策下,拥有完全法人能力的种子公司屈指可数,而多数原来从事玉米种子经营的小公司则采用了与大企业挂靠合作的形式。与国内外一些大公司相比,在种子生产技术上与新品种研发上更是明显落后。强有力新品种的缺失,是整个产业发展水平低、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

2.2   新品种研发能力低下,自主选育的玉米杂交新品种越来越少

据《昭通农业志》记载,昭通市选育的通单2号、通单202、通单201、镇玉2号、镇单1号、镇双201、镇三1号、扎单201、扎单202、鲁单1号、鲁三2号、大单1号、彝单8号、昭三1号等玉米品种都曾是全市不同区域的主推玉米品种。其中扎单202、鲁三3号、通单2号等品种畅销整个乌蒙山片区,并远销至四川、贵州等邻近区域。昭通市玉米新品种选育能力虽位居滇东北首位,但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受制于产业政策、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已无法适应种子产业新形势的需要[2]。以杂交玉米选育为例,要审定通过一个品种从自交系选育开始到品种通过审定,即便是开展冬繁加代,最快需要8~9年。且企业人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加之部分种子企业存在“育种不如买种”的观念,导致近年来自主选育的玉米杂交新品种越来越少。

2.3   经营者和消费者综合素质低

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在销售种子的过程中无法向农户提供合理的、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或由于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种子的来源不清,还存在种子经营档案不完善或根本不建立档案的情况。昭通玉米生产者主要是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良种良法观念淡薄,严重影响玉米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行。从事良种推广的大多为社会再就业人员,既无专业基础知识,又无推广技能,更不懂良种推广法律法规,在推广品种时缺乏对品种特性的了解,以利益最高为原则,盲目推介,误导购买,危害很大。

2.4   经营品种多、乱、杂,存在不合法现象

受现行种子审定门槛过低、程序简单以及农户盲目求新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种子公司、农业科研单位都在加快玉米育种速度,对于新选育的品种急于推向市场,经常出现不按审定区域销售和未审先推的现象,特别是省外种子的进入,导致市场上出现同质化品种、套牌品种、质量不合格品种等诸多乱象。在播种下种量大的情况下,质量不达标种子,一般发芽率低一些也不会引起注意。加之农民对繁杂多样的品种缺乏了解,选择不当,严重影响了后期的生产,从而损害农民利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3   措施建议

3.1   完善玉米种子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种子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监督管理、质量检测、品种管理等制度,使各项制度相互协调、合理运作,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种子检测设备标准化建设,提高玉米种子检测水平和效果,为加强玉米种子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3.2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

依法实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依法证照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序,净化市场。对证照不齐的经营单位,符合条件的应督促其尽快申请补办,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对专门经营不再分包的种子或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单位委托代销的经营者,必须实行种子经营登记备案制度。同时要取得工商、公安、技监、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作,联合执法,维护消费者权益。

3.3   加强品种管理,防止品种多、乱、杂现象发生

因昭通市农业种植方式、气候特殊,品种的时效性、区域性显得特别重要,各级种子部门要本着对农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审(认)定工作,以科学的数据为依据,依法合理地制定好本辖区内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工作,对乱引、乱调、乱推广经营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对未经审(认)定的品种一律严禁扩大推广,避免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3]。

3.4   加强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建设

种子市场的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要提高种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专业技术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各级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依法保护育种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市场管理正规化。

3.5   加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全市农民法律和科技素质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法》及配套规章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法律、质量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执法环境。同时抓好新品种展示,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选择品种、利用品种和按照品种特征特性实施栽培技术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李春宏.中国玉米种子市场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03).

[ 2 ] 闫勇,常荣,宋雯,等.安宁市玉米种子市场调查研究[J].云南农业,2017(05): 78-80.

[ 3 ] 黄秋萍.景东县杂交玉米种子市场调查初探[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第七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一:科普助力精准扶贫, 2017:4.

(收稿日期:2018-12-04)

猜你喜欢
昭通市调查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亲人
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