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舞蹈教育——如何编排与创作舞蹈作品

2019-09-10 07:22柴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9期
关键词:排练肢体舞蹈

柴源

  

随着社会产业形式的不断发展和扩张,多样性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这也就意味着教育事业也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中中学舞蹈教育作为培养专业性艺术人才的重要主体,在新时期下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当下对艺术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是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艺术人才能够具备表达和展现舞蹈情绪和内涵的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就要求中学舞蹈教育应当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寻找突破和创新,更加注重舞蹈作品的编排和创作,这一过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如何让学生课堂上保持理论储备的同时更加深化舞蹈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当下中学舞蹈教育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从舞蹈教学出发,阐述舞蹈作品编排和创作的措施。

中学舞蹈教育;作品创作;编排;具体方案

舞蹈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承历史的艺术,其具体的表现和展示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也就意味著在具体舞蹈作品的创作和编排过程中需要根据舞蹈形式的具体要求进行分类创作,包括民族舞,现代舞,古典舞等等。要充分考虑到创作的中心思想和本质内涵,将舞蹈的核心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舞台塑造完美地展现出来,在具体的舞蹈编导种也要根据既定的思路进行多个角度的思索,寻找新思路和新方法来提高作品的艺术表达能力。

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形式,归根结底在于其主题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舞蹈的艺术表达奠定基础和指导。如何较为科学地敲定舞蹈作品的主题,本质上是要考虑所处的社会背景,因时因地制宜,具体步骤可以大致列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选定舞蹈的整体基调,是欢快或深沉,是高亢或平静。对于民族舞蹈而言,编排的重点就是要突出民族的异域风情和地域特色,对于现代舞而言,编排的重点便在于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设计来展现社会思想。同时要注意舞蹈的整体音乐节奏要张弛有度,起伏恰当,不能一味只知昂扬,亦不能趋于索然无味。整体作品的时长也要进行科学的控制和计算,尽量控制在五分钟之内[1]。

其次是要创作舞蹈的基本动作舞蹈不同于音乐,其主要的情感集中皆属于连贯的肢体动作,因此在选定舞蹈基调的基础上,要针对其主体编排合适的舞蹈动作。对于现代舞而言,一是要进行强烈的现实反应,让舞蹈反应的主体思想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要对生活进行生化和深入,让肢体动作能够饱含艺术韵味,让舞蹈即来自于现实且又高于现实。对于民族舞而言,一是要映照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基本特色,在服饰和音乐上面多多进行磨合。二是要在肢体动作上进行一定的重复,让整体的舞蹈呈现出层层递进,但又相互连贯的特点[2]。

二、

舞蹈演员的选择是编排成功的关键一步,对于中学生来说,舞蹈基础和舞台表现力都有很大的差别,选择人员的时候不要强迫学生,要学生们本着自愿的原则,因为只有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舞蹈的意境当中,才能最好地阐释出自己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解。我总结了一下几条原则:

(1)学生是否能够担负起塑造舞蹈角色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

(2)学生是否接近或者吻合角色的身份、性格和体形。

(3)主跳的学生是否具有足够的舞蹈技能和强烈的表现欲,面部表情非常重要。

确定了学生演员以后,根据学生们的身高、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将学生每10人分一小组,由教师给舞蹈命题,创作背景、创作主题、人物性格、舞蹈表现的主要情节由学生自己编排。

在敲定好主题和舞蹈演员之后,应当进行的便是具体的排练部分,这一过程绝不可一簇而就,而是需要阶段性的练习和全局性的整合向结合,实现排练效果的优化。首先是老师给了题目要求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分组进行排练准备,将舞蹈作品划分为阶段性的章节,一般是按照舞蹈的起承转合,情绪递进来划分段落,同时也要注意领舞的肢体语言设计[3]。

其次是要情境与技巧相结合,部分现代舞和民族舞在具体排练中会遇到比较多的技术性动作,实际完成的难度对于中学生来说相对较高,此时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去针对动作来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提高自身情绪的代入程度,让自己置身在舞蹈的情境当中,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推动自身技巧的进步。还有就是要合理地制定排练的频率,一是要尽量配合学生平常的学习实践,二是要选择较为合理的地点,老师进行逐一的指导,指出排练中的不足,学生加以改正并反复练习。

最后是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模拟,不单单是对动作的反复练习,更多的是将自身融合到音乐当中,进行依次展示自己作品,别组相互学习,实际模拟结束后由老师负责点评,每学期末进行年级原创舞蹈的汇报演出要。

综上所述,中学生舞蹈的编排和创作是当下舞蹈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它不单单是艺术的传承,也是对学生未来发展技能的培养。目前中学生舞蹈教育中仍存在编排不到位,技术不过关,表达不流畅等等现象,面对这些短板和劣势,教育主体应当做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编排和创作方面更加深入地剖析舞蹈主题的本质,让创作能够更有灵魂和生机。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学舞蹈教育必将有能力肩负起艺术发扬的重任。

[1]刘芝.剧目排练课教学中舞蹈剧目的创作、编排研究[J].黄河之声,2018, No.507(06):49.

[2]肖燕.浅议中学校园舞蹈创作[J].艺术教育,2017(Z5):122-124.

[3]陈茂玉.浅析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中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J].职业,2018, No.479(17):74-75.

猜你喜欢
排练肢体舞蹈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舞蹈课
肢体语言
乐师
雪地上的舞蹈
面试六禁忌
卷首语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