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9-09-10 07:22秦国防李艳钰
河南科技 2019年35期
关键词:实践平台智能制造新工科

秦国防 李艳钰

摘 要:当前,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相关智能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为提升智能化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智能制造行业发展中,高水平、高素质的新工科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相关新工科教育机构需要做好教育改革和创新,促进智能制造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因此强化相关智能制造实践平台构建很有必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智能制造专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及相关建设内容,为促进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构建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9)35-0052-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New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QIN Guofang LI Yanyu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yuan Henan 459000)

Abstract: At presen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has provided necessary techn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new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is growing. Relevant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stitutions need to do a good job in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elevant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actice platform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related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th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platform, and provided effective ideas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engineering practice platform fo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new engineering;practice platform;construction

随着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出现。目前,相关智能制造技术贯穿于从设计到生产再到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中。行业的发展少不了人才支持,而构建有效的新工科智能制造实践平台,对于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 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新一轮的产业革命,颁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来看,相关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1-3],导致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相应的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可以加快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而在这一过程中,智能化升级和改造等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持,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相关人才培养规划,做好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与智能产业的融合。在专业实践平台构建中,高职院校需要针对目前相关装备制造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注重以机器智能为指导方向,促进相关新工科智能制造相关课程体系完善,整合更多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促进相关实践项目开展,不断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紧密结合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情况,注重智能系统开发和设计、智能装备应用和管理等人才的培养,注重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技术应用能力。

2 智能制造实践平台建设思路

在智能制造专业实践平台构建中,高职院校要围绕相关地区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来进行,准确把握智能装备和系统建设、工业产品智能化、制造流程智能化升级等工作,将相关智能科学和技术知识融入其中,做好智能化設计改造工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从智能科学和技术知识系统角度进行相关课程设计,构建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将机器智能作为重点方向并列入相关实践项目中,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的应用促进相关智能制造技术、项目、竞赛与企业实现对接,注重对学生新工科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提升专业技术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4-6]。高职院校要尝试通过相关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强化学校专业教育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在相关项目探索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相关教学体系完善,优化资源整合和利用,促进智能制造专业技术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够融会贯通。

3 实践平台建设内容

3.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在智能制造科学技术专业中,要明确相关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体现课程特色专业教育。在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培养,将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及外语知识作为实践课程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并将相关职能科学和专业技术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将相关的数字系统、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次能耗系统、电路分析、电子电路、C语言课程、程序设计、算法结构、数据分析和操作系统应用等专业技术课程作为主要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具体教学中,强调要在课程体系中将嵌入式软件、工业控制系统软件、机器人软件、智能技术软件等作为重要的软件学习系统。在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增加知识获取模式识别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系统等,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等的综合培养,构架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提升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3.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智能制造实践平台构建中,相关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体系构建是确保实践平台实现育人效果的关键。在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构建中,要将相关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放在重要位置,把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而不是赶时髦或“蜻蜓点水”地走过场。高职院校要加强与智能制造企业的联系,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关系,做大传统类专业、做强制造类专业、做特船舶类专业和做优艺术类专业,通过“四个做”深入贯彻实施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当前,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的新思路、新战略,构建校企双元+平台的三元制合作新模式,形成“技、创、工、学、辅”五位一体育人新体系,并通过构建政、校、行、企共同发力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共建数字化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培训中心、智能制造高级咨询与服务中心等核心机构,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共同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同时,企业要成立智能制造部,制定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发展规划并勇于实践,其目标就是全力推动企业跨领域和跨行业协同创新,深入实施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其间,企业要和相关院校大力合作,主要针对自身智能制造需求开展技术研究,探索智能工厂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模型、技术框架、实现途径、相关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等,研究范围包括平台化和非平台化产品、工厂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途径、成果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等。此外,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成果转化、工业大数据的业务研究和市场应用推广、智能制造自主核心软件的研发,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3.3 注重产教融合,促进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当前,高职院校要把握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平台建设核心,立足智能制造技术的基础和前沿方向,以地区的重大产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地区医疗器械、电气控制、装备制造等行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聚焦工业发展重点领域,通过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及能源管理优化,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生產和技术服务,推进机电、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机电制造企业可以与高职院校合作共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平台,开展产教融合项目,以提升企业产能,促进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的转型升级。项目实施要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应用为抓手,带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以装备为支撑,推动软硬件一体化发展;以网络为纽带,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以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带动装备制造、机械加工、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引领先进装备制造业提质增效。

当前,人们要注重产教融合成果转化,促进实践平台的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真正发挥智能制造实践平台构建的积极作用。校企合作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平台可以服务企业生产,节约劳动力。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平台就是利用企业内部局域网发送大数据到平台终端,通过AI识别,辨识产品,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企业产能。对此,相关企业和高职院校要就实践平台构建进行合作,促进相关实践研究项目实现从设计到成果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提升平台的教育和应用价值。

4 结论

开展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在具体的实践平台构建中,高职院校要注重完善相关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产教融合,促进成果转化,真正将人才和生产结合起来,促进人才培养适应性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叶娣,许朝山.高职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路径选择与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以常州科教城模具智能制造基地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9-11.

[2]陈庭贵.面向“智能制造2025”的管理类研究生教学平台构建及其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J].高教学刊,2018(19):77-78.

[3]温贻芳,苏益南,苏华.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高职专业升级的战略思考:制造类专业随动产业升级系统方案应对挑战的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35-142.

[4]韩秀荣,李建春,沈巧云.基于“智能制造”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8(5):52-53.

[5]谢暴,龚光军,郑家房.多维实践平台助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以高职机械类专业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7(6):81-85.

[6]郝静,张凯.基于“工业4.0”背景下的高校数字化工厂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6(30):115-117.

猜你喜欢
实践平台智能制造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技术融合的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类专业职业能力及实践平台构建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模拟实践平台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