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 00:17李明秀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学科

摘  要:历史核心素养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科学和严谨的表述,同时形成个性化的认知,需要历史教师明晰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通过多种途径渗透这种理念。本文提出明确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构建核心素养培养型课堂教学,建立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最终达到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就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哲学学科,应该以人为中心,将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作为己任。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以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二、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实施途径

(一)明确树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十分广阔,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而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教师应做到积极高效备课。需仔细研读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其次,由于每位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在历史空间观念、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讲《红军长征》一课时,首先可给学生讲解一些红军长征的背景,使学生明白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策略的实质是: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而对日妥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然后,为学生画出红军长征路线图,引导学生通过对长征路线图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

(二)构建核心素养培养型课堂教学

构建一个充满激情而又和谐的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透过表象看本质,从外在变化进一步了解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意义。

例如,在讲《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画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思想流派的背景、内容、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设计一个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设计成树枝的形状,包括几个主要的思想流派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思想流派又如何相互影响,如儒家的孔子曾经师从老子,而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的两个徒弟韩非和李斯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通过思维导图的建构,将这些联系建立起来,更加直观形象,对学生的时空观念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例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历史问题。比如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屡次转移。如何解释这一历史问题呢,唯物史观一条重要的理论原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在重要的历史交叉口面前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是因为秉持了科学的革命路线。通过这样的导入和探索,让学生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也培养了学生整体认识历史进程的观念。

(三)建立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给学生确定一个近距离的目标,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发展。整个发展过程中,教學评价成为鼓励和促进学生继续发展的一个支撑点。为了便于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实际,也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式的设计要科学多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指的是评价方式要灵活,除了正式的课堂测试外,还要在课堂中随即做出评价并记录,也可利用小作文撰写、历史调查报告等活动进行评价,同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即看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生过程中的感悟,进而形成历史情怀;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更要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师可以在节假日带领学生在参观历史遗迹、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撰写心得,或让学生小组合作撰写历史小论文,创作编排历史剧等。教师则通过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情况进行测评,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在评分的权重中笔试成绩不宜过高。

三、总结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常抓不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核心素养的培养始终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庆梅.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2]  曹黎明.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6(28).

[3]  王晓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美国历史课程能力目标比较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4]  周龙邦.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方式[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1).

[5]  李娜.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J].文教资料,2017(10).

作者简介:李明秀,吉林省松原市,高中历史教师。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