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细细品味慈母朱熹

炎炎夏日,正是吃莲子最好的季节。说到莲子,古代文人写莲子的诗词数不胜数,关于它的小故事也广为流传。

在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朱熹,14岁那年,因父亲去世,便投身于五夫里的刘子羽,少年的朱熹牢记严父遗训发奋苦读,从不懈怠,一有空闲时间就帮助母亲施肥种菜,减轻母亲的负担;而他的母亲朱夫人却从不让儿子分担家务,以免耽误儿子的学习。

有一年的夏天酷热难当,朱熹象往常一样在林荫道旁读书,母亲煮了碗莲子汤,远远地叫着他的小名找了过来,朱熹慌忙放下手中的书,接过莲子汤,又端到母亲面前,感动地说:“母亲,您每天操劳到晚,还是您先喝吧!”朱夫人对朱熹道:“孩儿,莲乃花之君子,它的浑身都是宝,莲是朝廷贡品,一直供皇上享用,百姓也可自种自享,这样看来,君王庶民均为一体,孔孟之道存与其中。莲藕是人们喜爱的佳肴,还可制成藕粉。荷叶味苦,但清热解暑,荷花还可供观赏。此中的用处,你应该都知道,做人也该如此,像莲花一样做正人君子。”朱熹接过母亲手上这碗蕴涵着做人道理的莲子汤,细细品味着,思索着……

朱熹品尝着莲子汤,也细细品味母亲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沉思良久,终于悟出此中之意:莲子,即怜子也,慈母怜子之心是苦的,待日后学有所成时,那慈母的心就象抽掉苦心的莲子一样,变得甘美无比了。我应发奋读书,用以报答母亲的这份养育之苦心。从那以后,朱熹更加废寝忘食地求学上进,常常苦读至深夜。他也确实报答了母亲的养育,十九岁便荣登进士,最终成为一代儒学大家。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經,功善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临床多用于脾虚泄泻,带下,遗精,心悸失眠。

(摘自《生命时报》)

猜你喜欢
细细品味慈母朱熹
“慈母”原本非亲妈
永远永远爱你
春日
18慈母情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编辑手记
艺术在穿行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你的微笑来的恰如其分
朱熹治足疾
慈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