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服务路径探析

2019-09-10 17:43贡布草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构养老社会工作

【摘要】: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特殊国情下“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少子化家庭的逐年增长,给我国养老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机构养老服务现状和困境的分析,立足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这一背景,借助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社会工作者在机构中所扮演角色,依托相关养老政策,汲取社会力量,同时直接对接受群众以达到三方信息资源共享,使政府,机构了解老年人真正所需,从而提供有效供给,加大机构养老政策宣传破除机构养老污名化影响使公众转变观念,加大养老机构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机构养老 受众群体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大家庭日趋解体,核心家庭、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家庭养老的功能在日趋减弱。家庭所提供的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特别是老年人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步向社会转移。而养老机构的供给与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协调。同时,机构中的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也没有特别清晰,这使得其和政府行政人员,机构管理人员,及一般社会救助人员的工作范围有重合或交叉之处。所以在现阶要准确把握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动态,认识到社工的作用和角色,使社工服务致力于解决当前发展困境和存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机构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政府、机构、受众群体三者相互脱节

1.社会养老政策扶持力度大

自社会养老社会化以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降低机构养老市场准入门槛,促进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发展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都从不同层面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短时期养老机构数量增长,也为机构养老服务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路径。

2.机构养老服务当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无效供给下养老机构服务利用率低的问题,已有养老机构当中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及养老机构总体服务供给单一化和老年人需求多样化的问题等。

供给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供给错位,具体表现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养老服务的实际使用率较低。概括起来,供给侧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位现象,如:对象不准,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3.群众对机构养老服务的选择困境

老年人群体是机构服务的主要对象,缓解家庭养老,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也是我国发展社会养老的目标与责任。很多家庭已经意识到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的重要性,但在机构养老服务的选择上面却遭遇困境。一是缺乏足够的信息为老年人选择一个适合的养老机构;二是无法对现有的养老机构服务效果作出评估;三是对机构服务的不信任。

政府根据严峻的老龄化事态制定相关养老政策,各地民营养老机构如雨后春笋班涌现出来,在数量上和规模上看似足以为社会养老分忧。但由于其基础设施差,且对群众机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把握不准,从而导致无效供给。同时,民众无法集中向相关部门表达需求意愿,且更加无法进入政策制定相关领域,这三者之间的脱节使得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及其缓慢。

(二)机构养老目标人群大与社会参与度不高

1.机构养老服务潜在服务对象人群大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严重,如果将家庭养老压力转移向社会的话,那就意味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社会上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将大大增加。

2.机构养老服务“污名化”影响

关于机构养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部分学者将其定义为具有一定经济能力但家庭无法提供照顾护理的老年人养老场所,还有一些学者将其定义为家庭结构变迁下无人照料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场所。当然在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上更容易将其定义为是子女不孝居无定所的老人、鳏寡孤独的老人、失能老人以及“homeless people”的救助场所。这就导致了机构养老的“污名化”,从而降低公众选择机构养老服务的概率。

二、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服务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服务提供者。社工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直接帮助,根据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为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医疗医保,养老方式选择,及精神慰藉方面提供服务,也可通过间接服务以家庭社会工作方法为指导,深入老年人家庭当中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家庭关系,及子女对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意愿进行了解,以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度过晚年生活。

2.倡导者。受机构养老“污名化”影响,公众普遍不愿意接受机构养老服务,这也使得我国机构养老入住率不高。社工在机构内根据失能老年人的不同等级,倡导养老机构内部重新整合,设置养老服务分级制度,设置出服务范围和基础设施完善适应于不同种程度失能老人的服务,以弥补老年人养老多样化需求。同时深入社区,鼓励潜在机构养老服务对象,讲解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家庭结构变迁下老年人养老困境及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情况下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取得的成果,使公众破除传统“孝”文化的束缚,改变以往人们对机构养老的刻板印象。

3.管理者和资源获取者

社会工作做为联系政府,机构、受众群体三者之间的纽帶,掌握大量资源、信息。在机构当中,社会工作者应当充分借用国家政策提供的便利,把机构发展的更好,在社会养老社会化下,应积极联系社会组织,企业等私人部门,社会上的各类志愿者服务、高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发展纳入养老机构建设中来,为机构养老服务注入活力。社工协调好各方关系,充分利用手中所掌握的资源,最大化提高助人效率。

4.政策影响人

老年人是否老有所依,是否会选择机构养老有时候不光是由老年人个人因素决定的,有可能问题出在机构或相关政策上。社会工作者应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政策颁布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机构发展模式是否直击养老问题要害,公众诉求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是否满足,及社会上反响为维度进行评估。

社工将评估结果、社会上关与社会养老的建议与需求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再由国家政策制定部门根据当前政策运行情况对新出现问题加以整改作出新的政策调整以适应发展。

(二)养老机构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服务,可从老年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完善相关养老政策,了解老年人需求,帮助老年人获取自己的相关权益,获取发展资源,增进老年人福利,使老年人过上有尊严、体面地老年生活。

社会工作可帮助机构联系一些建筑,医疗保健、园艺艺术类等行业的志愿者合理规划机构空间,营造良好老年人居住环境。同时和学校企业合作开展关爱老年人志愿活动,对于长期服务与老年人的志愿者编辑在册等具体服务。

在机构中社会工作者可根据机构发展状况,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为机构的非专业人员进行日常护理培训,社工基础知识培训、开展老年人相关知识讲座、及时的向大家普及国内为先进养老模式,使机构养老服务即专业又与时俱进。了解机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并在院内进行日常娱乐休闲活动,老年健身活动,志愿者活动,及日常“联谊”活动,根据了老年人失能级别及兴趣爱好在院内间形成良好活动秩序,减少老年人孤独感,给老年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三、社工介入机构养老服务“1+3+1”模式探索

为了确保机构养老服务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在此笔者对机构养老服务“1+3+1”模式进行了探索。“1+3+1”模式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在一个区级行政单位内政府机构、养老机构、老年人三者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及时互动,再加上政府和机构以外的评估机构对机构养老服务效果做定期评估。具体操作如下:

(一)以“区”为一个实施单位

因考虑到机构养老服务对老人及其家庭的便利因素,所划定该模式的运作范围。在一个“区”内生活的老人一般会对本地区较为熟悉且离家进便于子女探望,且在一个区内地方风土人情,人与人交往方式相差不大,便于老年人更好融入机构生活。再者,政策下达一般最小都以“区”为单位开展实施,以“区”为单位能更好的帮助老年人及时的享受到相关政策优惠,同时也便于相关养老政策的试点改革。

(二)政府,机构和受众人群“三位一体”

建立政府,机构和老人信息互动平台,实现信息流动畅通,及时掌握各方动态了解当下养老需求,不断修整相关政策解决政策实施过程的困难和改进机构服务当中临时出现的问题等。

1.政府层面。由政府工作人员筛选并对近期内政府政策上有关该地区的所有养老政策的新动向,社会组织参与机构养老发展新动向,及本区内可用于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的资源进行罗列,并定期更新,以便机构、公众、社会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政策动态,获取相关资源。建立机构养老服务反馈信箱,收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养老机构实际运营时出现的困难,及受众群体表达自己养老需求,并对机构养老服务和政策实施中的脱节问题进行反馈。建立机构养老服务绿色通道,使困境老人在社工帮助下直接申请机构服务。

2.机构层面。收集该区范围内所有养老机构的信息,将养老机构规模,床位,入住率,基础设施,机构环境,人员配备,历年机构服务评估指数等信息公布于上。并设立网上咨询窗口使公众了解到详细的入住信息。机构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供老年人“试住”服务,在已选定的服务机构中如有不适,可在平台上申请本区内同等照顾级别的其他养老机构服务。

每一机构在平台上公布其机构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信息,以便服务需求者预约相关社工服务。在该区内进入机构的老年人,系统可根据已填信息将所有除非重度失能的老年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进行罗列与整理,再由社工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帮助老年人进行“能力交换活动”。

3.受众群体方面。凡是在该区内居住的老年人根据自愿原则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输入网内,包括自己的身体状况(失能等级,医院病历检验单、体检报告等),经济情况(是否为退休人员,有无经济来源,是否低保等);服务需求(日间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选择机构的首要因素(距离,价钱,环境,服务质量等),兴趣爱好与专长,及是否同意临终关怀等一些信息。输入信息者将会得到该平台给予的账号,个人信息会由政府出面在该平台内部进行保密。

(三)第三方的评估机制

第三方评估就是通过非政府部门,非机构人员的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或者专业评估机构对机构养老服务当中运营模式,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性及素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侧重点等,根据相关机构养老服务标准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以此来界定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再根据我国老年人失能程度级别及所需照顾服务的类型,将机构养老服务划分类别将对应人群列为服务对象。

同时,第三方评估也属于监督机构,其通过将后期对机构服务效果的评估反馈给政府和社會,使得养老机构以一个公开、透明的状态运作。在市场机制中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下第三房评估的存在能使机构养老服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也会更加得到公众信赖。

【参考文献】

【1】林宝.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重点任务与改革思路[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2017,17(6):11-16.

【2】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简介:贡布草(1996-),女,民族:藏族,籍贯:甘肃省迭部县,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机构养老社会工作
机构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困境分析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系统论视角下对各种不同养老机构类型的比较研究
“医养结合”模式下的高龄者护理产品设计研究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现状及影响因素
重庆市机构养老服务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