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减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临床疗效比较

2019-09-10 19:37赵红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3期

赵红波

[摘要]目的:对比开窗减压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口腔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大型颌骨囊肿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性颔骨囊肿刮治术,观察组实施开窗减压术。观察手术有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复发率等。结果:两组手术有效率,观察组:97.37%,对照组:94.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和传统刮治手术相比,开窗减压术治疗口腔大型颌骨囊肿疗效较好,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开窗减压;传统刮治;颌骨囊肿

[中图分类号]R73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的一类疾病;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病情严重时常造成面部畸形或功能障碍,尤其是毗邻下牙槽神经、上颌窦、鼻腔等重要解剖结构的颌骨囊肿,若采用常规囊肿刮治术常对周围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出现较多并发症,治疗上颇为棘手;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青睐;本研究就两种方法在我院治疗的大型颌骨囊肿144例做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月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44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资料。所有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小组手术人员进行。纳入标准:年龄19-65岁,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颌骨囊肿手术治疗,符合WHO规定的颌骨囊肿诊断标准,术前均行颌骨CT、口腔全景片检查;全景片囊肿最大直径均>4cm;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复发的颌骨囊肿患者;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符合标准的共14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男性3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为(37.18±2 33)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18±0.05)年。对照组68例,男性4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39.79±2.15)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2±0.09)年。兩组一般资料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行口腔全景片、颌骨CT等检查,必要时行囊肿穿刺病理检查,确定囊肿的范围与大小,以及与重要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常规术前化验室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签订手术同意书;

1.2.2治疗方法对照组:全麻,根据术中是否需要拔牙及囊肿大小确定采取前庭沟切口或倒梯形的牙龈切口及切口长度,切开粘骨膜瓣,翻瓣去骨暴露囊肿,逐步完整彻底刮除囊壁组织,送病检,拔除需要拔除的牙齿,修整囊腔周围锐利骨壁,石碳酸烧灼囊腔,视具体情况植人人造骨粉+骨膜;间断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漱口液漱口;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局麻,口内做切口,位置:1、为囊肿最突出、最薄弱的部位,需要拔牙时以拔牙窝为开窗口;2、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3,为便于引流,开窗口位于囊肿相对低位;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大小:直径2-3cm;方法:切开粘骨膜,暴露骨皮质(必要时骨板打孔),去除需开窗的骨片,切取少许囊壁送病检;吸尽囊腔囊液,探查囊腔,尽量打通多个囊腔间的骨间隔;用过氧化氢+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囊腔,然后将口腔粘膜与囊壁缝合,维持袋形开窗;术后一周,制作个性化“基托式窗口塞”,冲洗囊腔1次/日,直至恢复正常。

1.2.3随访术后1月、3月、半年、一年复查,均行口腔全景片检查,记录囊肿直径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疗效、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复发情况。

手术疗效:根据术后半年口腔全景囊腔情况分为:优(nI):囊腔基本消失,无不适;良(n2):囊腔有缩小,偶有疼痛等不适;差(n3):囊腔无明显变化,不适明显;有效率=(n1+n2)/总例数;

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记录每个患者情况,计算平均值;

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评分为O~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复发情况:根据口腔全景等影像学,囊腔增大则是复发。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手术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94.12%,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复发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研究表明,颌骨是人类骨骼中最好发囊肿的部位。颌骨囊肿的发生是由于颌骨组织内残留的上皮增殖、液化、囊性变而来;其不断增殖的囊壁衬里上皮细胞,使囊腔内渗透压和流体静压持续增高,囊肿向周围膨胀性生长,无自限性,可以不断增大;根据囊肿直径划分O.5-1cm为小型囊肿,1.0-4.0cm为中型囊肿,大于4cm为大型囊肿。初期常无自觉症状,就诊时,囊肿通常较大、颌骨破坏较为严重,或伴有面部畸形、下唇麻木,病变区牙齿移位、松动等。目前临床上对小型或中型未累及重要解剖结构的囊肿常采用手术刮治,植人人工骨粉、骨膜;一次性达到治愈的效果。而大型颌骨囊肿因病变范围大,刮治存在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易感染,容易损伤下牙槽神经、牙胚,穿通上颌窦、鼻腔,引起病理性骨折,术中难以探查到子囊,术后易复发等问题;下颌节段性截骨术则需考虑颌骨重建问题,咬合功能缺陷,面部畸形等,且经济负担重。有报道显示刮除治疗大型颌骨囊肿术后复发率居高不下,特别是角化囊肿临床复发率60%以上。本研究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复发,病检结果均为角化囊肿。

开窗引流术通过在囊肿表面局部开窗,释放囊腔高压力、引流囊腔内容物,去除囊肿膨胀扩大因素。同时囊壁压力解除后向心性收缩,对周围的骨质形成一定的牵引力,成骨细胞活性恢复,骨质增生形成修复性新骨,使囊腔逐渐缩小,最终达到治愈颌骨囊肿的目的;与传统刮治术相比,开窗引流术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只需局麻,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2)患者术前与术后面部外形无明显变化,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颌骨骨质及牙齿;对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的无明显影响;(3)手术风险低,不涉及重要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4)术后感染机率小,“窗口塞”较好的隔绝了口腔环境,使食物残渣等不易进入囊腔;(5)费用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低。本研究表明:2种方法治疗颌骨囊肿均可取得肯定的临床疗效,但开窗引流总有效率更高,也没有复发,患者术中、术后情况,住院时间等均优于传统刮治术,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该方法也存在不足:治疗周期长,需反复冲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患者要求较高;另外,临床中应严格开窗引流术的适应证,切不可盲目选用:①颌骨囊肿涉及范围较大,累及多牙;②囊肿周围有重要神经血管等结构经过;③囊肿邻近上颌窦或鼻腔;其对于治疗多房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疗效尚没有明确结论。

综上所述,开窗引流术治疗颌骨囊肿更具有微创性,有效的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手术损伤,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颌骨形态的完整,且操作方便,风险小,且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