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工作

2019-09-10 20:04祝叔飞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措施问题

祝叔飞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在小学阶段上,学生的心智和能力还不够成熟,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自己心理发生变化。本文将主要以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工作为主要话题,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好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工作的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措施

由于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压力的存在,现代人们在心理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大,心理疾病波及的年龄段跨度也越来越大,一些小学生由于一些外部条件,诱发了某些心理疾病,长时间的积累下去,使得学生在行为上出现失衡的情况,影响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也可能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出现犯罪的现象,危害社会,这都是需要小学教学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密切关注的,小学心理教学者要制定科学化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身心建立的环境下成长。

1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基于目前小学生生活的大环境下,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小学生发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以下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1.1自我表现性太强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同龄人的玩耍和陪伴,在童年中缺乏较多的同伴娱乐活动,这就导致学生在班集体中会出现孤僻,难以相处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学生会缺乏合作的意识,很难进行小组学习的活动,像上课或者是下课布置的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不太会参与其中,就算参与其中,也很难与小组其他成员互帮互助,互相学习;除此之外,独生子女大都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有些父母甚至过于溺爱,所以小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有些批评后,可能心理会比较脆弱,不太能接受来自老师的批评指正,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很难对自己所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学生还容易出现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认知偏差较大的情况,他会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聪明,并且希望在课上总是得到老师的肯定,来满足自己的内心,这样是不利于学生虚心接受其他学生的意见的,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没有给予及时的肯定,学生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甚至不依不挠,影响上课的节奏。

1.2厌学、消极的心理

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一学科基础差,补差补习又不及时,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思想分神,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抄袭他人的,或干脆不做,对老师的批评抱無所谓态度。这些学生消极、自卑、缺乏生机,性格内向,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通常很任性,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这种厌学情绪有时是受别人影响,有时又在影响着别人。

1.3抑郁、自卑的心理

与童年生活比较幸福的学生对比,有一部分学生的童年经历并非一帆风顺的,这部分的痛苦有可能是家庭因素导致的,也可能与其一些不太好的童年经历有关,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这部分的学生大都表现出悲伤、消极的情绪,而且很少与其他学生交流,喜欢自己独处,同时在学习上也缺乏足够的信心,他们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其他学生,严重者,他们会常常怀疑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信心,从而他们会出现轻生的念头。这部分在课堂上不会表现得特别突出,也不会搅乱课堂的上课秩序,这部分学生也最容易被老师忽视。

1.4愤怒、逆反的心理

小学生个性的形成大都与家庭或者父母有关,比如有的家庭父母离异,那可能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孩子父母处理不好的话,还容易孩子心理畸形,可能就会表现逆反心理,就是无什么事情都要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容易愤怒,特别叛逆;也有一部分学生恰恰相反,性格比较偏内向,不太喜欢和他人交流,平时不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愤怒心理,但当其怒气积攒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出现无视班级的秩序,与老师或者是家长反抗等等现象,此时需要老师、家长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冷静下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让其能够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慢慢地接受父母离异的现实情况,渐渐融合到班集体中,对父母离异的事件排斥也不再那么大。

2针对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基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我们意识到该阶段的学生的意识还不够成熟,一些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很容易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该阶段下,老师不仅仅去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是否全面性等等,更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保障,以下将针对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2.1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自信心可以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强的动力,自信心更是学生自身给人的外在形象和气质的表现。基于上述一些小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他们不善于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更不善于在公共场合去表现自己,在课堂上也总是表现得默默无闻,此时,对于老师来说,老师在进行课堂教育时,要对这些同学多多关注,在课下时可以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问问学生最近有什么烦恼或者是最近有哪些开心的事情等等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在课堂进行提问时,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学生存在为难的话,也要不吝啬给予鼓励和夸奖,不能打击学生的热情;在作业批改时,也要对这部分学生多加关注,批语要多写一些激励性的话语,期待学生有着更精彩的表现等等,让学生对学科学习充满信心,如果有课堂展示的机会,可以在课下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去训练自己在公共场合的自信心,这部分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给予的鼓励。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切忌打骂学生,家长更不要有“棒棍底下出人才”的念头,否则一味的打骂让会让孩子怀疑自己能力,产生极大的负面效果。

2.2给学生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喜欢独处,这部分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关爱比较少,所以在针对这部分学生时,首先老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呵护,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慢慢得打开学生的内心,聆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同时,老师要逐渐地引导学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家中去,老师在了解该部分学生的经历时,要给学生更多的理解,让学生感觉到还有和自己心灵相知的人的存在,老师再去积极得引导学生便会更加容易和轻松,如果存在学生的情况比较严重,老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带着孩子去看一下心理医生,让心理医生给予一些建议,来帮助学生从中走出来,前提是要尊重学生;其次,在日常上课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老师可以和该类学生同组的其他学生说,要多多照顾该类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同学去发言等等,在提问时,可以让这些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打开自己的内心,融合班集体中,让他们体会到班集体的乐趣,搭建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2.3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的意识

由于一些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照顾过于周全,很多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面对困难时,特别容易去逃避,做事情的坚持性不够,常常半途而废。针对此类学生,老师首先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家长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纠正,告诉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让家长意识到这样做不是在帮助孩子,还是会害了孩子,老师要多去鼓励这部分学生勇敢去面对遇到的困难。要学会自己独立去面对并解决,不能依赖父母或者是老师的帮助,其次是在恒心和毅力方面的锻炼,老师可以结合课下的体育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来进行,鼓励学生坚持完成某一项体育活动,只有学生坚持去做下去,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学生在自己坚持完成一件事后,在之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上,便有着更加坚韧的意志力;针对一些独生子女存在自大自我的问题,老师不能直接批评,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尊,还是需要耐心得教导,同时还需要家长的配合,让学生看一些比较自大的寓言故事或者的动画片等,或者组织一些团结才能完成的小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自觉得意识到自大是很不好的,在引导学生要学会谦虚,礼貌得对待自己的同学,学生就会自觉得去注意自己的问题,渐渐地自觉改掉一些坏毛病、坏习惯。

2.4让学生学会正确得认识自己

有着叛逆心理的学生,老师更要格外关注和重视,不能因为这部分学生难管教,就放之任之,不管不顾了。这部分学生的情绪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或者情绪低沉,这需要了解学生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和经过,一方面可以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叛逆行为存在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如果家长也不太了解的话,也可以从学生的好朋友、好同学处了解一些情况,但前提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老师还可以通过自己与学生进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情绪波动,这首先要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沟通交流;其次,在学生情绪不太稳定时,第一时间要做的事情是让学生情绪冷静下来,而不是火上浇油,否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极端行为,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也要提到这一点,学生情绪稳定时,才不会去做一些失格行为,如果学生问题比较严重的话,老师也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治疗,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健康的心灵。

3结束语

根据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自己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进行心理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小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是之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也使得学生在面对困难时有着更加坚韧的决心和勇气,在解决困难时有着更强的信心,从而更好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更加积极阳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文斐.如何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教育,2018.6.25

[2]郑晓银.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小學教育,2017.10.25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