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启示

2019-09-10 20:04梁占永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政策建议产业结构

梁占永

摘要: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核心技术受美国国影响、高新技术产业薄弱等。本文首先梳理了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然后挖掘其深层原因,揭露了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本质是试图阻止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妄想使中国始终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依赖美国,最后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启示。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 产业结构 政策建议

中美贸易摩擦的美方采取的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由美国于2018年4月份发起,截至目前已持续一年多。实践证明,美国并未得到其所期待的利益,美国的“极限施压”策略在中国行不通。一年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对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以下是美方采取的举措:

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

在2018年7月初,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34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关税。在2018年8月底,美国对第二批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2019年5月10日,美国对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加征关税的产品共包括22个主要类别和90多个子类别。根据整理,2500亿商品的主要分布领域如下:

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不涉及第一产业,这是因为中国是美国的农产品重要的出口国,而非进口国。另一方面对农产品加征关税也达不到其遏制中国的目的。而且,除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之外,加征关税的产品还具有一个特征:产品主要集中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第二轮中出现了部分消费品,但占比较小。

对中国通讯领域公司的制裁

针对中兴公司

2018年4月,美国以中兴公司對违约员工未及时解约和发出惩戒信以及在回复政府的两份问询函中做了虚假陈述为由,发出了禁止向中兴出口电讯零部件的禁令。此举造成中兴公司的运转遭遇重大挫折,部分产品的生产一度暂停。2018年7月12日,美国在中兴支付4亿美元保证金之后解除三个月以来的禁令。中兴约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的10%,约占中国电信市场30%。中兴事件为中国通讯产业敲响了警钟。

针对华为公司

2019年5月,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企业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的电信设备,并列出包括华为在内的实体清单,并限制向华为出口零部件及技术。此举掀开了中兴之后对第二家通讯领域领头羊的狙击,华为在5G通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政府试图采取这种不正当方式对中国通讯领域进行打击,也为接下来的谈判收集筹码。但之后华为公司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在核心技术领域并未遭受不可弥补的打击。随后,美方又采取了拦截华为快递、禁止美国谷歌公司对华为手机操作系统部分功能的授权等一系列措施。

在通讯领域,中兴和华为走在世界前列,两个公司的市场占据世界通信市场份额的40%。美国试图通过重点打击这两家企业的方式来遏制中国在5G业务上的领先。尽管采用的理由不同,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非常具有针对性,都在意图摧毁中国在通讯领域积累起来的优势。5G技术中国已经走在前列,美国对中国通讯公司的封锁不仅会对中国公司造成影响,也会对美国的5G 建设过程和使用成本造成负面影响。

对其他中国公司

美国政府出了对通讯领域的中兴、华为进行打击之外,还对中国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了封锁和调查,如大华科技、大疆公司以及潍柴动力等公司。并采取了限制进口零部件和禁止政府采购等多项限制性措施,涉及无人机、发动机、软件、安防监控、超算等多个领域。

中美贸易欧战中的中国应对策略

对美加征关税

2018年7月,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针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原产于美国的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加征关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水产品和汽车领域;2019 年 6 月 ,国务院对原产于美国的60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即:对不同的产品分别加征 25%、20%、 10%、 5%不等的关税,各种产业的产品均有涉及。

对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

中国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的同时,对能够提供可替代产品国家降低了关税,如大豆出口国巴西和阿根廷。这“一加一降”之间既保证了国内相关产品的供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美产品的依赖增加了进口的多元化,而且这种影响是美国取消加征关税也不能消除的。另外,中国通过此举也在国际上结交了“朋友”,有利于中国外交事业的开展。

其他应对策略

为抵消贸易摩擦对我国整体经济和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index.htm]上提出了基础制造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的两万亿的减税降费计划。这对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提振了信心,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除此之外,中国还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港珠澳大湾区”建设等一些举措应对中美贸易危机,助力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的逆差是中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国际分工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美国以中美贸易对美不公为由而发动贸易摩擦只是噱头。本文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真实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美国产业结构失调

美国的产业结构失调导致美国的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美国缺少就业机会,美国执政者试图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执政期间提出了“再工业化”政策,但并未能扭转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中美贸易摩擦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采用从中国夺走制造业的一个举措,是奥巴马“新经济战略”的延续。特朗普政府也对其他国家采取了同样的“贸易大棒”措施,提高制造业企业成本,迫使制造业厂商在美国投资建厂,提供工作岗位。他们试图通过对中国加收关税的做法,达到其增加就业、增加投资的目的。

(二)遏制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和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使美国受到了威胁,美国的曾经在世界上具有优势的产业现在面临中国的竞争,美国在一些领域如无人机、通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失去。美国试图利用现有优势,对中国先进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企业采取“断供”核心组件的方式让中国就范。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战略性目的在于将中国锁定在产业链中下游,阻止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本质上是想使中国始终在高新技术产业上依赖美国。

(三)转移国内矛盾

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美国国内矛盾突出,失业率严重,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美国的执政者选择了将矛头指向过去40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据称中国夺走了他们的就业机会,宣称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吃了亏。试图引起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矛盾以达到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

美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无异于掩耳盗铃。美国作为几十年来世界的头号强国,利用其在军事、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在世界政坛上上建立起了有利于美国利益的国际政治、贸易格局。现在,美国经济发展出了问题,不在内部找原因,而是嫁祸给别国。这样做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美国在世界上失去公信力。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启示

要保障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的安全可控。中美贸易摩擦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霸权主义盛行的国家中,任何能对别国造成损失的手段都可能被其采用。对此,中国要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就要对有关中国国计民生的产业做到自主可控,保障相关产业的安全。

要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保障劳动力就业。中国从美国发动贸易摩擦的原因上总结经验,避免产业的空心化和虚拟化。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产业空心化虚拟化。通过保障实体经济在经济中的占比,才能保障劳动力的就业和各产业间的有序转移。目前,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以及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和东北地区的转移是中国保持劳动力就业的一条可以遵循的道路。另外,还要努力发展新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将带动新的劳动需求。

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业。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对核心技术的管控和對高端制造产品的断供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大。这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敲响警钟。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国际分工理论只适用于经济领域,在政治领域其很容易成为政策的利剑。中国必须在产业结构的布局中要坚定不移的发展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业。中国的核心技术必须要独立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对人才需求大等特点,政府政策要对这些产业要适当倾斜,如减税、补助、政府主导构筑产-学-研系统;另外,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力度、承担更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何自力.美国发动贸易战凸显其霸权主义本质[J].红旗文稿,2018(17):18-21.

[2]林毅夫.中国的新时代与中美贸易摩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02):159-165.

[3]陈继勇.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5):72-81.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摩擦政策建议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诱因与应对策略
中美贸易摩擦未来发展态势及我国应对措施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