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的高铁,如何吸金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新干线盈利高铁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句中国俗语,似乎并不适合高铁,因为全球实现盈利的高铁线路凤毛麟角。可喜的是,作为高铁强国的中国,表现还算可圈可点——2008年开通的京津高铁;2010年开通的沪宁、沪杭高铁;2011年开通的京沪、广深高铁;2013年开通的宁杭高铁,均已实现盈利。

那么,为什么吸睛的高铁盈利那么难?而中国高铁更容易吸金呢?

全球8条盈利高铁,6条在中国

全世界第一条实现盈利的高铁线路是1964年通车的从东京到大阪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仅仅通车两年后,东海道新干线就开始盈利;仅用8年,全部投资成本收回;10年间累计盈利达到6600亿日元。

东海道新干线为什么能够迅速盈利呢?原来,这条线路缩短了日本三大都市圈的经济距离,三大都市圈约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4%,但GDP产出占日本的一半以上,聚集了日本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在城市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修建高铁,盈利是迟早的事。

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1981年通车的法国巴黎—里昂TGV(法语“高铁”缩写)东南线。TGV东南线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5%。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2014年,全世界才出現第三条盈利的高铁线——全程1318公里的中国京沪高铁。作为曾经世界上最长的高铁线路(2012 年被京广高铁超过),总投资为人民币2209亿元,每公里造价高达1.676亿元。但京沪高铁开通3年就开始盈利了,因为这条线路的两头分别连接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以及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它所经过的区域面积占中国全国国土面积 6.5%、人口占全国比例超过25%,GDP占比更是超过四成。

后来,沪宁、宁杭、沪杭、广深、京津另外5条高铁也实现了盈利,而这些线路都分布在中国人口密度大的地区。这一刻,全世界才发现,铁路界的“后起之秀”中国不仅擅长“造高铁”,也精于用高铁赚钱。中国的人口优势和经济腾飞,造就了更多高铁线路实现盈利的可能。

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铁里程达到2.9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运输密度最高、成网运营场景最复杂的国家。仅2018年,京沪高铁发送量达1.92亿人次,占全路高铁发送量的9.6%,占全路旅客发送量的5.8%。其中,北京南和南京南日均发送旅客超过12万人次,上海虹桥日均发送旅客超过18万人次。

日趋饱和的京沪高铁,也赚得盆满钵满——京沪高铁2014至2017年4年时间内收获利润共计人民币311.7亿元,被称为“全世界最赚钱高铁”。

根据铁路相关政策,京沪高铁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为本线车的客票收入,另一部分为跨线车给京沪高铁公司缴纳的线路使用费。

为何中国盈利的高铁多

全球那么多高铁,为什么只有8条线路盈利呢?一个原因还是高铁的造价实在太高。

例如,欧洲设计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建设成本高达每公里1.5亿-2.4亿元人民币;美国加州高铁建设成本(不包括土地、机车车辆和建设期利息)甚至高达每公里52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而根据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报告,中国设计时速350公里的线路单位成本为每公里9400万元至1.83亿元,加权平均为1.29亿元/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客运专线的单位成本为每公里7000万元至1.69亿元,加权平均为0.87亿元/公里。这意味着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低于欧美国家。这也是为什么李克强总理成为中国高铁的“超级推销员”。

此外,即便造价差不多,高铁选址也很有讲究,这也是大多数高铁线路并不能达到盈利的另一个原因——以日本为例,在东海道新干线修成之后,日本政客们为了争取选票,要求新干线修到他们所代表的市县。第二条线从大阪到博多的山阳新干线,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自那之后建造的所有线路,一概亏损。直到今天,东海道新干线支撑着日本高铁的经济命脉。

法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法国高铁在1995年整体依然陷于巨亏,甚至拖欠工资造成长达3周的铁路工人罢工。目前,法国共有高铁2814公里,而法国政府每年仍要斥巨资补贴其高铁系统。

有媒体分析说,中国在高铁盈利方面有更加乐观的底气——法国与日本受制于整体人口规模及人口聚集规模,只有一条中等长度的高铁线路盈利,未来中国只要在高铁分布上尽量与经济及人口分布保持一致,重点投向经济产出高度聚集、人口高度聚集及人口净流入的区域,就可能有多条高铁线路实现盈利。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具备中国的这种优势。美国比中国发达,但整体人口规模及人口聚集规模远远不如中国,修高铁不可能有中国高铁的规模经济优势。印度人口够了,但经济实力与个人消费力不行,像中国一样的高铁网离他们还有些远。

但中国目前也只有6条高铁线路实现盈利,而且都位于三大城市经济带,盈利预期不明朗的高铁线路也不少。

那么,如果不赚钱或者很难盈利,为什么大家还在前赴后继造高铁呢?因为对于铁路这种有基础设施建设属性的项目,不能只是简单地算财务表上的营收账,还要考虑其社会经济效应。考虑到对经济的拉动潜力,很多地方对高铁建设热情高涨。从某种角度而言,“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还是对的,但这更适用于高铁所在城市而不是高铁本身。

(摘自《新民周刊》)

猜你喜欢
新干线盈利高铁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奥运新干线
新干线担心成恐袭目标
一季度公募赚得盆满钵满 “盈利王”华夏基金每天帮投资人赚3.85亿元
日本3条新干线停驶引混乱
第一次坐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