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命题趋势及应试策略

2019-09-10 07:22冷雪松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3期
关键词:难句全文语感

冷雪松

阅读理解题是英语中考题中的一大主力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及对材料的评估等能力,要求考生能通过较快地阅读理解材料大意,获取主要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该题型在各地中考英语试题中所占分值大致在20-50分之间,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能否做好阅读理解题至关重要。

一、命题研究

综合分析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其命题特点及趋势如下:

(1)语篇的选材多为时文,题材多样,信息丰富。选材包括日常生活、风俗习惯、名人轶事、科普知识、社会、经济、文化、新闻、历史、地理等。语言地道纯正,具有鲜明的英语言文化特点;重视社会热点问题,有较丰富的文化蕴涵;追踪科技前沿,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总之,阅读考查更贴近现实生活。

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并且各占一定的比例。绝大多数选材都回避了有学科、性别、城乡差别等倾向的文章,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2)坚持把阅读技能作为考查目标。阅读理解题既考查考生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能力。命题体现了《英语新课程标准》(5级)对阅读技能的要求:考查考生对文章中细节的把握(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根据上下文对某些词义和句意的推测、对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作者观点的理解及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3)考点分布恰当,题干设置合理,干扰项科学有效。试题设计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有效避免了偏题、怪题;题干简洁明晰,既避免了长句、难句,又避免了生硬表达;选项表意清楚,关系合理,干扰有效,答案唯一。

总之,各地在命题中始终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所选材料语言地道,注重内容的时代信息和文化渗透,测试点的语言层次及问题设置继续向语篇深层转移,适当均衡了语言测试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反映了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充分体现了中考的命题指向作用。

二、应试策略

为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考生平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①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阅读时要去除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材料印象清晰,理解深刻。②提高阅读速度。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在保证不出偏差的前提下,一定要尽可能地提高阅读速度。因此平时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尽量避免那些影响阅读速度的做法(如出声阅读、用手指指着阅读、通过翻译或心译来理解文章等),因为这些阅读习惯既费时又不利于掌握文章的大意,还会限制阅读速度。阅读时应该把逐词逐句的点式阅读变为一次扫描一句的线式阅读,着重扫描意群,切不可在个别难懂的词句上磨蹭。只要全篇理解了,个别难懂的词句可以根据上下文、构词法以及文章逻辑去猜测,去推断。③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中词语搭配及句型结构的熟练程度。语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强,阅读速度就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试题要求的提高,生词和结构较为复杂的长、难句在阅读中经常出现。要做好阅读理解题,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处理词汇、牢固掌握课标中要求的各个语法项目、通过分析句子结构辨别意群及正确理解结构复杂的长、难句是必要的。因此,平时要注意巩固、扩大并活用词汇(包括短语和构词法),夯实语法知识。另外,阅读时要留心生词、习惯用法和句型,读完一篇材料都应总结归纳一下积累了多少单词、习惯用法和句型,这样语感自然就会好起来。④累积生活素材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当前的英语阅读理解题选材越来越注重现代化和多样化,内容贴近生活,蕴含着丰富的世界各国文化背景知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交际性,常常从不同侧面反映当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情趣和对人、对自然的态度及与世界的交流。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不同题材的文章,拥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不断增强快速捕捉、掌握信息的准确度,也才能提高面对较长篇幅阅读材料的心理承受能力。⑤养成阅读习惯。养成每日阅读英语的习惯,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力需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每日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持之以恒是学好英语的法宝,只有长期坚持阅读才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题的一般解题步骤为:①浏览全文,掌握大意。通过浏览全文,掌握文章脉络和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这样可以对整篇材料有个宏观的把握。②细读题目,捕捉信息。在对材料或段落大意有所了解后,要细读所给题目。弄懂各小题的考查内容,就会在接下来的复读时做到心中有数。浏览全文只能对大意有所了解,对于细节问题还得带着问题通过复读方法解决。③复读全文,抓住细节。带着问题去复读,针对问题所涉及的句子和段落认真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可以缩小复读的范围,更便于捕捉关键信息。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到人名、地名,就应该找首字母大写的单词;如果问题或选项涉及时间、日期、数字,就应该寻找具体的数据。复读时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标记,把有关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对材料的內容和细节就更清楚了。另外,在复读全文时,还应特别注意首段或每一个自然段的首句以及结尾句,其他文字往往是对这些中心句的解释和说明。短文的首段和首句往往是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或事物的起因,或作者阐述的观点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与人物的联系。结尾句、结尾段往往是事物的结论或作者表达的态度、意图、目的等。这样一来便容易抓住中心,为准确、快速地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④解答问题,选定答案。答题时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用排除法、筛选法等各个击破。对那些明显的、有把握的题目可以立刻确定答案;遇到不会做的题可暂时不做,等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再回头做剩下的题目。在做题时,如果遇到困难,再重新查阅原文。这次复读,要针对问题的要求,抓住重点,一次求得正确答案。此外,在填写答案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限制(如:最多不超过3个词),也要正确书写单词的大小写,注意名词的单复数、动词的人称、时态、语态等。⑤再读全文,核对答案。这是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不可疏忽。这一步骤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领各题,把我们在阅读和答题时所得到的信息归纳整理后,重新再读一遍短文检查答案。发现有前后矛盾、遗漏要点等错误时要立即纠正。要注意的是,更改原来选定的答案千万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才可去做。

总之,只要平时善于积累、正确把握命题趋势并熟练运用上述应试策略,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就将不再是难题。

猜你喜欢
难句全文语感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标记法”解析长难句
引导学生分析长难句的几个措施
Brain Clubs in the USA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扫清阅读障碍 搞定英语阅读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青年再造
发现“西方中医”
反腐
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