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招考改革引领普高转型

2019-09-10 07:22常生龙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普通高中考查

常生龙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的改革,通过深化考试命题改革,优化考试内容,突出立德树人导向,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稳步推进高校招生改革,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作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上海市在新高考改革实践中,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改革的基本要义,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通过高考命题和大学招生录取方式的改革来倒逼高中学校学生培养方式的变革,着力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变革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新高考改革的5年,对上海市普通高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已经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从原来比较单一的课程设置转向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课程群,为学生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提供了更多可能;從课堂教学的角度看,普遍从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着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新高考改革在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撬动高中课程多样化建设的同时,给学生创设了更大自主选择权,让高考从“标配模式”走向“自选模式”。

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上海市普通高中借新高考改革的东风,加强了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到2020年,每所普通高中都将建立起一个以上的创新实验室,以此来推动学校的课程建设,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坚持立德树人,探索构建全面育人的评价体系

2019年的上海高考试题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着力把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贯彻到命题的全过程中,在注重对考生素质和能力考查的同时,增强对德、体、美、劳的考查和引导,结合纸笔考试的特点,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体系。有不少试题很有新意,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比如,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以“中国味”为引子,使考生通过寻找、体会、领悟、思考“中国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通过品味“中国味”,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在命题中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体系,对着力扭转普通高中片面应试教育的倾向,构建全面育人的培养体系,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综合评价录取,破解唯分数顽瘴痼疾初显成效

《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强化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作用。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中,高校选拔录取方式改革的核心是“两依据一参考”,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今年,上海市进一步扩大综合评价录取的院校范围,共有11所高校参与其中。每所参与综合评价录取的高校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在招生工作开始之前就向社会公布招生简章,详细说明招生的相关规则,并制定了从信息发布、接受申请、资格初审、校测面试,到确定拟录取名单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确保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

上海还率先将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引入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制度设计,合力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实践证明,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是引导普通高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活动,在促进学校特色多样发展的同时,着力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二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个性特长等得到了有效的体现,过程性学习评价的多元信息,让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多了几把尺子;三是高校招生过程中要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述实践为高校招生提供了依据。放眼未来,通过对考生综合素养、学科特长、实践能力的充分考查,选拔出综合能力突出的群体,未来发展也一定会呈现更加综合和多元的前景。

(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普通高中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