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2019-09-11 06:14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母乳喂养教育者同伴

袁 平

(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江苏 南京 2118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纳入的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人数总计80例,所纳入的产妇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上,均为初产妇。将母乳喂养禁忌症及乳头及乳房发育缺陷患者排除。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产妇40例。产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为(28±4.15)岁。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施以常规指导,护理人员对产妇施以出院指导及发放健康手册、电话随访等,展开持续6个月的指导[1]。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与对照组一致。首先,为产妇筛选同伴,以推荐及选择方式,同伴教育人员为已婚生育者,为人热情及时间充足,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自愿参加本次实践。本次实践纳入的同伴教育者8人,产后时间在2年以内。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培训,小组成员对同伴教育者展开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含有教育目的及意义、挤奶技巧及饮食方案等,同伴教育者接受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实践[2]。其次,分配组员,将40名产妇分为8组,每组5人,每名同伴教育者指导1组,添加组员微信,建立微信群。同伴教育者每周末统一向产妇推送母乳喂养知识链接,形式为图片、文字、食品等,对待不理解的问题,产妇可在群内提问或者私聊。鼓励组内成员展开交流,疏导产妇的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

1.3 观察指标

制定母乳知识调查问卷,评估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采取百分制,分值高说明产妇能力掌握良好。观察不同时间段的母乳喂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标准差利用±表示,组间单位利用卡方检验,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母乳喂养知识评分

护理活动开展前,两组产妇母乳知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差异对比明显,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母乳喂养知识评分

2.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对比(d)

3 讨 论

近几年我国剖宫产率上升,该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具有一定影响,产妇受疼痛及自控镇痛等因素影响,容易使产妇对母乳喂养发生抵触情绪。相关报道显示,剖宫产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低于阴道分娩产妇[3]。提升剖宫产母乳喂养率是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健康教育在母乳喂养指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时期,多数医疗机构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产妇处于被动地位。为改善母乳喂养现状,需采取有效的教育模式。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施以同伴教育模式,对认知调查发现,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护理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同伴教育模式在产科母乳喂养中应用具有一定价值。我国母婴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多数产后喂养都是长辈传授,具有一定的不科学性。新时期利用网络可实现信息交互,使产妇足不出户即可进行交流,交流形式相对多样,能够为同伴解决疑难,使产妇尽快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强化母乳喂养信心。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时间较长,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价值。因此,同伴教育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母乳喂养教育者同伴
品读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寻找失散的同伴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