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扶贫宣传信息传播的一点研究
——基于广西扶贫宣传工作的调查

2019-09-11 06:23罗建华
视听 2019年9期
关键词:黄文秀先进事迹人际

□ 罗建华

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扶贫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既要全面宣传脱贫攻坚成就和脱贫攻坚典型,又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政策举措传递到基层一线和贫困群众,特别是开展好针对深度贫困群体的有效宣传,为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宣传舆论基础。

一、现状调查

本文对广西扶贫宣传信息传播现状进行调查,把2017—2018年广西扶贫宣传工作进行分类统计,通过案例、比较、文献等研究方法,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分类统计信息见表1、表2、表3。

表1 主要大众传媒及“两微一端”统计表

表2 扶贫宣传纸质媒介统计表

表3 视听、图文媒体及戏剧文化统计表

二、相关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广西扶贫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成功树立全国标杆,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加强,形式多样反响良好,但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脱贫攻坚助推作用还有待提升。

(一)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成效显著

1.大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西扶贫宣传已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格局。一是各类媒体积极参与广西扶贫宣传。不仅有各级政府主流媒体,还有相关行业媒体;不仅有平面媒体,还有网络媒体;不仅有电视电影视听媒介,还有杂志报刊等图文媒介。二是扶贫宣传报道量大。2018年中央主要媒体 3718 篇(次),比 2017年2762 篇(次)多了 956 篇(次),增长 34.61%;2018年广西主要媒体5387 篇(次),比 2017年3526 篇(次)多了 1861 篇(次),增长52.78%;网络访问量增长量大,广西新闻网、新浪网、网易网、人民网等报道多,门户网站广西扶贫信息网年均访问量600万次以上,“两微一端”广西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2018年阅读量超过20 万人次。以上大众传播对扶贫宣传有信息量大、形式多、传播面广的优点,但也有滞后、单向、浅显等不足,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深入性弥补了上述不足。

2.图书杂志简报等纸质传媒进行精准、权威宣传。图书、杂志、简报等纸质传媒阅读方便、传播面广、受众较多。而且官方纸质传媒更具备精确性、不可改性和权威性,借助《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脱贫攻坚政策法规口袋书、《中国扶贫杂志》、《广西精准脱贫攻坚简报》以及各类明白卡等纸质传媒,广西扶贫进行了精准权威的宣传。

3.电视电影戏剧等视听传媒发挥喜闻乐见的宣传优势。扶贫主题的电视专栏、电影,不仅实现贫困真实场景及人物互动,还融入正能量价值和艺术性审美,给广大观众极大的视听收获和心灵震撼。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成为全国扶贫电视品牌,广西电视台的《脱贫攻坚政策解读》面向群众、传播面广,通过《脱贫攻坚·榜样》栏目宣传扶贫先进事迹,“‘啃下硬骨头·共同奔小康’扶贫故事走乡村巡演”活动累计演出30 场,在《中国扶贫》杂志开设脱贫攻坚专栏,电影《又是一年三月三》和戏剧《第一书记》《懒汉脱贫》上映,通过视听传媒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全社会扩大扶贫宣传。

(二)扶贫典型宣传树立广西榜样

深入挖掘扶贫典型,树全国全区先进标杆。一是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体现了扶贫宣传的“广西速度”。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返村途中被山洪卷走,献出年轻生命。6月17日此事在微信群传播开来,接着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新华社7月1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6月29日黄文秀同志被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7月1日被中宣部追授“时代楷模”称号,7月28日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在广西南宁举办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随后广西电视台于8月2日播出报告会。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在40 天内向全国范围传播开来,不仅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且让全社会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到扶贫战线的年轻楷模。二是蓝标河同志先进事迹诠释了扶贫干部的使命担当。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已故干部蓝标河同志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仅2 名),蓝标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以视频会举行,全区超过10 万人次党员干部和群众观看。

(三)针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宣传有待加强

扶贫宣传还包括组织传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相关扶贫政策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的传递以及传达到农村组织;二是村委和小队通过开会和广播传达给村屯内村民。组织传播具有信息系统、受众在场、灵活互动等优点,但由于层层传播速度较慢,传播内容有选择性,贫困户不好懂。相比而言,对于文化低的贫困户,他们更易于接受来自熟人圈的信息。在乡土社会中,村民共同生活生产,有天然血缘关系,遵循当地风俗习惯,人际传播依然发挥传播政策信息的重要功能,但是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传播质量低,政策信息口口相传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并被一些人利用。因此,一方面需要优化提升组织传播,另一方面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人际传播需加以收集、研判、引导。

三、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广西扶贫宣传信息传播中,主要是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对政府内组织传播的统计较少,对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人际传播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除了继续巩固大众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之外,要继续优化组织传播,重视深度贫困地区人际传播,共同做好脱贫攻坚扶贫宣传工作。

四、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形成以下建议。

(一)优化扶贫宣传组织传播效能

组织传播过程是逐层传播的,为了保证扶贫宣传及时、准确、高效开展,需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改善扶贫信息传播的内外环境,内环境是加强乡村扶贫干部的宣传知识能力培训,外环境是要有专门统筹负责扶贫宣传的工作机构。二是改进扶贫宣传内容表达方式,要用群众易接受可理解的方式传播相关政策信息。三是重视扶贫宣传中的互动和纠错模式,建立互动沟通机制,扩宽信息反馈渠道,收集涉扶社情民意,对反馈信息调查验证,对不恰当的政策内容及时纠正。四是加强与各类网络新媒介的对接合作,各级政府既要做好门户网站和数据服务,又要主动与新媒介合作宣传扶贫工作。

(二)重视深度贫困地区人际传播

由于深度贫困地区群众长期受人际传播影响较大,需要加强相关研究,建议做好三方面工作。

1.培养好贫困群众身边的“意见领袖”。现在尚未脱贫的群体,不仅文化水平较低,而且接受信息意愿不强,又多为中老年群众,传统宣传方式对他们影响不大,造成扶贫宣传的“对接难”。但该贫困群体乐于接受熟人圈的意见,因此需要找到一位能正常沟通、理解扶贫政策信息的当地人士作为“意见领袖”,通过他把相关信息传入贫困群体,从而实现有效传播。这就是传播学“两级传播理论”的实践。这种通过当地“文化人”深入“熟人圈”进行口语化人际传播,能有效化解贫困户疑虑,提高扶贫宣传成效。

2.应用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引导方法。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宣传,还有个“引导难”的问题。贫困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在贫瘠环境中长期形成的,连片特困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使得他们趋于保守、短视和怕担风险,每个贫困户的利益考量、价值判断都不同,扶贫宣传工作不能仅限于劝服,还要进行引导,引导贫困户多看、多学、多比、多动脑筋,从而做出理性决定,这样才能发挥长效扶贫作用。发挥对贫困群众的引导作用,除了需要熟人圈的“文化人”“意见领袖”,还需要帮扶干部、村委干部、队长、能人大户、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凝心聚力,共同解决“引导难”问题。

3.发挥好已脱贫户的对比示范作用。长期整体贫困环境下,贫困群众形成一些独特地域性观念,这就是传播学所说的“刻板成见”,例如危房改造选日子、坐等靠怕风险、上学无用论等等。对此,扶贫宣传除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还要想方设法改变贫困群体的精神面貌。“扶贫要扶志”就是要激发贫困户脱贫志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奋发有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农民攀比心理重,见身边的贫困户脱贫致富了,他就会产生巨大心理触动。都说“人活一口气”,让脱贫示范户现身说法,通过“传、帮、带”,激发出贫困户的脱贫斗志,并转化成具体行动,实现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黄文秀先进事迹人际
黄文秀:返乡扶贫 奉献青春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南华大学召开学习丁德馨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缅怀“最美奋斗者”黄文秀
青春之花,绽放在扶贫路上——缅怀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搞好人际『弱』关系
人际特质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一般他人评价的中介作用
携手此生 无怨无悔——警嫂李小凤同志先进事迹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崇川区关工委先进事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