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

2019-09-12 02:36黎磊
祖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政治生态贫困

摘要:在新形势下,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的深水区,政治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农村发展土壤的丰沃或贫瘠。大体上,在党中央高压态势下基层政治日趋务实,但由于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够高、能力素质提升不够显著,致使旧问题与新问题并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懒政怠政现象仍然存在,考核机制僵化、执法乱象、政策脱离实际无法落地的问题在基层浮现。本文对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基层进行调查,主要围绕着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问题进行思考,望能给基层政治生态的优化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政治生态   贫困   基层发展   西部农村

政治生态是一种取决于基础社会环境与经济秩序的政治状态,是一个地方党风、政风、民风的集中性体现。全国39862个乡镇政府犹如全国政治“肌体”的“神经末梢”,很大程度反映国情、影响国势,在几十年基层政治变迁中,村级自治权已名存实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问题,基层生态建设受重视度不断提高[1]。对此,探讨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方法具备显著实际意义。

一、新形势下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现实困境

自从党的十八大之后,各级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据,制定并落实改变工作作风、密切关系群众的相关规定,大力的推动廉洁型政府建设,并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腐败问题,促使基层政治生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但是从目前来看,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仍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下面提出几点较为普遍且突出的问题分析。

(一)党员干部信念缺失

求木之长固其本,欲流之远浚其源,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坚定程度直接从源头影响着整个体系。目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甚至领导仍存在信念动摇的问题,部分单位组织纪律涣散、政治意识淡薄、服务宗旨虚化。在改革发展中国几十年的巨大变迁中,少数人因利益驱动、环境污染、自身抵抗力不足,导致信念逐渐偏离。部分人在缺少政治立场、信念涣散的情况下频频违纪违规,不仅伤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阻碍基层政治生态建设。

(二)用人体系不够健全

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基层政府选人用人方式的正规性、严格性、开放性是关键,决定了基本工作事务的开展与政策落实效果,决定了干群关系是否能够良好发展,决定了国家与党是否可以长盛不衰[3]。部分的基层部门缺乏科学选用人的标准、公平选用人的原则、吸引优秀人才的创新机制,存在“一把手说了算”的现象,也不乏官位交易、论资排辈以及任人唯亲的情况。在对12名村干部和10位村民的深度访谈中,83%的村干部和60%村民表示村民委员会选举大会存在“暗箱操作”的嫌疑。在这样不健康、不严格的用人体系下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必然受阻。

(三)懒政怠政、作风不实

我国农村人口占比41.48%,约5.7亿常住人口(2017年底数据),基层公务员数量达千万级别[3]。庞大的乡村干部群体让监督工作举步维艰,千丝万缕的琐碎工作、自由灵活的基层工作方式让督查工作很难见缝插针式的不留死角。近年在党的高压反腐环境之下基层干部思想“反常化”,不求干事但求无责的“孙连成”式心态致使少数干部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在对43名基层干部的观察数据中显示,懒政怠政的行为多出现在乡村中年干部身上,从“38 - 52岁”的群体尤为明显,其中常住办公室阵地不问世事、利用大量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利用“走访群众”的时间聚众娱乐、接待群众到访办事时趾高气扬的大有人在。只关心上级任务、不关心群众生活,出现矛盾冲突盲目动用警力,给群众办事不耐心、不负责的现象严重。在县纪委的多起通报批评中显示,基层“微贪腐”仍然存在于扶贫、房屋改造、拆迁补偿、养老保金收取等方面。闹访、缠访现象仍然存在,致使群众的维权“心声”被扼杀在摇篮中,久而久之上访制度病态化。于此,调查地区常流传一句话,“政策是好,就是‘他们那帮人乱做”。

二、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困境破解思路

(一)强化信念教育,实现精神补钙

《论语》里说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执政党,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信念教育、道德培养是追本溯源的预防组织涣散、党政瓦解的良方[4]。首先,可借助传统方式和新媒体之力对基层的领导干部实行常态化的信念教育,做好关于基层党员的“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的教育管理工作,树牢干部队伍“四个意识”,使基层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为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理想而持久发力。其次,塑造乡村道德模范代表典型,强化干部队伍規则意识、职责意识与实事求是精神提升,树立干部思想上的自觉、政治上的自觉、行动上的自觉,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最后,扎好制度的笼子,健全落实监督制度,以基层风清气正的基础政治生态为核心,借助基层优秀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进行干预控制,让歪风邪气及时扼杀在摇篮中,从而构建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

(二)完善人事体系,遏制不正风气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首先要高度重视基层领导的任职管理,做好基层重点职位的管理工作,借助基层领导干部从上至下的率领效益,营造一个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氛围。其次,需要及时破除以往的权力寻租现象,尤其是要打破“领导认定”的选人用人模式,不断的扩大民意以及社会舆论的影响,并在基层中做好用人选人的监督管理,尽可能的提升干部在选拔任用方面的抉择流程公开化管理,促使基层的干部在选拔、聘用以及考核等过程均以开放性方式被吸纳。及时将不同的干部人事管理体系以实践性的做法与经验上凝聚成为制度,并将基层中领导控制的现象转变为制度控制,提高基层在用人方面的责任体系,做好用人部门的提名与考察职责的落实,同时落实职责连带体系,尤其是对于“一把手”而言必须做好责任监督与管理,严格落实审计经济相似的责任机制,对于出现任何问题的现象都必须严查严打。最后,需要严格落实并贯彻关于“干部能上能下”的相关规定,并做好官僚作风以及特权思想的控制,将各种懒政、腐败问题剔除掉,从而形成优胜劣汰的人才吸引机制,为攻坚战役锻造出一只只尖刀队伍。

(三)多角度着手,对准懒政亮剑

治理“微腐败”“懒政”等现象需要标本兼治。首先,不仅要从源头上对干部队伍的思想、风气进行塑造,还要制定并落实召回问责制度,由地方党委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细化对基层干部思想状态监督体系和基层办事流程化监督体系。对于不作为、慢作为或者是乱作为等现象都应当聚焦并控制,同时以蓝、黄、红的不同警示标准进行结果发布,制定科学的召回问责体系,对于被问责的领导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在培训之后及时做好岗位安排,使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更合理化、常态化[5]。其次,需要及时做好有为才有位的基础用人导向机制,坚持以德为先,积极构建以差异性方式进行考核落实,制定多层次化的差异考核,对于基层干部的业绩应当全面考核,保障考核的公平、规范以及准确性。另外,需要做好贪腐问题的监督管理,对于任何贪腐现象都应当“零容忍”,充分调动群众在治理基层贪腐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保障群众监督渠道的通畅性、有效性,让“村民自治权利”不沦为空谈,从而达到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效益的提高。最后,针对于中老年干部懒政怠政行为,考虑弹性离退休制度,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由各级党委研究决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优秀干部进行善意挽留,对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不作为干部劝其离退休。如此多措并举、循循善诱、强化落实、灵活反馈改进,基层政治生态将充满正能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党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密切关系群众,党与群众之间的结合是强化和推动国家发展建设的关键。对于基层党组织而言,其属于党与群众的重要纽带与桥梁,与群众的关联最为密切。对此,对于相关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下功夫研究困境,发大力推动改进,下狠手惩贪治腐,固恒心服务人民,进而推动党与国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亓雪.营造良好基层政治生态研究[D].济南大学,2018.

[2]文丰安.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44-145.

[3]夏开富.农村青年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

[4]李博,左停.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探析——以营镇农技推广的实践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7,(06):144-149.

[5]王倩倩.探析“经济能人治村”与农村基层政治权力的变迁[D].复旦大学,2014.

(作者簡介:黎磊,贵州省务川自治县红丝乡月亮村,同步小康大学生村官,研究方向:基层政治与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政治生态贫困
基层党组织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堡垒
党史视野下的“政治意识”演进历程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大饥荒爆发前爱尔兰的政治生态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