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营造与城市建设的自然之道

2019-09-13 02:39陈华文
世界环境 2019年4期
关键词:营造园林景观

■文 / 陈华文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里的人们已经不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对于身处的自然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顾四周,我们就是生活在公共景观构建的社会里。当前,景观营造和城市建设不顺应自然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时常导致系列的生态问题和城市治理难题。无论是景观营造也好、城市建设也罢,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的普及迫在眉睫。

追求自然是景观营造的方向

人们关注景观,谈得最多的其实是城市公共景观或者风景园林。不同城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景观,特色各不相同。

中国古代园林,欣赏功能多于实用功能,尤其是自明清以来,读书人、有钱人和告老还乡的高级别官员,成为园林营造的主体,中国建筑、书法、绘画等元素,在园林中进行综合呈现。尤其是南方的苏州园林将山、水、植物、建筑有效地融为一体,颇为雅致、隐逸,具有浓厚的文人色彩,园林景观也升格为“艺术作品”。

而西方历史上的园林景观,讲究实用价值,很多园林除了种花种草,还种蔬菜、瓜果,外观上则是几何形状,工工整整的,比如法国凡尔赛宫的园林、维兰德里城堡园林等就是典型的代表。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古代园林景观的造园理念、方法、目标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城市里,景观不再是私人享用的私密空间。如今的大城市,由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自然系统包括水域、绿地,人工系统则是建筑和生活基础设施。

当前很多城市,为了追求景观之美,常常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例如,有的城市不顾及地理、气候因素,盲目开展“南树北植”,北方有的城市用水紧张,在营造公共景观时却偏偏打“水牌”,大规模地开挖水池、湖泊。有的南方城市在公共景观营造中,热衷用木板铺陈地面。殊不知,南方多雨,用不了几年这些木板在雨水的侵蚀中就会腐烂,造成极大的浪费。

城市景观营造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在规划之初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融合。最重要的是,城市景观营造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要善于就地取材,否则,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只会让城市走向丑陋。

顺应自然是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市规划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古人很早就知道,城市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自然系统作为支持,要合理处理好土地、水域、建筑及其人口的关系。例如杭州的西湖、南京的玄武湖、福州的西湖、南昌的东湖等等,在古代实际上就是一个水利工程,是保护城市安全、保证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今天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古时有很大的不同,城市也更加综合复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聚集,城市变得越来越大的同时,在自然调适方面越来越弱,越来越不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影响的弹性。

在面对自然或人为的环境变化时,基础设施完备的现代城市并没有强大的抵御能力,一场暴雨、一次台风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当代城市建设要倡导“弹性城市”建设,即加强城市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建设。另外,还要树立“海绵城市”的理念,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减少雨水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增加土壤湿度、丰富城市的多样性。

自然环境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兴废,在生态脆弱的中国西北地区,古代有很多城市,但是当湖泊干涸、大地断流、绿色消失之后,城市也随之消失,楼兰古城就是典型的例子。

现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尽管意识到了环境与自然的重要性,可是城市建设和管理被不同部门进行“切割”管理,由此,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看上去越来越专业,但是也出现了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建造,如道路为了交通、水渠为了引水、河流为了排洪、堤坝为了防洪、园林为了美化,尽管这些目标明确,每项工程看似合理,然而要警惕城市变成各类基础设施的拼贴,这样会导致城市失去有机性,自然系统变得支离破碎。

城市建设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不能昨天挖水渠、今天修道路,明天搞拆迁,城市如果成为无休无止的“大工地”,对于人们追求健康、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活目标,不是距离更近,而是更远。

尊重自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城市似乎越来越热,空气越来越污浊,噪声越来越大,物种越来越单一,这些情况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尤其是很多城市,雾霾天数增加,渴望蓝天白云成为人们共同的向往。

城市雾霾是如何形成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如何消除雾霾,很多学者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人们普遍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一阵阵的自然风,能吹散雾霾。而现在的问题是,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在无形中阻碍了自然风的流动。

当前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空气的流通,留出沿着主导风向的通风廊道,是城市景观规划和营造的要点,因为风道可以将城市外围清洁凉爽的自然风引入城市,穿城而过的自然风,将污浊的空气带出城市,使得城市和健康的生物一样,具有呼吸的能力。

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景观,在这个“大景观”当中,水土保持问题长期困扰着城市建设。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据国土的三分之二,且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并多有暴雨,这些都是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中国很多城市位于山区,如果水土保持出现“故障”,人们生命财产都会受到威胁。在有些城市,为了修建城市景观带,无视山地自然的特质,进行大面积的削山,使得山体和植被破坏,一旦遇上持续降雨,就会诱发滑坡和山洪。

当前,城市这个“大景观”规划和营造,如果土地不合理使用,没有充分的绿地空间,过度进行地表硬化,城市就没有收缩的余地,那么城市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将会引发系列生态问题。总之,城市越是亲近自然、靠近自然、尊重自然,城市生活才会更美好。

猜你喜欢
营造园林景观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景观别墅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火山塑造景观
清代园林初探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