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快朴实里的“精神饕餮”

2019-09-16 01:50李若然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辞格语言艺术

李若然

摘  要: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将“重点放在营造意境上”[1],用看似通俗直白、明快朴实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思考,深邃的蕴涵。语言在作者手中轻浅地弹唱,语音、词语、辞格上的特点塑造了一位伟岸的教师形象。除此之外,“科幻小说与其他幻想文学的区别就在于它与真实还牵着一根细线,这就使它成为现代神话而不是童话”。[2]这是一根科幻与语言缠绕的线,缠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更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3]

关键词:科幻小说;语音修辞;词语运用;辞格;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2

刘慈欣掀起的“科幻小说”热潮,使得这部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灵感来源《乡村教师》得到关注,虽然其内容实际毫不相干,但创作的最后落脚点都牵强的归为对道德和人性的关照,不失为一种恰如其分的理解。除却这些,《乡村教师》这部小说在其平实自然、通俗晓畅的语言下,呈现出一个饱满的乡村教师灿然的一生。

一、语音修辞

刘慈欣创作时注重语音的搭配和选择,用心择取贴切的叠音词,比较注重声律节奏的安排。在表达中,对人物或事物、状态进行必要的修饰,多用常见的形容词和副词形式的双音节叠音词。短篇小说《乡村教师》(约21,494字)中的第2章文本进行详尽统计,不计重复率,共有19个叠音词的使用,且多是通俗易懂的形容词或副词叠音词。如:银亮亮(ABB)、阴森森、颤颤地(AAB)、静静地、沾沾自喜(AABC)等,可见,刘慈欣的作品往往是比较简单和直接、自然的陈述,因而其作品多显得不经修饰、平白朴实,是一种自然天成的朴素美。不同形式的叠音词反复出现,形成一种循环往复、连绵不绝的回环美。文中还有不少的拟声词,像“卡嗒作响、哒哒地、叮铛声”这些描写都增强了画面感,使故事更加“有声有色”。

二、词语使用

刘慈欣十分擅长和运用不同形式的词语来描绘事物,塑造背景环境和人物形象,这表现在他善用专业词和口语词上。

(一)专业词语的使用

《乡村教师》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位乡村老师在最后时刻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拯救了地球的故事,在此背景下对与科技相关的数量较多的词语出现频次进行全文统计,结果如下:

1.太空(1255次)2.太阳(1227次)3.人类(1027次)4.宇宙(943次)5.飞船(36次)可见,这部短篇小说中专业词语较少使用生僻的、过于专业的词语,使用频率高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为人所熟知的专业词语。如:

“那里的太空中渐渐隐现出一个方形区域,仿佛灿烂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个方口,这个区域的边长约十万公里,区域的内部是一种比周围太空更黑的黑暗,让人感到一种虚空中的虚空。”

“我们不得不牺牲隔离带中某些恒星周围的低级生命,是为了拯救银河系中更多的高级和低级生命。”

以上例句中的专业词语都较为大众化,为普遍的群众所能理解和接受。可以说,刘慈欣在创作表达中有意拉进与读者的距离,保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和强度,将故事所需要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框架尽可能用浅显易懂的语句进行表达。正如韩松所说,他“讲的都是些明明白白的故事,说的都是些人话。”[4]这样的写作和安排,往往使其文本真实质朴,读起来清楚明白、明朗爽快。

(二)口语词的使用

口语词源于生活,以其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的特点使文章更亲切、随意,作为一种极其自然简朴的非正式语言,刘慈欣的作品中就使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以贴近读者,降低阅读的难度,满足群众的求知心理。例如:

本来嘛,好端端的女人哪会到这穷得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

他和秀秀好过两年多,最后那阵好象就成了,秀秀家里也通情达理,只要一千五百块的肚疼钱。

他的创作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口语化词语,信手拈来、通俗直白,易于被读众所接受。像“肚疼錢”就是选取富有地方特色又生活化的西北方言进行创作,与其河南籍身份相符,也十分契合故事中的人物的形象和环境描写。

三、辞格运用

辞格的使用能够增加文本的形象性和饱满度,使得文本更有张力、感情更加强烈。这部短篇小说中运用多种辞格来表现人物情感和进行环境描绘,从而使得故事更为真实感人。对《乡村教师》这部小说进行统计,辞格运用情况表如下:

据分析,刘慈欣在这部短篇小说中使用的比喻辞格最多,他既是为了顺应读者的需要,运用文学表达形式,使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同时又为了避免专业表达过于艰涩难懂,将生僻专业的语句简单化、平民化,促进文本接受的实现。这部短篇小说中所运用的比喻常以明喻的形式出现,同时有一些暗喻、博喻、借喻等,不同的比喻从不同视角进行描写,引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只有每天黄昏,当稀拉拉几缕炊烟升起时,村头可能出现一两个老人,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眼巴巴地望着那条通向山外的路,直到在老槐树挂住的最后一抹夕阳消失。

“扬起山核桃一样的脸”这句偏正式明喻,很形象地写出了老人布满皱纹的脸。

“一把水晶样的斧子把自己的大脑无声地劈开,他一生中积累的那些知识,虽不是很多但他很看重的,像一把发光的小珠子毫无保留地落在地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叮铛声,娃们像见到过年的糖果一样抢那些小珠子,抢得摞成一堆……这幻象让他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个博喻将知识比作小珠子,比作糖果,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是啊,他人生的磨擦力就太大了。”

这里将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来借喻人生中遇到的挫折,这样的写作手法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衔接。在这部作品中,还有少数使用移就、设问、回环、反复、拈连、转品的情况,一些是为了表达需要,或是为了刺激认知、引发想象。

四、穿凿的“细线”

跳跃式的语言描写使阅读产生一种巨大的反差和张力,从而让整部小说尤为引人入胜。其形式是讲故事与述说星际战争和文明测试相互交织来展开情节,第一章是写乡村教师的故事背景,第二章毫无过度直面距地球五万光年的星际战争,有“时空穿越”之感,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叙事,直到第六章外星文明与地球文明终于有了交集,这根“细线”仿佛才有了眉目,转换时空的视角像隐喻现实和科幻关系的线,文明的延续和知识关系的线,教师和社会关系的线,就像在说,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才能脚踏实地。科幻小说中最后一章和第一章首尾呼应,还是讲述那个小村庄的故事,但带着希望,希望给语言文字和科幻小说都带去了光。

刘慈欣在语言表达时将自身的思考和深刻的道理流露其间,引发读者的深思。“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回环的辞格将对宇宙的探索与宇宙的深邃显露出来。刘慈欣在明快朴实、通俗晓畅的语言表达中充满了对人世、宇宙的深刻思考,除去科幻的背景,“这部短篇小说仅仅是俗套地批判农村文化和教育的现实主义作品,身患癌症抱病工作的乡村教师也是一个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故事。”然而,当作品放在宇宙文明的宏大背景下,当我们仰望灿烂星空时,人类如此地渺小,却又在地球上能绵延文化,原因就是“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他们叫——教师。” 这穿凿的“细线”处处流露着对薪火相传这一教师事业的无限崇敬和辩证思索,不动声色又惊心动魄地颂扬与讴歌,着实让读者体会到科技与文学的碰撞带来的无限魅力,带来的“精神饕餮”。

参考文献:

[1]刘慈欣.乡村教师[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2.

[2]刘慈欣.三体1:地球往事[M].海南省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878.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446.

[4]韩松.我为什么欣赏刘慈欣[J].异度空间,2004,(2):84.

[5]刘婉晴.郝景芳与刘慈欣科幻小说语言风格比较[D].福建:闽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辞格语言艺术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探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浅议广告语言的辞格创新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刍议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
提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