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出场的“客观性”

2019-09-16 01:50赵小燕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客观性现实主义

赵小燕

摘  要:“客观性”作为现实主义的关键字眼,包含着某种否定的意味:即对主观性和抒情性的否定,强调节制情感,达到非个人化,做到作者不出场。无疑这种客观性是极有说服力的。但客观性贴着“作者不在场”、“去情感、非个人化”的标签,并不能以充分条件成为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准。作者出场不可避免,在有意识的度的把握下,并不会消解掉“客观性”,反而有利于增强作品的生动性。

关键词:作者不出场;客观性;现实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1

“现实主义”作为艺术的专业术语最早出现在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美学家席勒的美学论著《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关于它的定义,众说纷纭。韦勒克认为现实主义是“当代社会现实的客观表现”[1]。匈牙利美学家卢卡契曾指出艺术的任务就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客观地描写,要求表现“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2]可以看到,“客观性”始终是现实主义绕不过的字眼,大多数现实主义都强调“客观再现”“客观真实”,因此本文仅从普遍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即从对现实的客观反映的角度,去窥析作者不出场是否影响其客观性。

1、作者不出场的客观性

其中对于作者出不出场这个意义上去把握客观性,大家各执一端。契诃夫曾说道“作家必须像化学家一样客观,他必须摈弃主观的方式”。[3]福楼拜、詹姆斯和巴尔扎克等人认为小说中现实主义理论的要点即是非个人化,作者完全退出作品,取消任何来自作者的干预等。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是赞成作者不出场的客观性作为现实主义的标准的。这样看来,作者出场的这种“客观性”似乎就被永远放逐在现实主义的标准的领地之外了。

韦勒克明确表示反对以作者不出场这样一种意义把“客观性”作为现实主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他认为以这样的标准,就会把如托尔斯泰、萨克雷等这样的作家排除在现实主义之外,他是从相关文学事实上来说明这一点的。同时他认为诗人的出现、幻觉的打破等,未必会打乱人们对现实的印象。相反地,成就了小说家实现虚构性这一目标。一些不具有完全客观性的小说相比于完全客观的小说人物形象可能更生动,“真实”。[4]韦勒克以文学史观的视角审视了这一问题,预设了前提,对从作者不出场这一层面去限定的客观性作为现实主义的标准提出反对。

2、无可避免的作者在场

创作者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一定历史条件的社会中的人。但这就会涉及一个问题: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绝对的孤独和隔离,存在一个死亡空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仿佛受到莫名力量的支配,没有自己,有的只是吸引自己走向不明深渊的无我的境地。这在布朗肖、荣格等人的书中被无数次地提及。不能否认这种类似“灵感”的东西确实是存在的。这种情况看似作者是不出场的,如果有一幅特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好似是文字自己按照一定的规矩不断地呼朋唤友,扩大队伍,扩张领地。如果作家是那个“被选中的人”,是那个可怜的木偶,那么谁在说话?济慈说:“一个诗人在世上比别的任何东西都更没有诗意,因为他没有自己的‘身份——他不断地为别人传达感受和为别人的内心倾注情思。”[5]那么是“被选中者”手下的创造物自己在交流?既然这个创作的执行者在行动,不管他手下的创造物无论以怎样的形态说话,都是这个“被选中者”的产物。不能把这个执行者比喻成一台运转的机器,而如果说他们会有一阵迷狂的“非我”的时候,他们的身份更像是演员。他们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去塑造他们的角色,天马行空,无论表现得怎样荒诞不羁,也跳不出这世俗轮回,若按照自己体会的规则去扮演每一个创作物,无论这个规则是历史的,社会的还是潜意识的……它都是大环境下的,是综合情境下的,而体会的规则则是个人的。同一个角色,遇到同个事情的反应,不同的演员扮演时所传达给观众的是有差异的。除去那些技巧性的因素,就是单独的演员个体的差异,是所有经验集合的差异。因此,说话者是活生生的个人,是活生生的作者。不管这个作者背后是什么?作者和作品间存在相对的隔离,不存在绝对的不在场。另外就其现实主义作品创作内容来看,时时会存在作者的影子,其痕迹难以抹除。

3、结语

既然作者出场不可避免,那么客观性作为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准,以作家不出场,非个人化作为条件限制好像没有必要。但是如果无节制的作家出场无疑会削弱客观性和现实性。因此把握那个度至关重要。这个临界点在哪里?便是现实主义之所以称之为现实主义的部分。“只有潜在的自我才能化为活生生的人物,不是扁平的,而是圆整的人物”[6]。在这个范围内,以现实为材料的基础上,无论用主观性的感知或者想象等方法作为翅膀,依然不影响其客观性,反而使他加工的原料可能變成精美的成品。

参考文献:

[1][4][美]R.韦勒克著,刘象愚选编:《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的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236页,第246页。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343页。

[3]路易斯·S·弗里德兰选翻:《关于短篇小说、戏剧及其他文学话题的通信》,纽约,1924,第275—276页。

[5]H.B福尔曼:《约翰.济慈书信集》,纽约,1935,第227页。

[6]A.R钱德勒:《美和人性:心里美学家的因素》,纽约,1943,第328页。

猜你喜欢
客观性现实主义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新法律现实主义
客观性与解释
实现“历史解释”多样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整体性与客观性的追求:汪卫东的《野草》研究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高中生物教学的客观性评价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