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真实的自我

2019-09-16 01:50梁恒恒杜晓玥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荒诞局外人自我

梁恒恒 杜晓玥

摘  要:在小说《局外人》中,作家加缪关注到了人类生存的荒诞性问题。小说主人公默尔索的行为就十分荒诞,不被世人理解。但其实除了杀死那个阿拉伯人外,默尔索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只是因为拒绝矫饰自己的感情,他的真实自我,使他成为了一个荒诞的“局外人”。本文主要通过对默尔索真实与自我的表现进行分析,来诠释这个荒诞的世界,以及人们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时所做出的选择。

关键词:《局外人》;荒诞;真实;自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小说《局外人》是阿尔贝·加缪在1942年发表的,这部小说整体传达的是一种荒诞感。主人公默尔索意识到了这种荒诞,并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对这种荒诞进行反抗。对于默尔索的性格,大多数人用“冷漠”、“无所谓”来概括。在文中,默尔索被判处死刑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在母亲去世后所表现的种种冷漠的行为,而不是因为故意杀人。但默尔索真的是一个冷漠,不孝的人么?显然不是这样的。他并不是对他人漠不关心,只是因为他更关心自己的感受,一切以自己为主。默尔索对自我的坚持,是他反抗荒诞的一种方式。

小说开头,他对母亲的死表现出一种陌生与冷漠,仿佛死的是其他人的母亲,而不是自己的母亲,在前往养老院的途中,他不断地提及天气的酷热,自己身体的不适。在到达养老院后,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生理需要——抽烟,喝咖啡。在等待的过程中默尔索甚至还想着要是没有母亲这档子事,能去散散步该有多么愉快。在埋葬完母亲后,他首先提到的并不是母亲离去的悲伤,而是自己将要在床上睡十二个钟头的喜悦。在整个过程中,他处于死者的局外,也处于世人的局外。他始终在关注着自我,关注着自己的感受。在他与女友玛丽的交往过程中也是如此,当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结婚时,他说结不结婚都行,但他可以肯定自己并不爱她,他们的交流是两具身体的交流,而不是情感的交流,默尔索对玛丽有的仅仅是身体的欲望。

默尔索在各项事务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于他来说,与玛丽结不结婚都行,做不做雷蒙朋友都可以。雷蒙让他帮忙作证时,默尔所表示怎样都行。预审法官询问他如何看待大家对他的评价时,默尔索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于是我就不说。”默尔索的口头语向来是“对我都一样”、“我怎么都行”,默尔索不觉得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别人眼中的“应该”和“不应该”,他认为自己并不需要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潜台词也可以理解为他也不希望别人指望能在他身上得到什么。默而索躲避社交,“是为了坚持自我, 坚持与非我的分离,即坚持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世界的分离。”

同时默尔索也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人,他不耍花招,拒绝说谎。当玛丽让默尔索去叫警察时,默尔索对玛丽说自己不喜欢警察。警察离开后,雷蒙问他,是不是在等自己回敬那警察一个耳光,默尔索如实告诉雷蒙说:“当时我并没有在等什么,不过,我从来都不喜欢警察。”后来雷蒙叫他去妓院时,默尔索说不,因为他不喜欢。在默尔索被捕入狱后,他的律师问他是否可以说那天他是控制住了自己悲痛的心情。默尔索回答说:“不,因为这是假话”他对玛丽说结不结婚都行,正是因为他确定自己现在还不爱玛丽,他不愿欺骗玛丽,所以才表现出这样的态度,这恰恰说明了他对玛丽的真诚。加缪在《局外人》英译本的序言中,这样夸奖默尔索:“他是穷人,是坦诚的人,喜爱光明正大。”“一个无任何英雄行为而自愿为真理而死的人。”默尔索拒绝说谎,不愿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去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相对于他人的感受,他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默尔索对自我的坚持还体现在他对身体感觉的坚持,他对自然环境极其敏感,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他的感情。在参加母亲的葬礼时炎热的天气使他感到昏沉难受,他杀害阿拉伯人的主要原因是太阳晒得他难受,可见身体上的感受对他的影响之大。当然,自然环境对他的影响也不全然是不好的,默尔索十分热爱自然,他爱阳光、大海、泥土、鲜花,爱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自然事物常常带给他深深的慰藉。在为母亲守灵时,夜晚和鲜花的气息使他感到舒适清凉,山丘吹来的风,让默尔索产生了散步的想法。然而,被捕入狱使默尔索远离了自然,他想到海滩上去,想听海浪的声音,监狱的生活使他极为不适应。为了缓解痛苦,他想象自己住在一颗枯树的树干里,望着天空的流云,等待着鸟儿飞起,云彩聚散,这样,他慢慢地习惯了监狱生活。“在默尔索的观念中,哪怕是极端的不自由,也至少要有自然的陪伴。神话中的西西弗被打入地狱,而后又短暂地重返人间,他重新享受着清水、阳光、热石和大海,再也不愿返回黑暗的地狱。默尔索亦如是。” 他顺应自然,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忠于自己的本能 ,突出自我,依赖自我。

默尔索对宗教充满了抵触,“他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与神职人员的诱导伎俩,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不如说是认定他‘纯属虚构”。在小说中,当犯了杀人罪的默尔索在接受预审推事第二次审讯时,后者突然拿出一个银十字架,热情洋溢地说他信仰上帝。接着他问默尔索是否信仰上帝,默尔索两次回答说他不信仰上帝,于是预审推事伤心地说:“我从未见过您这样顽固的灵魂。来到我面前的罪犯看到这个受苦受难的形象,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另一个案例是在默尔索被判死刑后,在囚室里他三次拒绝了希望与他谈话的忏悔神甫。到第四次神甫自己来了,他问默尔索为什么拒绝他,默尔索同样回答的是因为他不信仰上帝。神甫说他背负着一桩比杀人更重的罪孽需要忏悔,默尔索却回答说他不知道什么是罪孽,他只知道自己是个犯人以及为此需要付出的代价,除此以外不能对他要求太多。“默而索不信仰任何宗教,对各种打着宗教的幌子 而到处干涉别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召唤,忠实于自己内心的感受。”

《局外人》發表于1942年,正是二战进行的关键时刻。全世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在战乱之中都经历了迷茫、恐惧、绝望、荒谬等深刻的体验,人们对于自身的存在有了更深的思考。默尔索面对这样的环境,自身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默尔索并非从一开始就对任何事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也曾有过雄心壮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过不少这一类的雄心大志,但是当我不得不辍学的时候,我很快就明白了,这一切实际上并不重要”。社会的荒诞让他明白了自身出路的渺茫,他不再关心这个社会,开始追寻自身的幸福,遵循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由“向外”转向“向己”。“默尔索代表的并不只是一个个体形象,而是一个时代的群像。《局外人》以其所展示的人类生存的普遍境况及其对这种境况的深刻揭露和反思而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默尔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反抗这个荒诞的世界。

默尔索始终坚持自我,不愿为了世俗的规则、他人的看法去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违背自己的感受。他不愿理解世界和他人,所以也不被世界和他人理解 ,被世界所抛弃,成为一个局外人。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我,发现自我,义无反顾地去生活,以一种最本真的方式活着,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荒诞。

参考文献:

[1]《加缪作品:局外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08,①④⑤⑥⑧⑨?,67.38.66.18.23.70-71.42.

[2]朱洪涛.论《局外人》的理想主义情怀[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18(01):66-69.

[3]杨龙.自我的坚持与毁灭——“局外人”之死浅议[J].国外文学,2006(03):70-74+126.

[4]丁子莹.《局外人》:荒诞里有幸福[J].名作欣赏,2019(08):78-80.

[5]《加缪作品:局外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08.

猜你喜欢
荒诞局外人自我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成长中的“自我”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